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财管理会计 第六章(3)

东财管理会计 第六章(3)


0
-
机会成本
15000

-
差别损益
+5000
根据表6—19数据,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
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 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5 000元的利润。
【例6-22】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
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某企业常年组织生产甲半成品,其 单位成本为80万元/件,市场售价为100元/件,年产量1 000件。 甲半成品经过深加工可加工成市场售价为200元的乙产成品, 每完成一件乙产成品另需追加变动性的加工成本80元。假定甲 与乙的投入产出比为1:1。假定企业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如 果每年支付21 000元租入一台专用设备,可将全部甲半成品深 加工为乙产成品。其他条件均不变。
收入
=15 000 14 000
13 500
20 000
变动 15 000×60% 14 000×50% 13 000×40% 20000×80%
成本
= 9 000
=7 000
=5 400 =16 000
贡献 边际
6000
7000
8100
4000
由表6—16可见,无论是增产乙产品,还是增产丙
产品,还是开发丁产品,都比继续生产甲产品 有利可图。结论:无论如何都应当考虑转产。 由于评价指标贡献边际总额的大小分别为:8 100万元、7 000万元、6 000万元和4 000万元, 所以各备选方案的依次顺序为:开发丁产品、 增产丙产品、增产乙产品和继续生产甲产品。
要求: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解:
∵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200-160=40(元/件)
B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100-70=30(元/台) ∴ 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40/10=4(元/千克)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30/6=5(元/千克) ∵5>4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要求:
(1)确定“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2)说明设备折旧6 000万元是否为相关成本; (3)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
品的决策。
解:
(1)依题意,机会成本为15 000元。 (2)6 000元设备折旧不是相关成本,因
为该项成本为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案的机会成本; (3)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80%的甲半成品深
开发B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100-70)×10 000 = 300 000(万元)
∵300 000>240 000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当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方案中涉及追 加专属成本时,可以考虑使用差别损益 分析法进行决策。
【例6-18】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中 的应用
产成品
直接出售 甲半成品
相 关 收 入 200×1000
100×1000
=200000 =100000
相关成本合计
101000
0
其中:加工成本 80×1000=80000
0
专属成本
21000
0
差别损益
差异额
+100000 +101000
-1000
决策结论:不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 为乙产成品,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1 000 元的利润。
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有关方案 均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可以用单位资源贡献 边际分析法直接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如果已知业务量,可以采用贡献边际总额分 析法进行决策。
【例6-16】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在新产品开发 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一种 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 元/件,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件; 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元 /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 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1)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作出是否转产其他产品的决 策,并列出各备选方案优劣的排列顺序。
(2)说明如果企业决定转产,应当转产哪种产品,转产 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解:
(1)依题意编制贡献边际总额分析表如表6—16所示:
方案
转产其他产品
项目
增产 乙产品
增产 丙产品
开发 丁产品
继续生产 甲产品
相关 45 000-30 000
(3)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19所示:
表6—19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方案 将全部甲半成品 直接出售
差异额
项目
深加工为乙产成 甲半成品 品
200×1000
100×1000
相关收入
=200000 =100000 +100000
相关成本 合计
其中:
95000
0
+95000
加工成本 80×1000=80000
(2)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 18所示:
表6—18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将全部甲半 成品深加工 为乙产成品
直接出售 甲半成品
差异额
相 关 收 入 200×1000 100×1000
相关成本 其中:
=200000 80 000
=100000 +100000
0
+80000
加工成本 80×1000
【例6-23】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
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备将80%的 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可以将有关设 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15 000万元租金收入, 该设备年折旧为6 000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分别计算各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确定“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
【例6-17】贡献边际总额法在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
策中的应用
已知:仍按例6-16资料,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 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 择。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元/ 件,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件;B品种的预计单价 为10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 额为6千克/台。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假定企业 现有甲材料60 000千克。
已知:开发A品种和开发B品种的相关产销量、单价与单位变 动成本等资料均同例6-17。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 限的甲材料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现有A,B 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元/件,单位 变动成本为160元/件,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 件;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元 /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开发新品种不 需要追加专属成本。假定企业现有甲材料60 000千克。 但假定开发过程中需要装备不同的专用模具,相应分别 需要追加专属成本8 000万元和70 000万元。
二、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若企业不改变经营方向,利用现有生 产经营条件调整个别品种结构,停止某 一产品的生产,将其生产能力用于开发 其他产品或增加其他产品产量,这类决 策一般可采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决策方案
不转产
生产原产品。相关收入、相关成本(变动成 本)?
转产
增产原有的其他产品或生产新产品。相关收入 多少?相关成本有哪些?是多少 ?
直接出售
只有相关收入。是多少?
【例6-20】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
策中的应用(简单条件)
已知:某企业常年组织生产甲半成品,其单位成本为 80万元/件,市场售价为100元/件,年产量1 000件。 甲半成品经过深加工可加工成市场售价为200元的乙 产成品,每完成一件乙产成品另需追加变动性的加 工成本80元。
狭义在产品
狭义在产品
广义在产品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指企业对于那 种既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经过深加工变成产 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所作的决策。
无论何种情况下的决策,半成品成本均属于 沉没成本,决策中不予考虑。只有追加的加工 成本才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
决策方案
深加工
有无深加工能力?若有,能否转移(机会成 本);若有且可转移但不足,有机会成本、 专属成本;如无,有多少专属成本? 投入产出比是多少?——相关产量
= 80000
0
-
差别损益
+20 000
决策结论: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 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20 000 元的利润。
【例6-21】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
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20的资料。某企业常年组织生产甲半成品,其单 位成本为80万元/件,市场售价为100元/件,年产量1 000件。甲 半成品经过深加工可加工成市场售价为200元的乙产成品,每完 成一件乙产成品另需追加变动性的加工成本80元。假定甲与乙的 投入产出比为1:1。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 产成品的能力,但如果可以将与此有关的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 年可获得15 000元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6 000元。其他条件 均不变。
160×6 000 = 960 000
8 000
差别损益
100×10 000 =1 000 000
770 000
70×10 000 = 700 000 70 000
+200 000 +198 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