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网规网优基础
Page 8
PCI冲突场景
PCI冲突主要分成PCI碰撞和PCI混淆:
PCI碰撞是指相同PCI的两个或多个同频LTE小区在地理位置上的隔离度过小,使得UE在这两个或多个
小区信号交叠区域无法正常同步。 若服务小区与测量小区的RSRP满足切换门限,且该测量小区与服务小区的邻区同频、同PCI,则有可 能导致切换失败、掉话。这样PCI冲突称为PCI混淆。存在两种场景: A. 满足切换条件的CellB是服务小区CellA的 邻区,且与服务小区的其它邻区CellC同频、 同PCI,eNodeB不能分辨UE测量到服务小 区的哪个邻区,从而导致切换失败,如下 图所示:
Ø增强导频功率; Ø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
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加大, 电缆、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 保证一定大小的切换区域;
决;
Ø此外需要注意分析场景和
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
带来的同邻频干扰
地形对覆盖的影响。
增加天线挂高,更换更高增 益天线。
Page 12
案例-通过路测UE寻找弱覆盖区
通过进行空载路测,得到 测试路线上信号强度的具 体分布,根据路测工具显 示的分布情况,找出信号 的弱覆盖区,如图中红色
则一旦当移动台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而且即便是配置了邻区,由于“岛”的区域过小,
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
Ø避免扇区天线的主瓣方向正 Ø在天线方位角基本合理的情 Ø对于高站的情况,降低天线
对道路传播;对于此种情况应 当适当调整扇区天线的方位角, 使天线主瓣方向与街道方向稍 微形成斜交,利用周边建筑物 的遮挡效应减少电波因街道两 边的建筑反射而覆盖过远的情 况
Same EARFCN Same PCI
B.
满足切换条件的CellB不是服务小区CellA的邻区, 但是与服务小区的邻区CellC同频、同PCI, eNodeB误以为UE测量到了服务小区的邻区CellC, 从而发起向邻区CellC的切换。此时,若当前区域 没有邻区CellC的信号覆盖,则可能导致掉话。如 下图所示:
•终端发射功率。 •上行无线信号传播损耗, •塔放对上行的影响
无主导小区
针尖效应
拐角效应 上下行不平衡
Page 11
弱覆盖、覆盖空洞
弱覆盖 各小区的信号在某区域都小于优化基线,导致终端无法注册网络或接入的业务无法满足Qos的要求。 覆盖空洞 某一片区域没有无线网络覆盖或者覆盖电平过低产生的弱覆盖区,弱覆盖区域内下行接收电平很不稳定, 从而会导致手机的接收电平小于MS最小接入电平(RXLEV_ACCESS_MIN)而掉网;通话态的用户进入弱覆盖 区域后无法切换到电平更强的小区,会明显感到通话质量下降,甚至因为低电平低质量而掉话。
Page 17
案例-主干道波导效应引起的越区覆盖
在PCI170下时,受到图中左下角, 1km外的PCI23信号突然出现,模3冲 突,干扰掉话。并且在掉话后从PCI 接入到PCI23,又反过来被PCI170干
扰,再次发生掉话。
由于现场是全向天线固定电下倾, 因此只能通过降低PCI23小区的功率 来减小越区覆盖的影响。
Page 18
案例-通过降功率优化SINR
全部满功率 功率优化后
无主导小区
1.PCI distribution in cluster xx
Page 15
越区覆盖
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主导区
域。比如,某些大大超过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的站点,发射信号沿丘陵地形或道路可以传播很远,在其他 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了主导覆盖,产生的“岛” 的现象。因此,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 站服务的“岛”形区域上,并且在小区切换参数设置时,“岛”周围的小区没有设置为该小区的邻近小区,
第3节 覆盖类问题分类和案例
Page 10
覆盖问题分类和主要影响因素
下行
•发射功率 •合路损耗 •路径损耗PL •频段 •接收点距离基站的距离 •电波传播的场景和地形 •天线增益 •天线挂高 •天线的参数(方向图) •天线下倾角 •天线方位角
上行
•基站接收灵敏度。
弱覆盖(覆盖空洞) 越区覆盖
•天线分集增益。
调整实施: Ø 工程参数调整 Ø 邻区参数调整
RF指标是否满足KPI要求?
N
问题分析: Ø 覆盖问题分析 Ø 导频污染问题分析 Ø 切换问题分析
Y RF优化结束
Page 2
RF优化目标:覆盖率(RSRP & SINR)
Ø RSRP表示导频信号的功率,表示了导频信号的强度,而非质量。UE驻留小区的 最低RSRP要求一般设置为-120dBm,而对网络覆盖率统计来说,一般要求 RSRP大于-110dBm的比例不低于95%; SINR表示有用信号相对干扰+底噪的比值,在LTE中又可分为RS SINR和PDSCH SINR,通常在描述覆盖时说的是导频的SINR。 如果需要选择近中远点进行测试,建议先进行整网路测,然后得到RSRP和RS SINR的CDF分布,分别选择90%,50%,10%对应的点 如果不采用CDF,通常情况可以参考以下RSRP标准:近点:-85dBm ,中点:95dBm ,远点:-105dBm SINR则取决于网络加载的水平,在邻区100%加载下通常认为:近点:20dB , 中点:10dB ,远点:0dB
1> 服务小区启动UE测量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道质量; 2> UE检测到服务小区和邻区的信道质量满足切换条 件,上报PCI不在NCL中,启动UE读取该 PCI所对应的邻区的CGI信息; 4> UE通过监听邻区的系统消息,读取邻区的CGI和 TAC; 5> UE将读取到的CGI上报给服务eNB,服务eNB即可 添加到NCL(外部小区)和NRT(邻区)中,然 后完成切换。
基于路测观察是否邻区漏配置步骤 1.UE上报测量报告,没有收到切换命令。(在RSRP较好的情况下,排除测量报告eNodeB没有收到) 2.通过MML :LST EUTRANINTRAFREQNCELL(同频邻区查询) 确认是否添加该同频邻区。 LST EUTRANINTERFREQNCELL(异频邻区查询)确认是否添加该异频邻区。 3.在MOCN的场景下:通过MML :LST EUTRANEXTERNALCELLPLMN 查询确认是否添加了PLMN。 例:UE不断上报测量报告,未收到切换命令。打开测量报告,目标切换的PCI为211,RSRP=51-140=-89dBm,远比服务小区的 RSRP强度高(41-140=-99dBm),排除未收到的可能。通过MML查询服务小区的确未配置PCI=211的邻区,通过工参地图找 到离该小区最近的PCI=211小区,并添加邻区。
Ø分析地理环境,检查相邻站 Ø无法通过天线调整解决的 Ø对于电梯井、隧道、地下
RxLev是否正常;
Ø结合参数配置分析周边各个
覆盖空洞问题,应给出新建
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
内部的信号盲区可以利用 RRU、室内分布系统、泄漏
基站的建议;
Ø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
扇区的发射功率,使其能够 在规划允许范围内保证最大 值;
Page 6
邻区核查及优化——UNet
基于工参利用拓扑结构和覆盖的两种方式进行最重要邻区规划,通过和现有邻区的比对,核查出最重要的 邻区是否漏配 。也可直接对现有邻区直接,筛选出没有添加邻区的小区,没有配置同站邻区的小区,单向
邻区进行核查。某站点通过 Unet工具规划和现有邻区比较得出结果:
Seving Cell
Detected Cell CelB is not the Neighboring Cell of Cell A
CellC is the Neighboring Cell of Cell A
Page 9
LTE 常规优化方法和案例
第1节 优化流程和基本方法
第2节 网络参数核查(邻区,PCI,参数)
Page 4
LTE 常规优化方法和案例
第1节 优化流程和基本方法
第2节 网络参数核查(邻区,PCI,参数)
第3节 覆盖类问题分类和案例
Page 5
邻区核查及优化——ANR
全称“Automatic Neighbor Relationship”,是LTE SON特性的主要功能之一,主要通过UE上报邻 区CGI的方式,解决网络中存在的非正常邻区关系,包括邻区漏配、邻区PCI冲突和非正常邻区覆盖。 从而提高切换成功率,提高网络性能,并降低网规网优运维成本。
红色topology:表示因为拓扑结构新增的邻区(表示漏配)可点击comfim勾选显示其关系 红色symmetry: 表示因为双向补齐新增的邻区(表示漏配)可点击comfim勾选显示其关系 灰色的表示:保留的邻区, 具体核查方法 请详见《U-Net邻区核查指导书》
Page 7
邻区核查及优化——基于路测数据的优化
LTE常规优化方法和案例
第1节 优化流程和基本方法
第2节 网络参数核查(邻区,PCI,参数)
第3节 覆盖类问题分类和案例
Page 1
优化的基本流程图
RF优化开始 测试准备: Ø 确立优化目标 Ø 划分Cluster Ø 确定测试路线 Ø 准备工具和资料
数据采集: Ø DT 测试 Ø 室内测试 Ø eNB配置数据采集
区)的覆盖。
Page 14
案例-分析找出无主导小区区域
Ø 现象: 一段测试路线上, UE反复在几个相同小区进行小区重选或者乒乓切换 Ø 分析: 通过观察信令流程和PCI 分布图。 这里通过观察Best PCI分布图,如果是无主导小区的现象,那么图中会出现两种或几种颜色的 PCI交替变换。
无主导小区
况下,调整扇区天线下倾角,… 或更换电子下倾更大的天线。 调整下倾角是最为有效的控制 覆盖区域的手段。下倾角的调 整包括电子下倾和机械下倾两 种,如果条件允许优先考虑调 整电子下倾角,其次调整机械 下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