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点精讲 西周分封制

考点精讲 西周分封制


第11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6.跟进题组
数字媒体资源库
考点1
西周分封制
跟进题组(点击链接到word文档)

第1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考点要旨天天背 史论要语
《创新设计》数字资源库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 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 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 特征。 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 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有一定的 积极意义。
第8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4.易错警示 [易错点]误认为“封建”就是封建制度 【典例】(2014·安徽大联考)《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 戚,以藩屏周。”与材料“封建 ”具有不同内涵的是 ( )。 A.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B.“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 C.“高皇帝拨乱世„„,定海 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 D.“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 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考情分析 2.考点精讲
考点1 西周分封制
3.拓展提升 4.易错警示 5.典例剖析 6.跟进题组
1.考情分析 考点 2014 考点一 分封制 和宗法 制 新课标全国 IIT24·选择; 上海T32 ·选择 ;广东T12 ·选 择;北京T37 · 非选择 命题统计 2013 山东T9·选择; 广东T12 ·选择; 浙江T13 ·选择; 浙江T14 ·选择; 海南T2 ·选择;
数字媒体资源库
2012 浙江 T13·选 择
命题 导向
(1)结合现实生活中与宗法制有关的民族情结 、风俗习惯等考查宗法制。 (2)利用考古遗存、历史文物、文献记载或国 名地名的来历等考查分封制。
第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考点精讲 一、分封制的概念
史料一
数字媒体资源库 分封的内容和方法
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概念:西周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封建亲戚,以藩 屏周。周天子以土地 和 义务 为纽带,对 王族 、贵族 和功臣实行分封,建立诸侯国。
/
第6页
史料六
探究1
显 探究2 隐
返回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结束放映3.拓展提升
[深度思考]
数字媒体资源库
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思维引导】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理解分封制 与井田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 政治 制度,井田制是奴隶社 会的 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 基础之上,井田 制遭到破坏,分封制也随之瓦解。 (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 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 适应的上层建筑。 (3)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 周走向强盛。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第9页
5.典例剖析
数字媒体资源库
【典例】(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 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 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 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 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 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第4页
数量、地理位置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考点精讲 三、分封制的内容
数字媒体资源库
诸侯在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权利] 有权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 2、诸侯义务与权利: 立武装等。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有为周天子 镇守疆土 、 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可以 再分封 ] 对卿大夫实行 [再分封 。
主要对象:姬姓子弟
二、分封制的目的
史料二 史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目的: 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 。
第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考点精讲 三、分封制的内容
数字媒体资源库
1、分封方法与对象: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 王族 、功臣 和古代帝王 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予 读“西 【读图释义】 周分封制示意图”, 简述其蕴含的信息。 提示:图示反映分 封的对象主要是王 族、功臣、先代贵 族。从布局上,王 族占据战略要地, 是分封的主体,直 观地反映了“拱卫 王室”的分封意图 。
反映分封起到拱卫王室,巩固统治的作用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反映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 周朝末期,分封制走向崩 诸侯在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 探究一:史料六反映了分封制 权,有权分封卿大夫、设置 溃。 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判断标 官员、建立武装、扩大统治 判断标准:周王与诸侯间 准是什么? 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遭到破 区域,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 探究二:分封的诸侯国为何 坏。 件。 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5.典例剖析
数字媒体资源库
【变式训练1】(2014•河南郑州二模)“古者天子封诸侯,其 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谷梁》)这段 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 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 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 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 【变式训练2】(2014•河北邢台二模)《公羊传》大一统理论 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 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 统源于( ) 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 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
第7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3.拓展提升
[深度思考]
数字媒体资源库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难点突破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西周分封和等 级制度示意图
天 子 天 子 天 子 天 子 始祖
宗法制与分 封制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 的基础,也是分 封制的原则,分 封制是宗法制在 政治制度上的体 现。▼
平民
嫡长子继承制
考点3
3.历史判断:
战国时期仅君主墓 葬明显高于其余墓 葬,充分表明秦国 率先由等级序列明 显的分封制走向了 中央集权统治。
4.选项分析:
1.提取信息:
⑴提示信息
⑵对比信息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 瓦解的根本原因,A 项错误;分封制下 尚未形成高度集权 2.调动知识: ,B项错误;战国时 分封制下等级序列明 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显,中央集权统治下 ,D项错误。故A符 君主一人独尊。 合题意。
第1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错因分析
数字媒体资源库
易错矫正
误区警示
封建的含义原本是“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 本题易错原因在于不 封邦建国”,简称“封建 逐步瓦解;秦朝统一 能 正确理解“封建” ”,即分封制。近代以来 全 国 后 全 面 废 除 分 封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的 含义。材料“封建 制 ,实行中央集权制 研读中国历史,一般把战 ” 的内涵是“封邦建 度 ;西汉 实 行郡国并 国时期至 1840 年鸦片战争 国”,指分封制。选 前称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 行 制,分封制仍然存 项 A 、 C 、 D 都是此意; 期,即封建有两个理解角 在 ,B 但 这一时期中国 选项 “ 封建领主”指马 度:一是分封制,二是指 政 治制度的主体是中 克 思主义里阐述的社 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封建 央集权制度。 会形态 ——封建社会。 社会阶段。
层层分封:从而形成统治阶级内部的森 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史料四
表明被分封的诸侯具有拱卫王室的义务
第5页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考点精讲 四、分封制的影响
史料五
数字媒体资源库
研读史料,归纳分封制的影响。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 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 扞城。 ——柳宗元《封建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