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四)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 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 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 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 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 程。
二、结合各校实际编制 课程教学方案
根据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制订学
年教学目标。
确定每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及各项
教学内容的时数比例。
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
化学)
语
文
门
数 体
学 育
数
外
学
语
数
外
学
语
体
育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类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地方与学校课程
年 级 课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比例
7~ 9 % 3~ 4% 7~ 9%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科 学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 科学或生、物化
语
程 数 外
文
学 语
20~22 %
4、心理健康目标: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 情绪表现。 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
5、社会适应目标: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
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
初一年级教学目标:
知道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和意义,
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形成 积极态度和行为。 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 中的规定动作,了解所学项目的 知识与简单战术,结合游戏等多 种形式获得应用技能,区分安全 和不安全的运动行为,发展自学 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
根据学 校的条 件每学 期(或 学年) 任选一 种
8~10
6~8
6~8
6~8
6~8
6~8
6~8
6~8
武
术
6 ~8 6 ~8
6 ~8 6 ~8
6 ~8 6 ~8
健美操和舞 技 蹈 跑 田 跳跃 径 投掷
8~10
6~8
能 安全地进行 随各项实践课教学安排 体育活动 获取野外活 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 动地基本技 能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的对策与方法 方建新
上饶市教研室
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什麽?
2、体育教师应如何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
3、体育教师如何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 4、新课程下体育教学工作如何开展?
5、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师要具备什么素质?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 (一)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 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 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选择教学内容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与性别特
征; 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 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 效; 简单易行。
按照水平目标优选教学内容
领域 目标 每一体育 活动的教 学都要考 虑五个领 域目标的 实现,但 在实践中 也可以有 所侧重。 小篮球 小足球 羽毛球 技巧 司令球、传球抢球、角篮球、拍球 呼号接球、小小守门员、踢高球、传球抢 球 击高球、平球、看谁打得多、“永不言败 各种滚动、团身前后滚翻、青蛙跳、海豹 行、倒立 教 材 具 体 内 容 选 择
支 撑 跳 跳背、小山羊、踏上式过横箱、撑杆过河 跃 单杠 混合悬垂、挂膝摆动、高单杠移行
轻 器 械 操 自编操 (圈、绳) 韵律活动 武术 基本动作与自编操 少年拳
奔跑类游戏 撒渔网、圆圈躲避球、传电、穿过封锁线、 老鹰捉小鸡、跑回老家去 平衡类游戏 托物平衡、顶物平衡、过独木桥、大象过河 障碍跑游戏 绕杆、绕‘8’字、综合障碍 合 作、组合 开火车、合作跑 类游戏 跳跃类游戏 猜拳跨步、斗鸡、单脚跳追捉
13~15 % 6~ 8% 10~11 % 9~11% 16~20 %
门 体
类
育
体育与健康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与学校课程 总 时
910 910 1050
1190 112 2
9522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 对课程的管理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 课程政策和本地区实际情况, 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 方课程,报教育部门备案并组 织实施。
运 动 参 与
1 2 1 2 1 2 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 随体育课的学习进行检查 课的学习 积极参与课外的各种 随课外体育活动课进行检 体育活动 查 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 在体育实践课中进行讲解 间的意义和方法 能用脉搏测定等常用 在体育实践课中学会测定 方法测量运动负荷 负荷的方法
足球 运 球 篮球 排球 手球 类 乒乓球 羽毛球 动 体 操 单杠 技巧 双杠 支撑跳跃
(二)国家对课程的管理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
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 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 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 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 程评价制度。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年 级
一 二 三 三
品德 与 生活 语 文
四
五
六
七
八
思想品德
九
品德与社会 课 程
历史与社会
(或选择历史、地理)
科学 语 文
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
实践性。
要保证绝大多数时间 用于体育活动实践。 理论知识采用集中讲授与分散讲 授相结合。以分散讲授为主,集 中讲授一般不能超过10%左右。 综合性 。一项教学内容应指向 多种教学目标。
初中1~3年级全年教学计划示例
学习 教学内容 领域 安 排 方 式(节)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根据年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
容的安排制订年度教学计划。 根据年级教学计划制订学期 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 根据年级教学计划和单元教 学计划,制订课时计划。
小学一年级体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
3、身体健康目标: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柔韧、反 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和自 己身体的变化。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 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练习手 段,发展速度、灵敏、有氧 耐力。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 身体,懂得不良行为对健康 的影响,理解体育锻炼对身 体形态和机能发展的益处。
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使学生
了解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 影响,在体育活动中初步建 立自尊和自信,积极进取, 培养坚强的意志。 建立个人与群体的和谐关系, 在体育游戏和比赛中能与同 伴分配角色,协调配合,共 同完成任务。
发展位移速 度 身 发展有氧耐 力
2~4
2~4
2~4
1 ~2
2~4
1~2
体 发展反应速 结合跑、球类教学进行安排 度和灵敏 健 发展力量 康 发展柔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