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

20-25分钟。 ❖ (2)基本部分 ❖ ①任务:实现课的目标。 ❖ ②内容:三级课程管理的内容; ❖ ③组织教法:分组、集体、个人辅导 ❖ ④时间:整堂课时间的70%;45分钟的课,30分钟,90分课,60-65分钟。 ❖ (3)结束部分 ❖ ①任务:结束教学、放松、 ❖ ②内容:通常选择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 ❖ ③组织教法:集体、分组 ❖ ④时间:占整堂课时间的10%左右;45分钟的课,3-5分钟, 90分钟的课,
和社区中运用;
❖ 3、体育课程实施 ❖ 课程实施的取向:就是对实施的课程本
质的认识观和价值观。
❖ (1)忠实取向 ❖ (2)相互适应取向 ❖ (3)创生取向 ❖ 4、体育课程的评价 ❖ 体育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课程学习的
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体育课程建设的评 价。
❖ 二、中小学体育课的组织与实施 ❖ (一)体育课的结构
❖ (三)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 1、体育课程目标75
❖ 2、体育课程内容

选择内容的标准:

(1)符合课程目标要求;

(2)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需要;

(3)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

(4)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
课程现有资源的作用;

(5)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在学校、家庭
4.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体育树立自尊、自信和团 结协作精神。
5.理解并承担不同的运动角色,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 为,并能作出简单评价。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
1.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能对体育锻炼效果作 出简单评价。
2.了解性传播疾病等有关知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掌握运动创伤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

(2)合理安排教材顺序和运动负荷;
❖ 2.分组轮换
❖ ①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 条件:学生人数不多,新教材比较困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
❖ ②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 条件:学生人数较多,器材较少,新教材比较容易或较简单的复 习课;
❖ ③四组三次不等时轮换。
❖ 条件:学生人数比较多,器材也够用,新教材比较困难,复习教 材比较简单时采用;
❖ (一)体育课的结构
❖ 1、概念及分类

体育课的结构是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及其各个
部分的具体安排,包括课的内容安排的顺序、教法
的运用和时间的分配等。
❖ 体育课的结构分类:
❖ (1)基础结构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划分的。
❖ (2)具体结构:各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内容、组织 教法、密度和运动负荷以及时间分配等。
❖ 主要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特点、教学内容和作业条件等因素 确定的。
❖ 2、体育课的结构分析 ❖ (1)准备部分 ❖ ①任务: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做好准备,包括身心双方面。 ❖ ②内容:教学常规、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 ③组织教法:集体或分组;可定位,也可行进间。 ❖ ④时间:占整堂课时间的20%左右,45分钟的课,8-12分钟,90分钟的课,
❖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
❖ 1.主动参与游戏与运动动作的学习,体验参加体育 活动的乐趣。
❖ 2.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学习简单的体育保健常识, 初步建立卫生保健和安全的观念。
❖ 3.掌握基本的体育动作,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并能 说出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
❖ 4.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 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行为。
8-10分钟。
❖ (二)中小学体育课的组织与实施
❖ 二、体育课的组织 ❖ (一)体育课的编班、分组类型 ❖ 1.行政班 ❖ 2.男女合班(单班)分组 ❖ 3.健康与体能分组 ❖ 4.兴趣爱好分组 ❖ 5.同质分组 ❖ 6.异质分组
❖ (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轮换形式
❖ 1.分组不轮换
❖ 优点: (1)便于教师的统一指导,全面照顾学生;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讲
❖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
❖ 主要内容 ❖ 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 (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 ❖ (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 二、中小学体育课的组织与实施 ❖ (一)体育课的结构 ❖ (二)中小学体育课的组织与实施 ❖ (三)中小学体育课的评价 ❖ (四)体育课教案的编写
❖ 5.通过体育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
1.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
2.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能对健康的 营养食品进行简单的选择;在运动中注意到安全问题
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发展运 动技战术能力;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
❖ ④先合(分)后分(合)组;
❖ 这种练习形式,在目前中小学体育课中运用较多。
❖ (三)中小学体育课的评价
❖ 五、体育教学评价的类型
❖ 1.根据评价的对象分: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 ❖ 2.从运用的教学评价方式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 从结果显示的信息特征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 3.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标准和方法不同分为: ❖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 4.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 ❖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 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 (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 ❖ 1、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 2、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 ❖ 3、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 ❖ 4、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
❖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 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 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 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 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 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3.提高一两项运动技战术水平,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 价值;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
4.自觉通过体育活动调控心理状态,在体育活动中与 同学友好交往。
5.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凝聚力和荣 誉感。
❖ (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1、健康第一的原则 ❖ 2、主体参与原则 ❖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 5、创新性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