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5、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6、通过播放录音、教师范读、自主练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与练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7、通过观察图片、拓展想象、练习表达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资源
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有关动物、树木图片的资料
4、范写“杨、壮”。
5、生自主描红、临写;作品展示,师生共评。
作业
设计
1、抄写本课的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
设计
2 树之歌
杨壮
5、整体回归,指导背诵。
4、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指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汉字的。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本课的生字大多与树有关。
3、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10个汉字都是左右结构,其中有8个字都是木字旁,书写时注意做到左宽右窄。
2、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初读指导: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话,出示词语:杨树、壮大、梧桐树、手掌,指名学生认读,并相机正音。
(2)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句话,出示词语:枫树、松柏、绿装,强调“枫、松、装”三个都是后鼻音,特别是“柏”字的读音。
4、学习第四句话。
(1)师过渡:刚才我们在树的大家庭里了解树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接下来我们还要认识几种特别珍贵的树。
(2)出示银杏、水杉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树的外形。
(3)鼓励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活化石”的意思。
(4)出示金桂树的图片,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金桂开花的香气。
(3)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三种树的特点:杨树长得十分高大,榕树粗壮,可以独木成林;梧桐树的叶片像手掌。
(4)师小结:树木的外形各不相同。
2、学习第二句话
(1)教师过渡:大自然中的树木除了外形各不相同,颜色
也有区别呢!请读第二句话,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出示秋天的枫树和松柏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整体
目标
1、认识本单元6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40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树木、动物、农家生活的知识,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儿童的快乐生活,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教育学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4、在归类识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
重点
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思路
教学备注
1、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教师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树木的图片。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交流对数的了解。
3、教师过渡:是啊,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到树的大家庭里,去认识这些好朋友。
2020学年语文科集体备课
单元教学设计基本板块内容
教材
解读
本单元作为识字专项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作为识字文本,从体裁上看,四篇课文均为韵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内容上,涉及美丽的自然场景、植物、动物、农家生活,可谓丰富多彩,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情
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他们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且可以通过熟字加熟字、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等方法来记忆汉字的字形,通过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汉字的大致意思。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内容,易于学习的学习兴趣,但因为涉及到一些不常见的树木、动物、生活,学生在理解课文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此种学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自主识字阅读,上网搜集相关的资料图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4)拓展出示不同季节树叶的颜色变化,鼓励学生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来说一说。
3、学习第三句话。
(1)师过渡:树木除了叶片的颜色各不相同,脾气性格也有所不同。(多媒体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它们一个喜暖,一个耐寒。
(2)学生朗读第三句话。
(3)师小结: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树木的生活习性和外形也有所不同,这是树木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本单元总课时为9课时,其中识字1、3、4每课安排2课时,识字2安排1~2课时,“语文园地二”安排2课时。
各教师发言记录
年级
二年级
主讲
参与人员
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地点
会议室
课题
《2树之歌》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会认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文内容,理解相关树木的外形和特点。
《田家四季歌》介绍了农家一年四季的主要农事活动和生活场景,旨在丰富学生对农村四季生活的了解,体会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快乐。
“语文园地二”安排了“查字典”“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三项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学习部首查字法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课时安排
(3)学习第三、四句话。
3、多种方式巩固识字效果:
(1)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巩固识字。
(2)游戏巩固:摘苹果。
3、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学习第一句话
(1)读第一句话,提问:这句话中写了哪三种树?
(2)图片出示这三种树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种树的样子。
单元
整体
教学
设计
(包括
课时
安排)
《场景歌》编排了四组量词短语,分别描绘了四幅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文中孩子们的快乐生活,并初步学习量词的使用。
《树之歌》介绍了十种常见树木的名称及其特点,拓展了学生对树木的相关知识,又使学生懂得了爱护树木的道理。
《拍手歌》以小朋友喜闻乐见的拍手歌形式,介绍了有趣的动物世界,教育小朋友们保护动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