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点符号PPT

标点符号PPT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 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 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3、顿号
口 诀 解 说 与 例 句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 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 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改逗号
4、 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A 你要不断识字、生产、进步。 两个动词带 B 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同一个宾语 C 我们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时,中间用 顿号,正确! D 这故事讲得生动、感人。
改逗号
5、分句之间用了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 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 的明天飞去。
这个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三个 分句间应该用逗号,而不能用顿号
说话人位置和标点符号关系
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下面做 个归纳。
第一种 ×××说:“……,……。” 第二种 “……,……。”×××说。 第三种 “……,”×××说,“……。”
说话人位置和标点符号关系
第一种 他问:“写什么话好呢? ” 妻子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 字。” 第二种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第三种 “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到人群中 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 着那个手指头?”
名词加了 “呀”“啊”“呢” 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11、 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了分号
A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 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B 天花板是白色的;墙是蓝色的;墙上挂着地 图;地板刚刷过漆。 并列的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不用 分号。有任何一分句用了逗号,则要用分号。
6、不同层次的并列间都用顿号
改逗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 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 目。
改逗号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 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 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 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 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7、顿号用在连词(“或”、“与”、 “和”等)前后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 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1、问号
口 诀 解 说 与 例 句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 打上问号。)
4、分号
口 诀 解 说 与 例 句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 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 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 做来证明。
5、冒号
口 诀 解 说 与 例 句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 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 一杆台秤。 b. 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A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 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可根据句子情况,或 删或改逗号
B 篮子里有番茄和黄瓜、豆芽等。
应改“番茄、黄瓜和豆芽”。并列词 语间,最后的并列用连词。
8、概数用顿号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 仃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 词的连用,表示大约年龄,数 词之间无需停顿。如果加了顿 号,就是表示并列关系了。
4、分号 口 诀 复 习 法
分句内部有了逗, 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 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口 诀 复 习 法
引用之语未独立, 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 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 注释整体隔开着。
三 、 口 诀 解 说 与 例 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 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9、 集合词语(合成词)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 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 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 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 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中、小学生 /指、战员 /司、乘人员 大、专院校
10、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 海棠呀、玫瑰呀、米兰 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 的。
标点专题复习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 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 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 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 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 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 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 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 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 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
★★★★。
(
)
!
处理技巧
” 》 )


0 种
它 们 一 定 “ —— 要 …… 《 带 ( 上 — 字 行 … 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明 传 奇 有 95
明 传 奇 有 95 0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 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1、问号
口 诀 解 说 与 例 句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 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 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 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 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 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 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在末格标出格
阿拉伯数字,一般两个数 字占一格.
正确
19 86
错误
1986
一行末尾只有 一格或两格时, 标点的技巧

?”
》 ?”
家》 ?” 《

要能真正学会标点符号 的用法,最好的方法是
选2—3篇经典课 文,认真在文中研究 每一处的标点符号 的作用和意义。
文章标题的写法
左右空格黄金分割
——
12、一层意思间,先用句号再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 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 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三、要...... 句号是句末的点号,分号是句内的点号。既 然已经用了句号,表示整个句子已经结束。
1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 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 有些发蒙。
于谦断案
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人 不得争执
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 人不得争执。(女婿)
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 人,不得争执。(于谦)
点号及其形式 名称 形式 顿号 、 逗号 , 分号 ; 句号 。 问号 ? 叹号 ! 冒号 :
形式 名称
破折号 ——
括 号 () 各占 一格
带它 上们 字一 行定 走要
不 能 — 断 … 开 — 转 … 明 传 奇 有 95 行 写 0 种之多
” 》 )
(
)
处理技巧
在 边一 、一 的 定 , 行 字要 的 词紧 ; 头 写跟 : 格 不上 。 能它 写们 ? 左
可提到上一行的末格后
★★★★ , ★ ★★★; ★★★★: ★★★★? ★★ ★★!
7、括号
口 诀 解 说 与 例 句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 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 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 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 开。)
例: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
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 皮 之 不 存 , 毛 将 焉 ( 哪 里 ) 附 。 ( 《 左 传》) c.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 美德。(但丁)
, ?
这都是一个倒装句,后面是主语,问号 (或感叹句)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 问或反问的语气。


3、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 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 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注意: 这里强调的句子是一个。
3、顿号
口 诀 解 说 与 例 句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 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例: a.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3、顿号
口 诀 解 说 与 例 句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 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 能用顿号。)
改为句号
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 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 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14、冒号表意范围不清
冒号是管到 句子末尾的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 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 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15、复指短语作主语间用冒号
“三位女杰王 安忆、王小 鹰、程乃珊” 是主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