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代名词的用法差异研究作者:马丹金春子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4期摘要:中韩两国处于同一汉字文化圈,在两国所使用的汉语和韩语之中,即存在着很多相似点,也有很多不同点。
在将两者语言中的代名词相对应时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同之处,对两国语言学习者造成部分混淆。
本文以中韩两国代名词为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的差异,找出其中的规律以便能更好的将中韩两国的代名词进行转换。
关键词:汉语代名词;韩语代名词;差异一、引言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指代都不可避免地会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中国称这样的词为代词,可以替代名词,动词,形容词之类的词[1]。
而韩国称这样的词为代名词,只能替代名词[2]。
二、汉韩代名词的分类汉语代词大半以上都是代名词,为保持对比对象的同一性,本文就中韩两国代名词为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国语言其差异点。
以下根据中韩两国比较受认同的代名词分类,进行义项列举,罗列出其分类体系,便于下章的理解分析。
三、汉韩代名词的用法差异(一)韩语代名词敬语法比汉语代词发达在汉语中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你我他”,在韩语中根据敬语法都被分成了‘나,저,너,당신,그,이놈,이분’等对上阶,对下阶,平阶的形式,下面将对中韩第一,二,三人称代名词进行说明论证:1.在第一人称代词当中,韩语将“我”分为‘나’和‘저’,将“我们”分为‘우리’和‘저희’。
a.‘나’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是平辈之间的自称“我”。
나는중국인이다.我是中国人b.‘저’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卑称“我”。
저는막내입니다.我是老小c.‘우리’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是平辈之间的自称“我们”。
它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有的时候不包括听话人,只包括说话人。
우리는이문제를해결할수있을까요?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우리동생我妹妹d.‘저희’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卑称“我们”。
‘저희’与“우리”不同,它只能包含说话人,不能包括听话的一方。
[5]若用了‘저희’,那就表示把听话人和说话人看做是同一等级,会降低本来该尊敬的听话人的地位。
因此如果要包括比话者年龄大或地位高的听话人时不能用‘저희’只能用‘우리’。
저희때문에과장님이승진하지못했어요.因为我们科长都没能升职저희집은저기에있어요.我家在那儿2.在第二人称当中,将“你”分为‘너,자네,당신,그대’。
a.‘너’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是平辈之间的对称“你”。
너좀나가줄래?请你出去b.‘너희’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是平辈之间的对称“你们”。
너희잘못이아니다.这不是你们的问题c.‘자네’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是平辈之间的对称“你”。
一般说话者年龄都比较大,用于说话者的成年人下属或者是成年人朋友,只在成年人对话中出现,尊敬程度比‘너’更高[6]。
자네딸정말예쁘네.你女儿真漂亮d.‘당신’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是平辈之间的对称“你”或“您”。
‘당신’和‘자네’都仅限于成年人的对话中,客气程度比‘자네’更高。
‘당신’主要用于夫妻之间的称呼及关系亲近的同事之间相互称呼的情况等。
用法十分多样化[7]。
书面语中‘당신’表示对读者的尊敬,在口语中,一般用‘당신’来争吵或谴责听话人,表示反感,但客气程度还是比‘너’高。
당신언제왔어?你什么时候来的?당신이뭔데?你算老几?e.‘그대’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是平辈之间的对称“你”或“您’。
‘당신’获得了第二人称代词的地位后,‘그대’就开始处于弱势。
它非但只限于书面语言,而且与‘자네’,‘당신’一样,仅使用于成年人的对话里。
它客气的程度与‘당신’差不多,但是比‘당신’带着更大的亲密之情或文雅色彩。
[8]그대는나의전부입니다.你是我的全部3.在第三人称当中,将‘他’,‘她’分为‘그,그녀,그분,그이,그자,그놈,이분,저분’等。
a.그“他"或“她”,主要在书面语言指示男的,也可以指女人。
그는성질이급하다.他是个急性子b.‘?녀’“她”主要在书面语使用。
只指女人[9]。
학생은그녀에게편지를보냈다.学生给她寄了一封信c.‘그분’“那位”。
是由指示冠形词‘그’+依存名词분结合而成的‘그분’。
它所指的对象比说话人地位高或者年龄大,尊敬程度最高。
[10]그분은제선생님입니다.那位是我的老师e.‘그이’“那位”。
用于称代自己不在场的男朋友或丈夫。
与‘그분’相比,尊敬程度没有那么高。
우리그이가출장을갔다.我家那口子出差了f.‘그자,그치’都带有轻视的感情表示“那家伙”。
用于对所指的对象表示反感。
그자(그치)가바로범인인데.那家伙就是犯人g.‘그놈’卑称“那小子”。
表达卑贱、谴责的感情更强烈。
它可以不客气地指示小孩儿或者小动物等,可以变形使用为‘고놈’,比‘그놈’表达的意义更可爱。
그놈(고놈)참귀엽다.(小孩儿或者宠物)那小子真可爱(二)与汉语代名词相比,韩语代名词复数形式比较一致,都是在后面加‘들’在韩语代名词当中,表示复数形式的都可以在后面加‘들’,而在汉语中,有的加“们”,有的加“些”,呈现出差异性。
우리들(저희들)고향은각각다른곳에있습니다.我们的故乡各自在不同的地方너희들아버지는다같은회사에다니시니?你们的爸爸都上一样的单位吗?자네들모두내말잘듣게.你们都要听我的话당신들모두실력이대단하군!你们实力都很出众啊!그대들의행복은내가책임진다.你们的幸福我来负责그들(그녀들)은잘지낸다.他们(她们)相处的很好이들이(저들이)참행복하다.这些人(那些人)很幸福그것들참귀엽기도하지.那些家伙好可爱啊!(三)韩语指示代词可以代替人称代词,而在汉语中无这样的现象在韩语中,离说话人近的‘이’系列指示代名词可以表示第一人称代名词,离听话人近的‘그’系列指示代名词可以表示第二人称代名词,表示距离远的‘저’系列指示代名词可以表示第三人称代词。
同为表示“那”的“그”、“저”系列的指示代名词还有替代第三人称代名词的作用。
而在汉语中,指示代词这,那等不能代替人称代词。
이것이어디서까불어.这家伙(你)到哪儿疯去了이쪽은내동생이야.这边(他)是我弟弟거기하고난알맞은상대가아니야.那里(你)和我不配저,거기시,죄송합니다만,제부탁좀들어주시겠습니까?那,那个(你),不好意思,能不能帮点忙啊?저쪽은내남친이다.那(他)是我男朋友그것들참귀엽기도하지.那些家伙(他们)好可爱啊!저것도사내라고남이하는건고루시늉내누나.那东西(他)也算是男的,别人干什么他就跟着干什么그건저쪽생각이고난그럴마음이전혀없다.那是那边(他们)想的,我才不想那么做呢(四)韩语代名词经常被省略,但汉语中一般不省略在韩语中,因为从终结语尾中可以分析出句中关系,充当的成分,省略代名词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代名词经常被省略,但是一般汉语中不省略代名词,如果随意省略便会产生很多错误。
남자친구는어떠한사람이냐?(你的)男朋友是怎样的人?어찌하여내마음을몰라줍니까?(你/他)怎么就不懂我的心呢전화할게요.(我)给(你)打电话어느쪽으로달아났는지말해다오.(你)告诉(我)(他)往哪个方向跑了(五)在反身代词上(韩语的再归代名词),韩语根据所指对象有无思想感情运用不同的再归代名词。
并且韩语再归代名词后能加表示复数的助词‘들’,而汉语不区分有无思想感情都用“自己”,没有复数形式1.汉语不区分所指对象有无思想感情,所有的反身代词都用“自己”。
而韩语中,再归代名词根据有感情的分为‘자기,당신,자신’没感情的分为‘저’。
자기만안다.只顾自己그는자기집이래.他说是自己的家과장님은스스로당신의일을했다.科长自己做了自己的事그는자신의처지를알지못한다.他不知道自己的处境너자신이알아서해라.你自己看着办손가락,발가락하나라도제역할이있다.一个手指头,一个脚指头都有自己的作用권력이중앙으로집중하게되연지방자치제가제함을발휘하기힘들다.权利如果集中到中央的话,地方自治制度就很难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汉语中,反身代词全是自己。
然而在韩语中,当遇到手指头,脚指头或者制度这一类没有感情的对象时,要用没有感情的‘저’,不能用‘자기,당신,자신’。
2.现代汉语反身代词主要使用“自己”。
汉语除了“自己”以外没有复数形,而韩语却可以在再归代名词后加表示复数的助词‘들’。
아이들은자기들해야할것이무엇인지전혀모른다.孩子们一点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여러분,10년후의당신들모습을그려보십시오.请大家描述一下自己十年后的样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表达的意思是复数,但是汉语反身代词不会在“自己”后加“们”,复数形式照样使用“自己”,这一点和韩语要与区分复数用‘들’所不同。
四、总结综上所述,汉韩代名词在其用法上有以下五点差异。
(一)第一韩语代名词敬语法比汉语代名词发达。
(二)与汉语代名词相比,韩语代名词复数形式比较一致,都是在后面加“들”。
(三)韩语指示代词可以代替人称代词,而在汉语中无这样的现象。
(四)韓语代名词经常被省略,但汉语中一般不省略。
(五)在反身代词上,韩语要区分所指对象有无思想感情。
并且韩语再归代名词后能加复数,而汉语只能用反身代词“自己”,没有复数形式。
参考文献:[1]新华辞书社.《新华字典》[Z].北京.商务印务馆,1999.[2]이익섭.채완《국어문법론강》[M].서울.學硏社,2013.[3]周芸.《现代汉语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김미형.《한국어대명사의특성:범주적,의미적,화용적특성》[D].서울.연세대학교석사학위논문.1997.[5]호가.《인칭대명사‘당신’의 2인칭용법으로의발달과정에관한연구》[D].서울.서울시립대학교석사학위논문.2017.[6]장현.《중국어권학습자를위한한국어이인칭대명사교수학습방법연구》[D].서울.세종대학교석사학위논문.2015.[7]林凤娇.《论韩语第二人称代名词的应用意义和功能》[D].淮阴师范学院.才智,2014.[8]全东元.《韩语代名词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4.[9]김미형.《한국어대명사》[M].서울.한신문화사.1995.[10]웨이팅.《한국어와중국어의 3인칭대명사대조연구》[D].서울.서울시립대학교석사학위논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