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持稿:主持人注意事项
1、开会时主持人的主持方式。
主持人在会议上开始讲话时,是否受到与会者欢迎,第一步将取决于与会者的初步印象。
这个印象取决于很多因素,如:主持人是否做好充分准备;眼睛是否闪亮而活泼;声音是否悦耳动听;脸部表情是否生动;对周围的反应是否机智灵活;是否能用简明扼要的话陈述自己的观点。
下列秘诀有助于主持人建立一个受人欢迎的形象:
⑴主持人要果断而自信。
在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可以先用几秒钟的时间面带微笑地审视一下会场的与会者,表情友好真诚,这样做可以起到两个作用:
一是让与会者感觉到自己对他们的尊重。
当主持人望着与会者时,台下的无数双眼睛也会同时聚集到主持人身上,他们也都在观察着要演讲的主持人。
在即将开始演讲的一刹那,与会者将会对主持人的精神、热情、知识、学识、声音、目光接触以及身体语言等各方面做出评价,最后形成对主持人的初步印象。
第二是可以给自己留一点空间。
在扫视会场时,可以让自己在瞬间中调节情绪,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持才能。
⑵准时宣布会议开始。
会议是否准时开会,是与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很多主持人不能准时开会,令与会者不满。
有的主持人认为推迟会议,责任不在自己,他们的理由是,“责任不在我,因为还有人没准备好,要等他们。
”这种自我开脱并不是理由。
要真的面临这种情况时,比如,临时出现了某人的演讲稿需要改或是演讲的人迟到了等等问题时,主持人可以向与会者微笑数秒钟,表示自己和他们一样,也在期待着早点把信息传递给他们。
如果能由主持人来指出演说后会有答疑时间,可以利用开会前的这段时间声明,请与会者在那时提问。
⑶开场出奇制胜。
会议气氛是否起轻松愉快,决定与支持人的开场白,在会议开始的时候,主持人为了同与会者拉近距离,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也可以让与会者互相介绍,以便于他们能互相认识。
有时,为了缓和会议的严肃气氛,让与会者轻松一下,最好能有个简洁、贴切而幽默的开场白。
①如果眼前的会议与以前的会议内容有关,主持人可以简要地概述一下上次会议的结论。
但是别忘记这次会议的重点,无让自己的谈话离题万里。
②要明确地说明这次会议所要讨论的主题或要解决的问题。
③在指出此次会议的目的时,应该声明已安排了紧凑的会议事项。
第1 页共3 页
⑷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和提出行动计划。
当主持人告诉与会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时,应使用合理的方法,启发他们思考解决的办法以及应采取的行动。
也可以在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后向与会者做出解释,向他们提供一些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信息。
⑸注意自己的语速。
语速影响表达效果。
主持人在主持会议时,要不时地变换说话的速度,保持适度的停顿。
因为一个人无论准备多么充分,都会有想不起自己所要强调的重点,或者一时想不起所要说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就可以停顿片刻,整理思绪,认真回忆。
主持人不要忘了让自己的讲话充满乐观情绪,并且详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计划。
⑹让与会者具有参与意识。
主持人应该在会议准备工作时,为了使自己的主持更成功,不妨让与会者多说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一次成功的主持意味着让与会者也能参与到所讨论的问题中来。
主持人要明白,与听众沟通得越少,自己得到的支持也就越少,对与会者的了解就越少,取得的成功也就越小。
会议主持者应注意的事项
(1)
注意会议议题的先后次序。
根据人的心理、生理、精力等特点,与会者在会议的前半部时间里,富有活力和创造性,因此,需要与会者开动脑筋、集中献智的议题,应放在会议的前半部分,以便使达成的决议质量高。
(2)
会议的议题,有的可能完全一致,有的可能相当分歧。
开会时,可以先分歧,后一致,也可以先一致,后分歧,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会议主持者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先讨论分歧的问题,精力集中,可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如果分歧越来越大,无法收拾,又影响了一致的问题没有机会讨论了。
后讨论有分歧的问题,对散会的气氛要有些影响。
不管哪一种,主持者最好开始就限定每个议题的讨论时间。
(3)
避免琐事占据了会议的时间。
会议上常有一些人对紧迫而细小的事一定要纠缠个水落石出;对虽不紧迫但影响重大深远的事却没有给予关心和注意。
会议主持者头脑一定要十分清醒,抓住全局性的和影响长远的议题,切不要让琐事干扰。
(4)
会议必须准时开始。
如果有人迟到,会议等上几分钟,渐渐地,不准时就成为合法了。
最好有一个会议记录,记上与会者的考勤情况,这对不守时的人是有益的。
(5)
对会议应实施有力的引导。
当会议中有的人言不由衷、唠叨不停时,会议主持者应暗示他,或利用机会打断他的话。
3 3 2 主持会议的要领
主持会议的要领不外乎两条:一是处理好议题,即会议的主题、中心;二是应付好与会者。
会议的议题是会议的核心,会议主持者必须在开会之初就把议题说明白:哪一项议题必须在会上由与会者做出决定;哪一项只需要与会者表明意见即可;哪一项需要当事人在会上做报告,然后让与会者回去进一步思考;哪一项有待于客观环境的配合才能解决;哪一项与会者必须赞同;哪一项需要建立一个专门小组去做进一步研究对策……
另一条要领是应付好与会者。
首先,一定要让与会者充分了解如下问题:议题的内容和为什么要请他来参加讨论,讨论的理由、事情的现状,现有的解决方案以及对此方案的正反两方面的意见。
其次,要适时地终止辩论。
有时辩论已经达成了某种妥协,但主席却没有发现,结果是“夜长梦多”,节外生枝。
及时终止辩论的情况有多种方式,如,基本一致而及时终止;求同存异而及时终止等。
最后,简明扼要地归纳。
每一项议题经过讨论后,主持者应当简明扼要地将决议的结果报告给与会者,同时留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