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大气层1.大气的温度
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是有规律地变化的:
.
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 500 ℃。
2.大气的分层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把地球大气层划分为_层、层、_ 层、_ _层和_ _层。
1.(3分)下列大气高度范围内,随高度的上升气温反而呈下降趋势的是( )
①0~12千米②12~55千米③55~85千米④85千米以上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3分)爬山时你会感觉到( )
.
A.气温越来越低,空气越来越稀薄
B.气温越来越低,空气越来越稠密
C.气温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
D.气温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稠密
3.(12分)观察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
(2)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A ]_ 层(填序号和名称),
温度变化规律为与之温度变化规律相同的还有[ C ]_ 层(填序号和名称)。
4.(4分)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下降的是_ 层、_ 层,随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上升的是_ 层和_ 层。
.
5.(3分)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压的垂直变化特点
B.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
C.降水的垂直变化特点
D.以上三项都是
6.(3分)下列有关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B.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主体在1 000千米高度以下C.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
D.大气层的厚度为5 000千米,此高度以上为绝对真空7.(3分)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
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8.(3分)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
A.1 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2 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3 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1 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9.(3分)地球的“外衣”——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是( )
A.暖层B.平流层C.中间层D.外层
10.(3分)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故大气_没有_(填“有”或“没有”)明显的上界。
在_ _千米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面_ _千米处已接近真空。
一、选择题(9×4分=36分)
11.气象探测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30 000米的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一路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
A.气温越来越高
B.气温越来越低
C.一直处于对流层
.
D.可到达对流层和平流层
12.下列例子能说明地球表面存在大气的是( )
A.航天飞机能在空中飞行
B.外层空间的星际物质会撞击地球
C.考查南极常在冬季进行,因为冬季时南极圈内极昼现象
D.夏天晚上常可看到流星在天空中划过
13.月球表面白天最高温度达120 ℃,夜晚温度可降到-160 ℃以下,昼夜温差可达300 ℃,
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
A.月球上没有海洋B.月球上没有生命
C.月球上没有大气D.月球上有环形山
14.云、雨、雪、雷电等复杂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
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外层
15.太空中的宇航员穿着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进行“太空行走”。
根据太空环境,在下列功能中:①控制温度、湿度②供给氧气③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
④收集雨水⑤无线通信⑥与外界气体交换
.
宇航服应具备的是( )
A.③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16.下列关于大气作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能阻碍太阳的热辐射
B.能阻碍夜间地球热量的散失
C.能抵挡来自天体的袭击
D.能不断提供氧气,满足生物生命所需
17.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18.大气垂直分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
A.高层大气B.电离层C.平流层D.对流层
19.有一架飞机从杭州萧山机场起飞,始终保持在万米高空向北飞行,则该飞机穿过的大气层是( )
A.始终在对流层
B.始终在平流层
C.先在平流层后在对流层
.
D.先在对流层后在平流层
二、填空题(9分+15分=24分)
21.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题目:
(1)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层,②为平流层,③为_ _层。
(2)用图中数字序号填空:
天气现象发生在_ _层,臭氧主要集中在_ _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_ _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 _层。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地说,_ 地区较厚,_ 地区较薄,其原因在于
(4)③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
.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