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蔬菜施肥技巧

常见蔬菜施肥技巧

常见蔬菜施肥技巧一:白菜1.播种施好提苗肥为了保证幼苗期能够得到足够的养分,需要追施速效性肥料为“提苗肥”。

每677平方米用硝酸铵4KG或硫酸铵5-8KG 于直播前施于播种穴,沟内与土壤充分搅匀,然后浇水播种。

2.发棵肥莲座期生长的莲座叶是将来在结球期大量制造光合产物的器官,充分施肥浇施浇水是保证莲座叶强壮生长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莲座叶徒长而导致延迟结球。

“发棵肥”应在田间少数植株开始团棵时施入,一般施用粪肥、草木灰、硝酸铵、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等。

直播白菜施肥应该在植株边沿开8-10MM的小沟内施入肥料并盖严土。

移栽的白菜则将肥料施入沟与土壤拌匀再栽苗。

3.结球肥结球期是形成产品的时期,同化作用最盛强因此需奥大量施肥。

在包心前5-6D施用结球肥,用大量肥效持续久的完全肥料,特别要增加施用钾肥、氨基酸叶面肥。

为使养分持久,最好将化肥于腐熟的肥混合,在行间开8-10cm深沟条施为宜。

这次追肥有充实叶球内部、促进“浇水”的作用,因此又叫“灌心肥”。

二:棉花棉花是一种对土、肥、水等条件要求较高的经济作物。

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品质,除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管理措施外,合理施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棉花生长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间也较长。

因此,棉花施肥必须根据其各生长阶段的营养特征和需肥规律,综合运用水肥措施,稳施氮肥、磷肥,增施钾肥,补施微肥,才能获得棉花的高产、优质、高效。

亩产100千克皮棉约吸收氮15公斤,磷6公斤,钾10~15公斤,吸肥高峰期在花铃期,氮肥吸收高峰在前(始花期至盛花期),磷钾吸收高峰在后(盛花期至吐絮期)。

磷肥以作基肥全层施用为好,钾肥以基肥、蕾肥各半施用效果较好,氮肥宜分期追施。

一、施足基肥基肥应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化肥(有机肥必须经过腐熟加工否则肥效低,易带入土壤病菌或虫卵),一般每亩需施土杂肥3000~4000公斤、饼肥50公斤左右、磷肥50~70公斤左右、碳铵25~30公斤,钾肥10~15公斤,颗粒微肥(每亩“点补乐”颗粒微肥200克左右,可与大肥“真地好”或“劲而久”掺均施用或与30公斤细干土掺均撒施。

)二、分期追肥分期追肥应掌握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

1、早追轻施苗肥:棉花出苗后,种子本身储藏的养分基本上消耗完毕,加上此时土壤温度低,养分分解慢,侧根吸收能力差,故此时追肥可培育壮苗。

在棉花定苗后即2~3片真叶时,每亩用尿素2公斤,根多多1公斤稀释200-300倍液及海精灵1500倍液浇灌。

三:茄子一、茄子生长特性:茄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保护地栽培的茄子根系主要分布在0-30厘米的耕层内。

茄子根系的再生能力较差,木质比较早,不宜多次移植。

茄子是喜肥作物,土壤状况和施肥水平对茄子的坐果率影响较大。

在营养条件好时,落花少。

营养不良会使短柱花增加,花器发育不良,不宜坐果。

此外营养状况还影响开花的位置,营养充足时,开花部位的枝条可展开4-5片叶;营养不良时,展开的叶片很少,落花增多。

二、茄子需肥规律:茄子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

苗期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仅为其总量的0.05%、0.07%、0.09%。

开花初期吸收量逐渐增加,到盛果期至未果期养分的吸收量约占全期的90%以上,其中盛果期占2/3左右。

生产1000公斤茄子需纯氮3.2公斤,五氧化二磷0.94公斤,氧化钾4.5公斤。

亩产茄子4000公斤~5000公斤,需纯氮12.8公斤~16公斤,五氧化二磷3.8公斤~4.7公斤,氧化钾18公斤~22.5公斤。

三、施肥要点:基肥:每亩5000~6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35~50公斤左右的三元复合肥,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并结合翻地均匀地把入耕层土壤。

追肥:露天茄子,当“门茄”达到“瞪眼期”(花受精后子房膨大露出花),果实开始迅速生长时进行第一次追肥。

亩施三元复合肥20~40公斤左右。

当“对茄”果实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

“四面斗”开始发育时,是茄子需肥的高峰,此时应进行第三次追肥。

前三次的追肥量相同,以后的追肥量可减半。

保护地大棚茄子在结果期每隔7~15天使用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同时叶面补微量元素肥料。

四:西瓜1需肥特性西瓜生长速度快,需肥量大,特别是在大棚覆盖条件下,667平方米产量可达3500千克以上,需肥量明显增加。

施肥实践表明,667平方米生产3500千克西瓜,需吸收氮10.7千克、磷3.8千克、钾11.5千克,三者比例为2.8:1:3.1。

大棚西瓜施肥要在保证氮肥供应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或西瓜品质降低。

西瓜总的需肥特点是:幼苗期吸收养分较少,氮、磷、钾的吸收量仅占总吸收量的0.55%;抽蔓期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增加,约占总吸收量的14.6%;结瓜期生长量最大,吸收量约占84.85%,此期钾的吸收量增加,氮的吸收量相对减少。

2施肥技术要点2.1育苗床施肥西瓜育苗所用营养土要求有机质含量丰富,疏松、保水保肥力强。

营养土的配制,一般用腐熟厕圈粪1份+未种过瓜类的田园表土1份+细碎炉渣1份,打碎混匀后过筛,然后1立方米加入尿素1千克,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各0.5千克,再加入多菌灵25g、辛拌磷0.5千克,混合均匀堆闷7-10d(天)后装入营养钵,待播种子。

2.2整地施肥重施基肥是保证西瓜茎蔓健壮生长和高产的基础。

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深翻整地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按规定行距开30厘米深定植沟,沟底部施10厘米厚久效有机肥,其上施西瓜专用肥30千克或尿素10千克、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各15千克,然后再施一层10厘米厚的有机肥,最上层施西瓜专用肥20千克或磷酸二铵、硫酸钾和尿素各10千克,将化肥、有机肥与沟内土壤掺混均匀,整平做垄,及时浇水并覆盖地膜和棚膜。

2.3定植后追肥2.3.1伸蔓肥西瓜进入伸蔓期,肥水需求量逐渐增加,此时追肥应以促进蔓叶生长、扩大叶面积为目标,但要防止发生徒长。

追肥多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施肥量为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750千克,加西瓜专用肥15千克,也可用腐熟饼肥50-75千克,加入过磷酸钙10千克、硫酸钾10-12千克、尿素10千克,混匀后施用。

施肥方法为开沟条施,于地膜一侧距植株根部20厘米处开20厘米深施肥沟,施肥封沟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

2.3.2膨瓜肥正常幼果长至鸡蛋大小时,果实开始迅速膨大,植株需肥量逐渐达到全生育期最高峰。

此时应重施膨瓜肥,促进瓜体膨大,并防止早衰。

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少施或不施氮肥,避免因氮肥过量而导致西瓜品质下降。

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15千克、硫酸钾15千克、尿素10千克,或西瓜专用肥20千克。

在垄旁距瓜根30厘米处穴施,或在近水沟旁两株间施入。

施肥后及时浇好膨瓜水,促进养分吸收,加快果实膨大。

2.3.3复壮肥头茬瓜采收后,立即追施1次速效性化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硫酸钾15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并结合追肥,浇大水1次。

通过加强管理,补充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维持植株较强的生长势,防止蔓叶早衰。

2.4巧施叶面肥叶面喷肥是弥补根系吸收不足,对植株进行营养补充和平衡养分的必要手段,具有实用成本低、施肥均匀、肥效快、养分利用率高等特点。

一般自头茬瓜膨大期开始,每隔7-10d(天)喷施1次0.3%-0.5%磷酸二氢钾或钾宝溶液,可以增强西瓜抗逆性,提高开花坐瓜率和果实含糖量,提质增产作用较为显著。

五:西葫芦一、生长特性:西葫芦根系强大;耐低温和弱光的能力强,它具有较强的吸水力和抗旱能力,同时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太严格,在砂土、壤土或粘土上均可很好地生长,而且产量高,病害相对较轻、采瓜期长,效益高,二、需肥规律:需肥量较大,生产1000kg商品瓜,需肥折合氮3.9-5.5kg,五氧化二磷2.1-2.3kg,氧化钾4-7.3kg。

三、施肥要点:西葫芦的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肥料配合上必须注意磷钾肥的供给,特别是结瓜期必须有足够的磷钾肥。

重施基肥,西葫芦茬栽培,为防止冬季低温追肥不及时发生脱肥,应施足底肥,在没有前茬作物占地的情况下,整地前浇透水。

当土壤适耕时每亩撒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7000公斤、二铵30—40公斤、尿素30公斤、硫酸钾或硝酸钾20—30公斤,深翻30厘米,施肥后闭棚升温烤地5—7天后再定植,也可用硫磺或百菌清烟雾熏剂熏蒸灭菌效果也很好。

巧施追肥:缓苗后及时浇一水,结合浇水可随水每亩冲施尿素10公斤,后控水蹲苗。

进入结瓜期,也是冬季气温较低,不利瓜秧生长时期,此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协调好二者关系,平衡施肥是关键,当根瓜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二铵15—20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

追肥时将肥料先溶于水再随水灌于地膜下的暗沟中。

灌水后封严地膜加强放风排湿。

进入盛果期,肥水管理非常重要。

西葫芦采收频率高,每株可采收7—9个果实。

15天左右追肥一次,每次每亩随水冲施尿素或硫酸铵20—30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35公斤、或饼肥沤制肥液、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0倍稀释液400—500公斤。

化肥和有机肥交替施用最好。

同时叶面交替喷施0.1%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加100倍糖水或爱多收、叶面宝等叶面肥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

结瓜后期,植株衰老,适当减少肥料用量。

除以上施肥外,应特别注重施用二氧化碳气肥。

一般择晴天上午日出后半小时左右,温度升到15℃时,开施CO2气肥,浓度为1000-1300毫克/升,3-5天一次,每次2小时,可提高坐果率,延长结果期。

六:油菜一、油菜的需肥特性油菜是一种需肥量较大,耐肥性较强的作物。

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①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其它作物多;②对磷、钾、硼肥的反应敏感;③油菜的主要营养元素可以通过副产品返土壤,因此,油菜是用地养地结合的作物。

二、油菜的营养特性1、氮:苗期氮素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43.9%,幼苗期是氮素营养的监界期。

蕾苔期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很旺盛,吸收氮占总量的45.8%,是油菜需氮最多的时期。

2、磷:油菜生长初期对磷的反应最敏感,而磷在作物体内能被再度利用,所以油菜的磷肥应全部作基肥用。

花期至成熟期是油菜吸磷最多的时期,占总量的58.2% ,成熟后,60—70%的磷分布在籽粒中。

3、钾:油菜对钾的需要量很大。

抽苔期植株体内钾素浓度最高。

钾肥最迟必须在抽苔前施用,而且愈早愈好。

4、硼:硼对油菜的根系发育以及开花、授粉、结实等影响较大。

苗期、花期是油菜硼的关键时期。

5、硫:油菜蛋白质含量高,需要的硫比禾谷类、块根类作物多,故选用含硫的肥料如硫酸钾、硫酸铵等对油菜生长具有双重作用。

三、油菜施肥应注意下列几个环节油菜施肥一般可分为基肥、追肥和种肥三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