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规网优材料15:LTE入门必读

网规网优材料15:LTE入门必读


第一部分 LTE前世今生 第二部分 LTE基础技术 第三部分 LTE传输技术
第二部分 LTE基础技术
第一章 LTE协议结构
第一节 LTE的扁平化网络架构 第二节 LTE的协议栈架构
第二章 E-UTRAN物理层
第一节 LTE无线帧结构 第二节 LTE物理资源分配 第三节 LTE物理信道
LTE的扁平化网络架构
MME/SAE Gateway
MME/SAE Gateway
网络结构扁平化
全IP
EPC
与传统网络互通
S1
S1
S1
S1
X2 eNB
X2
RNC+NodeB=eNodeB
Uu
eNB
X2
E-UTRAN eNB
媒体面控制面分离
UE
E-UTRAN只有一种节点网元—E-Node B
系统网元
寻呼支持
包标记
数据包路由和转发 DHCPv4和DHCPv6
上下行传输层数据 (client、relay、
包标记
server)
LTE的扁平化网络架构的优点
网络扁平化使得系统延时减少,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可开 展更多业务
网元数目减少,使得网络部署更为简单,网络的维护更加 容易
取消了RNC的集中控制,避免单点故障,有利于提高网络稳 定性
NAS信令以及安全 性功能 3GPP接入网络移 动性导致的CN节点 间信令 空闲模式下UE跟 踪和可达性 漫游 鉴权 承载管理功能 (包括专用承载的 建立)
支持UE的移动性切 基于用户的包过滤
换用户面数据的功能 合法监听
E-UTRAN空闲模式 IP地址分配
下行分组数据缓存和 上下行传输层数据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从70年代发展至今,根据其发展历程和发展 方向,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第一代,模拟蜂窝通信系统,简称1G;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简称2G; 第三代,IMT-2000,简称3G。
第三代移动通信简介
在198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当时 被称为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后来考虑该系统预计在 2000年左右开始商用,且工作于2000 MHz的频段,故1996年ITU采纳日本等 国的建议,将FPLMTS更名为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您可以掌握以下技能:
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以及LTE的位置和网络 结构。 了解E-UTRAN的协议结构和基本技术。 了解LTE应用的上下行传输技术。
第一部分 LTE前世今生 第二部分 LTE基础技术 第三部分 LTE传输技术
第一部分 LTE前世今生
第一章 LTE前世篇
GERAN
Gb UTRAN Iu
PDN SAE S7 GW
hPCRF S9
Evolved RAN X1
eNB
GPRS Core
S8b
S4 S3 S10
VPCRF
S7
Rx+
HSS
S6
Operator IP
X1
X2
MME
S5 Inter AS
Gi
servicencluding IMS,
PSS, ...)
S11
eNB
S1-U Serving SAE GW
Evolved Packet Core
S2 IP Access
TDD LTE的网元功能
E-Node B
MME
Serving GW
PDN GW
具有现3GPP Node B 全部和RNC大部分功 能,包括: 物理层功能 MAC、RLC、PDCP功 能 RRC功能 资源调度和无线资 源管理 无线接入控制 移动性管理
核心网络:基于ANSI-41
3G 标准
TD-SCDMA
核心网络:基于MAP
CDMA技术是3G的主流技术
向4G演进策略
向LTE演进——分久必合!
LTE
多种技术体制将长期并存,并最终演进到单一网络
第一部分 LTE前世今生
第一章 LTE前世篇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 第二节 向LTE演进
第二章 LTE今生篇
第一节 什么时候LTE 第二节 LTE网络结构
9
什么是LTE
LTE: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LTE采用优化的UTRAN结构 LTE工程目的是确保3GPP在未来的持续竞争力
LTE是什么
LTE根据双工方式的不同,分为FDD和TDD两种模式 LTE采用基于OFDM和MIMO的空中接口方式,用户峰值速率:UL
RRC PDCP RLC MAC PHY
MME NAS Security
Idle State Mobility Handling
SAE Bearer Control
Serving Gateway S1
17
LTE的扁平化网络架构
eNB Inter Cell RRM RB Control
Connection Mobility Cont. Radio Admission Control
eNB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 Provision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duler)
100Mbps,DL 50Mbps 简化的网络架构,采用flat all-in-ip网络架构,减少系统时延
控制面时延:从驻留态转为激活态小于100ms,从休眠态转为 激活态小于50ms
用户面时延:最小可达到5ms 控制面处理能力:单小区5M带宽内不少于200用户 频谱利用率: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 频谱利用率相对于3G提高2-3倍
国际上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CDMA2000 WCDMA TD-SCDMA
其中,CDMA2000和WCDMA属于FDD方式;TD-SCDMA属于TDD方式,并且其上、 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
3G—X-CDMA
WCDMA
核心网络:基于MAP
CDMA2000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 第二节 向LTE演进
第二章 LTE今生篇
第一节 什么是LTE 第二节 LTE网络结构
3
移动通信的发展
移动通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whoever)可以在任何 时候(whenever)、任何地方(wherever)与其它任何人( whomever)以任何方式(whatever)进行通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