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防误、防错---区别、手段、对策
1-防误、防错---区别、手段、对策
通过改变操作方式 或加装报警装置等, 以帮助作业人员减少 或消除错误,以及防 止错误在下道工序继 续。(例:蜂鸣警告)
事后采取行动后
预防
检测
“防误防错”的目的:为了预防错误的发生, 防止不良品的生产、传递及流出;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忽略二者的差别,将其简 称为“防错”、“防呆”等;或将其按照“设 计”与“制造”两方面进行区分。
防误防错
关于防误防错是否有以下疑问?
1.防误与防错有区别吗? 2.防误防错的手段有哪几种?
3.常见的防误防错对策有哪些?
未实施防误防错的后果
对潜在可能发生的 错误操作及误操作的 原因,在产品及工艺 设计时,通过有效设 计,来实现错误操作 “不可能”发生。 (例:只能采用一种 方式装配,其他错误 装配方式无法装配) 事情发生之前采取 行动
防误防错的四种手段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防误
防错 检测 程序性
控制 警告
自动检测 人工检测 目视看板 样件 作业指导书
FMEA
高
防误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防错
控制 警告
效 力
检查
自动 人工
程序
生产
目视看板 作业指导书
低 设计
制造
防误防错对策的控制水平
防误案例一
产品设计: 使零件只能按照一种方 式安装; 采用不对称设计。
防误案例二
产品设计: 使零件只能按照一种方 式摆放; 采用不对称设计。
缺口 设计
防误案例三
工艺设计: 工艺中能检查出导致错误发生的原因,从而避 免缺陷。 例如:工装的定位板、干扰杆等; 工艺设计包括:加工方式、模 具及各种工艺装备等
防误案例四
工序描述:用自动电焊机将短轴焊到轴套上。 存在问题:漏焊的轴套与焊好的产品混在一起。
防错案例四
检测案例
自动: 在下一个或随后的工位通过自动的方法发现缺陷 (例如:传感器等)。 人工(工位上/外): 使用目视的方法;或者,如果工位有缺陷发生, 操作员不能继续作业。 (检测被认为是操作者作业的一部分)
程序性案例一
直观教具/程序(作业指导书/工艺卡/样件) 目视辅助是用来协助操作员实施操作(例如,选择 正确的零件、s !
防误案例五
工序描述:工件放入夹具,钻两只螺纹底孔然后攻丝。 存在问题:工件反摆在夹具上。 措施:在夹具上增加干扰销。
防错案例一
防错案例二
工序描述:M8螺母焊接。 存在问题:漏焊。 措施:加装计数器、蜂鸣器或感测装置。
防错案例三
工序描述:在每个电视机箱中粘贴10个绝缘带。
存在问题:漏粘贴绝缘带。 措施:改变绝缘带的摆放方式。
程序性案例二
限度样件/不良样件
不良样件
边缘焊点
防误防错实际应用的优先顺序 首先:防误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其次:防错 控制 警告 操作
第三:检查 自动 人工
第四:程序 目视看板、作业指导书、样件等
防误防错的“常规”思路
防误防错没有固定的模式 坚持预防为主、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的态度 相信零缺陷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