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廖炎女审题人:吴美霖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1分)(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3)《〈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
(2分)(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分)(5)请把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默写完整。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这块水晶里,包含着红屋顶、黄草山,像 dì tǎn ()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2)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 cū guǎng ()。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gè dé qí suǒ,终不愿意()。
(4)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全村男女老少个个穿得花枝招展....,攒聚在河边兴致勃勃地看龙舟赛。
B.时至今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越是善于倾听的人,越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C.此事先生有何高见,望不吝赐教,我当洗耳恭听....。
D.我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本尘封的相册,里面珍藏着我童年的记忆与欢乐。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修改:将“巩固”和“建立”互换位置。
)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关联词错用,改为“只有……才……”或者改为“只要……就……”)C.“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用词不当,“增强”换为“增加”)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成份残缺:缺少主语。
去掉“经过”或“使”)5.仿照下列句子,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4分)爱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爱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是黑夜里的一束灯光,爱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6分)(一)(10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相委.而去()(3)去后乃.至()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两句中都考查到了同一个实词“期”,可改可不改)(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二)(9分)陈元方年十一时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选自《世说新语》)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加点的“法”字的意思是:_______(只写序号)。
(2分)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这题考查的很好,可以作为断句知识点的导入。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11、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元方机智的回答有何巧妙之处?(4分)(三)(10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张饭卡的陪伴万安峰那年秋天,18岁的我带着家里七拼八凑的学费,来到省城的师范求学。
看着身边同学一个个衣着光鲜,满口流利的普通话,神采飞扬,而我唯一能穿的衣服就是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夹克衫。
我也不敢在大家面前轻易地开口说话,我怕那浓重的口音招来嘲笑。
班主任林老师很年轻,是刚刚留校工作的毕业生。
他架着一副厚框眼镜,瘦高个儿,斯斯文文的样子。
开学第一天,他就说,班上有哪位同学家庭比较困难,可以找他登记。
我充耳不闻,心里说:谁愿意成为大家的笑柄?作为一个农村来的贫困生,我像一只刺猬,小心地把自己缩成一团。
我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屋漏偏逢连夜雨。
正当我在苦闷中熬过了一个多月的时候,家里突然来信,说父亲上山砍柴的时候不慎摔断了腿,住进了医院,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这段时间的生活费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我把泪水强咽进自己的肚子,我知道自己只有节衣缩食才能渡过难关。
一天午饭的时候,我在食堂里只打了一点稀饭,悄悄地躲到食堂后面的水杉林,就着一点咸菜,准备迅速地解决肚子问题。
我咬了一口咸菜,一个高大的身影忽然来到我的面前,竟然是班主任林老师,他手里捧着一盒香喷喷的饭菜,他笑着说:“今天下午我要去体检,必须空腹。
你就帮我一个忙吧!”我接过饭菜,大口大口地吃着,我敢说,那是我吃过的最香的一顿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在饭菜上。
我和林老师就这样成了朋友。
每次午饭的时候,他都会准时给我送来一盒香味扑鼻的饭菜,他请我“帮忙”的理由也各不相同,有时说他胃不舒服,不能多吃;有时说他要去义务献血,不能进食。
还有一次,他竟然说他要减肥,我看着他消瘦的身形,忍俊不禁道:“林老师,你再减肥,就快减没了。
”林老师哈哈大笑:“你笑得其实也很好看嘛!”说着,他拿出一张饭卡,说:“这是我帮你向学校申请的贫困生补助,尽管你不好意思找我登记,但了解你的家境后,我代你申请了。
”我接过这张饭卡,觉得沉甸甸的。
以后的每个月,这张饭卡都会多出50元钱,直到大学毕业。
在林老师的鼓励下,我在认真学习之余,参加了很多社团,身边的好朋友也越来越多。
我自信爽朗的笑声,像天边的彩云,久久地飘荡在校园。
一晃4年就过去了,我骤然发现,自己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被自卑压得抬不起头的男孩,我不仅有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而且担任了学校文学社社长,我获得的征文、演讲各类竞赛的荣誉证书有一大摞,发表文章上百篇。
我凭着这些辉煌的业绩,被顺利评选为班上的“优秀毕业生”。
告别校园的最后一个晚上,我们和老师聚餐。
大家都尽情地笑着闹着,尽力掩饰着离别的惆怅,一桌子的男生都醉得一塌糊涂。
只有我始终都保持着一份清醒,我在告别宴结束时,悄悄地找到林老师,在他耳边低语着:“林老师,我觉得你不厚道。
”林老师偏转脑袋,扶正自己有点歪斜的眼镜,憨厚地笑笑:“哦,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给我一个理由。
”“难道不是吗?我在学生会看到过申请贫困生补助的名单,里面并没有我的名字。
”林老师有点醉了,他擂了我一拳,笑呵呵地说:“让我们共同保守这份秘密吧。
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帮你吗,因为当年我和你一样,也是一个从农村来的贫困生。
我想告诉你的是,贫困并不可怕,贫困生同样拥有美好的明天。
”我掏出那张注满爱心的饭卡,任由幸福的泪水流满一脸。
12.选文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3.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我自信爽朗的笑声,像天边的彩云,久久地飘荡在校园。
14.读完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一张饭卡的陪伴”的理解。
(4分)(四)(17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晋这个笨小孩吕丽峰昨日的校友座谈会上,受邀的晋,一再强调自己是个普通的学生,甚至比一般人要笨很多,他只是比别人付出多一点,才有今天的成绩。
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晋,我想起了关于他的许多美好故事……认识晋缘于一个惊讶的开始:大一的第一个学期结束,晋因为《工程制图》不及格而哭得一塌糊涂,一个大男孩啊!在人来人往的学生工作办公室,低着头,声音哽咽,眼泪吧嗒吧嗒地落着,像个受尽委屈的小媳妇一样。
看着晋的样子,我觉得可气又可笑!这个班级确实只有他一个人《工程制图》不及格!可是我还从未见过一个男同学因为考试成绩不及格而如此伤心!我联系晋的母亲了解情况,晋妈妈笑呵呵地说:“这孩子从小就很认真,他已经和我说过了,您不用太担心,他会努力的!”稍微放心了,但我担心这样的孩子经不起困难的打击。
晋因不及格而在办公室哭泣的消息不胫而走,同学们称他为“泪哥”。
一个同学悄悄告诉我,晋就是有点笨,他每天小心谨慎地画图,反反复复地做题,努力地找别人请教,可是成效还是不好,同学们都很奇怪这样的学生怎么会喜欢车辆工程这么难学的学科。
该怎样帮助这个笨笨的“泪哥”?一个周六的下午,我邀请晋和我一起到校园里散步。
晋匆匆从主教楼跑出来,一脸的憨厚可爱:“吕老师,您今天怎么来了,有什么事情吗?”“教室里学生多吗?”我问。
“好多学生都回家了。
”晋说。
是啊,周六日还在学校一如既往,勤勤恳恳学习的学生真的不是特别多。
我装着随意的样子,问晋为什么学习如此投入?晋说他就是对车辆专业感兴趣,聊起大学的规划,晋说他想继续深造,争取考研。
考研?如果考研失败,他怎么能经受起这般打击?我心里沉甸甸的。
晋说自己喜欢仰望着一个个美好的目标,他高中时学习成绩一般,能考到北京来绝对是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