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幼儿教师应当如何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
我认为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良心,良心的简明解释就是“好的心地”,在《辞海》里的解释则为:“良心古谓本然之善心,仁义之心,今谓存在于内心的是非,善恶之认识。
”幼儿站在人生的第一条起跑线上,就遇到了我们教师,可见我们的责任是如此的重大,我身为一名幼教岗位上从教20多年的教师来讲也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良心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加强学习有效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
幼儿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言行举止息息相关,在幼儿心中,教师是神圣的,在日常生活中会特别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会模仿老师,那么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升自己,给幼儿做一个好的榜样。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职业良心,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受社会生活及群体的影响,更受自身修养的制约。
我们常说:满腹诗书气自华。
可见人的修养是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的。
在此种情况之下,作为教师就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一个人的思想变得高尚的了,而他的行为也会变得高尚。
从而能更好的教育幼儿,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 教师应拥有一颗甘为人梯的平常心和爱心。
也就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要能静下心来,不要去过多的追逐利
益、无谓的消磨时光。
要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要把孩子们放在第一重要的教育地位,时刻想到自己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关乎孩子的一生,潜下心来为孩子的明天铺路。
尊重幼儿,关爱幼儿才能使他们和自己产生心灵的交流,才会让孩子们把自己当做真正的朋友。
只有当了他们的好朋友,他们才会与你交心,遇到事情愿意主动寻求你的帮助,你的真心付出,他们全部的感受的到。
因为有了你的尊重,你的关爱,他们也会尊重老师,也会喜欢你,这样的话,我们在工作上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幼儿是活生生的主体,他们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情感态度。
如: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后得不到相应的关怀,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此时大多数孩子会哭泣,会拒绝,不久后哭泣虽然会停止,但仍会表现出不快乐,不主动与人交往,表情淡漠。
有些外向型的孩子会以破坏玩具、打骂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怒火。
但是,如果早上入园时,幼儿感受到老师和蔼亲切的微笑,一声友好的问候,一个自然的爱抚,就会让孩子逐渐融入一个心理安全、情绪稳定的环境,确立起新的依恋对象,开始新的社会交往。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情操,也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三: 教师应有一颗耐心育人的公平心。
每个孩子的习性、生活环境、背景、家庭情况、接受能力等都会有所不同。
作为老师我们当然都喜欢反应快的学生,如若这样,你的教育就失去了公平。
所以不管对任何一个学生我们都要做到耐心,学会公平。
在教育中“耐心”也是一种美。
每个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
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有的孩子胆小、不敢大声说话,遇到困难就哭;有的孩子总爱告状等,我们教师要细心观察、分析每个孩子,对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每天的状况乃至整个活动反应,都要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心理需要,对有心理缺陷、障碍、行为怪异的问题儿童,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更要进行跟踪研究,还要密切与家长联系,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家园合力,促进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师不仅要有自己的人生和人格理想,并且要对自己的这一理想负责,才会有更高的道德或良心的境界。
第四: 教师应用有强烈的责任心。
教师的职业就是育人工程,而育人是需要用心来做的。
我们说育人最害怕的就是得过且过,而注重的是要把工作做实、做细。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容易倦怠,往往会自我安慰、不能坚持下去。
因此,教师要把传授知识和育人作为自己的追求,要日日坚持、始终如一。
我们坚信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
作为老师的我们,我想,拥有一份“责任心”尤为为要。
教师的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而要塑造别人的灵魂必须首先净化自己的心灵。
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是照射孩子们心灵的一道灿烂的阳光,时时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
我们要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要把幼儿放在第一重要的地位,时刻想到自己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关乎孩子的一生,潜下心来为孩子的明天铺路。
第五:教师要有规范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
教师的个人修养和形象对于孩子们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的示范
性与内在的感染力。
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形象设计,树立崭新的教师职业形象。
作为一名教师时刻都要牢记,孩子们时刻都在关注你的一言一行,就像你时刻关注你的孩子们一样,孩子们会默默记下老师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对其进行模仿,在孩子心中,老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榜样象一面镜子,一盏明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为幼儿提供怎样的精神食粮来满足他们寻求“心目中的偶像”这种心理需求呢?我认为,老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表里如一,成为幼儿的表率。
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老师也要按照要求做,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
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如:见面有礼貌的问候,打招呼,吃完饭后把餐具放到固定的位置,别人有需要帮助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关门等等。
总之,教师要想修养好自己的职业良心,就需要全方位的去塑造自己、提高自己。
且这一追求是没有终点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师德及职业良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