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辩证法ppt课件

辩证法ppt课件

2.永恒发展及其意义(参考第45、55页) ●联系、运动、发展的关系:联系构成运动,运动体系联 系;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生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无限性(永恒性):
发展无止境,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意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 的; ▼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以改革促发展; ▼反 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保守主义,同时要把握发展的条件 下规律性,反对急躁冒进。
5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多对范畴) 理论价值: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 规律表述: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定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
哲学范畴。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差别:性质不同、趋势不同、作用不同;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10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 3.量变质变的统一:
量变 质变 量变……
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引起新 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相互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 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4.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实干精神和远大目标相结合,反对简单循环论和左倾冒险主义 重视量变的重要性:脚踏实地,不断积累好的量(正能量);
9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2对范畴) 理论价值:揭示出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形式或基本状态。 规律表述:“量变——质变——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1.质、量、度: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
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 一定的质所承载(允许)的量的范围,是质和量的统一。 ●深度理解:规定性=限制性、有限性 ●把握度的意义: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量变:渐变、相对静止、事物存在的连续性 质变:突变、飞跃、显著变化、连续的中断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二、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四、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五、主观辩证法的形态及其运用
1
一、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1.唯物辩证法的体系结构
基本内容:一、二、三、五 普 联运 发 规 遍 系动 展 律 规

什么是唯物辩证? ●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 ●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 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同一是有对立的统一,对立是内在的对立; ●意义: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双方都既是自己又是对方
不扩大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统一、团结; 不回避矛盾:坚持必要的斗争;
6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什么是普遍性、特殊性:
白纸
白布
白云

辩证法范畴的对应系列
普遍性 特殊性 共性 个性 一般 个别
(好与坏、利与弊、肯定与否定)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含义和意义:重点论要求在看到全 面的同时要关注重点,抓主要、抓关键;两点论要求在抓重点 的同时要照顾全局,照顾全面。防止均衡论和一点论。 ●思想方法: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 ●实践意义: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等。
基 质量互变规律
本 规
对立统一规律
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原因和结果
本 范
必然性和偶然性
畴 小
可能性和现实性

形式和内容

现象和本质
2
一、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 “成对”是唯物辩证法的形式特征。 把握唯物辩证法原理的基本步骤:概念内涵是什么、 是怎样对立统一的、有什么指导意义(如何运用) ●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
法)。
3
二、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1.普遍联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方法论意义: 以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系统的观点看问题 全面的观点和层次的观点相统一; 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统一;
4
二、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对一切人和事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无限性 有限性 无条件性 有条件性
绝对性 相对性 统一性 多样性 本质 现象
白花
白马
●关系:“多中之”一“与一中之多” ●区别:共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
个性不能完全进入共性。 ●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个性与共性相联系, 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7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规律表述: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是 “肯定——否定
——否定之否定”。
1.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二者的对立(区别):性质相反,地位相反,作用相反。
●二者的统一: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共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中
●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什么?)
自我否定;发展和联系的统一; 扬弃(批判和继承的统一)
●个性共性关系原理的意义: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 证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正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 性与共性的关系。
8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3.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依据于矛盾的两面性: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与 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防微杜渐,努力克服坏的量(负能量)。 重视质变的重要性:胸怀大志、着眼未来,勇于变革、善于
变革;防止目光短浅、因循守旧、精神 懈怠。
11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2对范畴)
毛泽东:不破不立, 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理论价值: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基本趋势:过程是曲折
的,基本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