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满分 100 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观察学习 :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
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2 .形象记忆 : 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鲜明
的直观性。
3.自我概念 : 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
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
4.同伴关系 :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
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一种人际关系。
5 .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
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以便他们更好地成长,提高适应能力,增进心身健康。
二、判断改错(每题6 分,共 30 分)
1.在瓦龙看来,青少年期是一个主观性或个性的时期。
答:错误。
按照瓦龙的观点,青少年期应该是客观性的时期。
2.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
答:正确。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
3.气质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答:错误。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4.性变态包括性意识障碍、性指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答:错误。
性变态包括性取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5.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意识的形成。
答:错误。
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认知的形成。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优点:对个体群体的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的可能原因。
缺点:时间长、研究人员投入大,被试易缺失,工具稳定性不易保持。
2.简述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的主要内容。
答: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的主要内容如下:英国的心理学家斯皮尔曼(Spearman)在1904 年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 因素)。
)一般因素是个人的基本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
因此,它是智力的首要因素,也是理解智力实质的关键和基础;)特殊因素是个人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能力。
由于这种能力仅表现于个别特殊的课题中,因此,它不是智力研究的重点。
但一个人能否完成一项任务,则是由这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3 .青少年情绪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1)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矛盾性性( 2)青少年情绪活动的迅速性①暴怒性与温和性②可变性与固执
性
(3)青少年情绪活动的外显性
③丰富性与孤独
4.简答青少年师生关系的一般特点。
答: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思维水平的提高,同伴之间交往的增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开始受
到动摇,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信任、佩服的程度下降,而是以一种批评的态度来看待老师。
表现为开始在一起对教师品头论足。
具体讲,师生关系出现的新特点有以下几点:师生交往中要求更多的独立与尊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变得更注重其理智作用,否认其准监护者角色;青少年与其教师在情感上的亲密联系开始具有选择性;青少年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更高、更全面、更深刻;青少年在师生交往中常体验到“角色冲突”。
5.试列举学业压力会使学生产生哪些负性心理?
答:( 1)学习厌倦感( 2)考试焦虑感( 3)自我失败感
四、论述题(每题10 分,共 20 分)
1.试述当代青少年心理的基本特征。
答:当代青少年心理的基本特征如
下:
( 1)富有理想青少年在社会发展中,总是向往未来,对未来执著追求,这是富有理想的
表现。
当今社会,由于青少年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振兴国
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应是每个有志青少年的义务。
(2)创新意识强思路开阔、富于创新是当代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特点。
当代青少年由于置
身于精神解放、观念更新、意识超前的社会变革中,使他们的精神世界自觉不自觉地囊
括了
许多与其前辈不同的思想、信念与价值观念,表现为他们不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无论
在知识、经验、物质、技能等方面都没有什么旧框框,很少顾虑,较少保守。
当代青少年
的眼
睛总是面向未来,喜欢接受新知识,倾向于改革。
此外,他们还善于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成
人的思维、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并企图通过努力来改变社会对人、对事、对物的陈旧标
准与
束缚。
(3)求知欲强学习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科学、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
当今青少年人
把求知和致富、求知和素质提高密切联系在了一起。
(4)责任感增强当代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
国家的富强、
民族的振兴要靠青少年去努力、去推动。
(5)注重交往互益在我国当代青少年相互交往中,一种互利互益的新型人际关系正在
形成,不只是把对方看成自己的竞争对手,还看成自己的合作伙伴,相互关心,相互帮
助,相
互激励,共同获益。
(6)价值观多元化在当今社会变化多元化的形势下,青少年价值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多元化重新组合。
例如,当代青少年在职业价值观上出现了职业评价与职业选择的相互
分离、
政治价值观上经济因素的比重即增加等等。
除了以上积极的方面以外,个别的也存在着一些耐挫能力差、与他人的沟通障碍等负性心理特
征,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
注。
2.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认知。
答: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的做法如下:( 1)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
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反映
在:①道德
概念的掌握;②道德评价的发展;③道德信念的确立。
( 2)道德认识的培养①营
造向
善的道德氛围②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③加强道德实践(3)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寓教于乐,积极开展校园文体活动。
这是校园文化建设、活跃
生活、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需
要。
②组织学雷锋,开展上街便民服务活动,这是学生实
现自我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化的需要。
③组织学生义务植树和生产劳动活动,这是增强劳动
观念,进行爱劳动教育的需要。
④组织社会调查活动,了解民情和国情,这是爱人民、
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