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5章+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5章+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答案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2)能量去向①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③被初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第二营养级。

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1)输入:通过摄食生产者获得。

(2)去向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随尸体、排泄物流向分解者。

③被次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下一营养级。

4.能量流动过程图解(1)补充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甲:生产者;乙:初级消费者;丙:次级消费者;丁:呼吸作用;戊:分解者。

(2)据图总结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去向:①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特点(1)单向流动: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

(2)逐级递减:①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

②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2.能量传递效率(1)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一般只有10~20%,也就是说,在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能够流入下一营养级。

(2)计算公式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3.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以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输入生态系统,通过呼吸作用输出生态系统。

()2.能量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是以热能的形式流动的。

()3.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5.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 提示:1.√2.×能量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是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

3.√4.×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硫铁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

5.×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能量流动的过程[问题探究]1.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鹰捕食兔子,存在一条食物链:草→兔→鹰。

草原上生产者主要是草,草原上几乎全部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草养活,那么草的能量来自哪里?它的能量又是什么途径传递给其他动物的?提示:草的能量来自太阳光能。

传递途径为食物链或食物网。

2.如图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摄入量(a)和粪便量(c)、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之间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2)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哪个营养级的能量?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呢?(3)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又有几个流向?提示:(1)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

(2)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第三营养级的粪便量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3)三个:自身呼吸散失、被分解者利用和流向下一营养级。

[归纳总结]流入某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1)能量来源⎩⎪⎨⎪⎧a .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b .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2)能量去向: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①不定时(能量的最终去路)⎩⎪⎨⎪⎧a .自身呼吸消耗b .流入下一营养级c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②定时(某段时间内的能量去路)⎩⎪⎨⎪⎧a .自身呼吸消耗b .流入下一营养级c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 .未被利用1.下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小于①B .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 .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 .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D [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⑤可能比①小,故A 错误;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所以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故B 错误;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不完全相同,故C 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D 正确。

]2.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

其中a 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 4B .能量散失a 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C .a 1、a 2、a 3、a 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D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a 6÷a 2B[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a7也属于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A 项错误;能量a3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B项正确、C项错误;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a6÷a1×100%,D项错误。

]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问题探究]1.用能量流动的原理,解释谚语“一山不容二虎”隐含的道理。

提示: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和规律可知,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老虎在生态系统中几乎是最高营养级,通过食物链(网)流经老虎的能量已减到很小的程度。

因此,老虎的数量将是很少的。

故“一山不容二虎”。

2.如果是你被困荒岛,要维持更长时间等待救援,要获得更多能量,究竟要采用以下哪种生存策略呢?A.先吃鸡再吃玉米B.先吃玉米,然后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下的蛋,最后吃鸡提示:应选A方案。

应该先吃鸡,因为从营养级角度来讲,鸡是初级消费者,玉米是生产者,根据能量流动递减法则,如果让鸡吃玉米,玉米的能量最多有20%转换到鸡的体内,然后人再吃鸡或者鸡蛋的话,获得的能量相当于玉米的20%×20%,这种方案中,玉米是生产者,鸡是初级消费者,人是次级消费者,人所获得的能量是最少的,维持时间最短。

所以,不如先把鸡吃掉,再吃玉米。

3.人们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将秸秆作为牲畜饲料,粪便进入沼气池,生产燃料。

此过程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了吗?提示:没有。

以上过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即人类充分利用了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但没有提高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归纳总结](1)能量流动特点及原因分析①单向流动的原因a.食物链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如肉食性动物以植食性动物为食,而不能反过来。

b.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是无法再被利用的,因此,能量也不能循环流动,必须由太阳能不断予以补充。

②逐级递减的原因a.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而消耗掉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b.各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c.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流入分解者。

(2)三种生态金字塔的比较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则所同化的能量就越少B.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固定,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循环的C.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不能人为改变,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2.下列四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B[A项,虎属于最高营养级,获取能量少,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项,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N、P含量高,蓝藻会进行爆发式繁殖,但是没有体现出食物链,所以不适宜用能量流动规律来分析;C项,牛、羊属于初级消费者,直接从生产者获取食物,获得的能量多,因此成本低;D项,能体现出食物链,能用能量流动规律来解释。

](1)如何利用食物链解释“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符合能量流动的规律?提示:食物链越短,消耗的能量越少,蓝鲸获得的能量越多。

(2)“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和“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体现了能量流动的哪个特点?提示:逐级递减。

[课堂小结]A.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般都会分为两部分流向分解者B.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都不能被其他生物所同化C.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每种肉食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都来自于不同营养级D[各营养级获得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常常分为两部分,即一部分是形成的尸体、残骸等,另一部分是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后形成粪便,A正确;各营养级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中散失的能量不能被其他生物所同化利用,B正确;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由于没有被消费者同化,所以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正确;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部分肉食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可能只来源于同一个营养级,D错误。

] 2.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B.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并不等于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全部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每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都有一部分要流向下一营养级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即生产者(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A错误;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B正确、C错误;最高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会流向下一营养级,D错误。

]3.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

假定一条1 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

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A.45 kg B.22.5 kgC.90 kg D.20 kgA[依题意知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4/5)÷20%÷20%+(1/5)÷20%÷20%÷20%=45 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