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二、麻醉后护理常规 (3)三、门静脉高压症护理常规 (4)四、肝癌护理常规 (4)五、胆石病(胆囊结石、胆道结石)护理常规 (5)六、胆管感染护理常规 (6)七、胰腺肿瘤护理常规 (7)八、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 (8)九、脾切除术护理常规 (9)十、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0)十一、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11)十二、肠外营养护理常规 (12)十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护理常规 (13)十四、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引流术(PTCD)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护理常规 (15)十五、胃肠减压护理常规 (16)十六、腹腔引流护理常规 (16)十七、T型管引流护理常规 (17)1.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药物及皮肤过敏试验等。
3.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师配合处理。
4.呼吸道准备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5.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按手术和麻醉的需要做好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需要清洁肠道者术前一日口服缓泻剂或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
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使用便器,教会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
7.术前一日指导协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
8.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护理;测量生命体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尽尿液,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
9.备好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0.与手术接诊人员仔细核对患者腕带、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做好交接并记录。
11.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边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输液架及监护设备等。
12.术后护理按麻醉后患者护理常规。
二、麻醉后护理常规1.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定向力恢复情况。
2.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30~60 分钟记录一次,进行疼痛评估,监测6~8小时或生命体征平稳。
测体温、脉搏每日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3.检查患者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合理调节输液速度,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手术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完好,评估四肢的活动度。
4.常规吸氧2~4L/min,指导和协助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去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协助患者翻身,活动肢体。
6.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半流质,直至过渡到普通饮食。
腹部手术须肠蠕动恢复后进食,避免食用引起肠胀气的食物。
7.妥善安置各类引流管,保持有效引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散潮湿。
8.观察患者有无切口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储留等术后并发症的征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9.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注意患者保暖,拉起两侧床栏保护,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
三、门静脉高压症护理常规1.评估有无脾大、腹水、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等体征;监测出入液量、腹围(1次/日)、体重(1次/周);观察有无肝昏迷,做好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准备。
2.卧床休息,下肢水肿者抬高患肢,严重腹水者宜半坐卧位。
穿刺放腹水每次不宜超过1000ml,观察穿刺点有无渗液。
3.宜进食优质蛋白、低脂、无渣饮食;口服药物应研碎冲服;有肝性脑病先兆者,限制蛋白质摄入;腹水、水肿患者限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每天摄入氯化钠1.2~2.0g,进液量约为1000ml)。
4.术前肠道准备时禁用肥皂水灌肠;插胃管动作要轻柔,选细管,多涂润滑油。
5.分流术后48小时内平卧或15°低斜坡卧位,不宜过早下床活动,监测神志、血压、心率及体温,观察有无腹腔出血症状。
6.有食管静脉曲张者,拔胃管时先口服液体石蜡15~20ml,拔管动作轻、慢。
术后饮食忌粗糙、过热的食物。
分流术后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
7.做好肝性脑病、静脉血栓形成、再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8.出院指导告知引发肝昏迷的常见诱因;指导家属掌握呕血的基本急救措施;按时服用抗凝剂,门诊定期复查血常规。
四、肝癌护理常规1.评估有无肝区肿大、消瘦乏力、腹胀、凝血异常等表现,注意有无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肿瘤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如有急腹症表现,应立即汇报医生。
2.术前保持心情舒畅及充足睡眠,可进行轻体力活动(散步、打太极拳)。
大量腹水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或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心悸。
3.麻醉清醒后床头抬高15°~45°,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
接受半肝以上切除者,间歇鼻导管给养(3~5L/min)3~4天。
4.患者麻醉清醒后可试饮水,术后次日晨进食米汤等清淡流质,肛门排气后逐渐过渡到普食,饮食宜低脂、富含蛋白质、热量、膳食纤维。
5.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观察腹腔内出血的征兆。
6.伴有腹水、水肿者,应监测出入水量,控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定期测量体重及腹围。
7.做好急性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肝肾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8.出院指导教会患者识别牙龈出血、皮肤紫癜、黑便等出血先兆;继续保肝治疗,不得擅用土方秘方,门诊定期复查AFP指标、B 超。
五、胆石病(胆囊结石、胆道结石)护理常规1.评估患者饮食生活习惯,观察有无进食油腻后,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嗳气、呃逆等症状,或胆绞痛,伴肩胛部、背部放射痛。
2.注意有无急性胆管炎、脓毒症、胆源性胰腺炎、肝脓肿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3.休息时以侧卧位睡姿为佳。
急性发作期应禁食,并为手术做好准备。
4.开腹手术者麻醉清醒后予半卧位,鼓励早期活动,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流质,逐步过渡至普食。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者麻醉清醒后即可下床,进食流质。
饮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为宜,忌油腻食物和饱餐。
5.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观察有无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
6.观察引流出胆汁的性状,经常挤捏T型管,保持通畅;如引流管口有胆汁样渗液,应疑有胆漏,需与医生联系。
胆汁引流过多时(>400ml/d),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和电解质。
7.出院指导术后半年内仍需清淡饮食,少量多餐;肥胖者适当减肥;做好自我病情监测,如有寒战发热、黄疸、腹痛等病情应及时回院治疗。
六、胆管感染护理常规1.观察患者有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右肩胛部、背部放射痛;有无Murphy征阳性、Charcot三联征或Reynolds五联征。
2.高热者予物理降温,评估降温效果,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采取措施缓解疼痛,如转移注意力、半卧位等,必要时予以镇痛药。
3.病情进一步加重者需做好急诊手术准备;禁食禁饮;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有休克者予抗休克治疗。
4.开腹手术者麻醉清醒后予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流质,逐步过渡至普食。
LC术者麻醉清醒后即可下床,可进食流质。
饮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为宜,忌油腻食物和饱餐。
5. 监测心率、血压、体温变化及引流情况,观察黄疸有无消退以及大便颜色等。
6. 观察引流出胆汁的性状,经常挤捏T型管,保持通畅;行T 型管冲洗时注意低压冲洗(压力<20cmH2O),严格无菌操作。
7.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或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AD)者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做好标识,抗反流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观察记录引流情况。
8.出院指导带T型管出院者,应教会其引流管护理,6周后复诊拔管;急诊胆道减压引流者1~3个月后来院手术治疗。
七、胰腺肿瘤护理常规1.评估患者有无上腹部隐痛钝痛、黄疸进行性加重等症状;有无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表现。
2.术前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监测血糖。
3.术后活动不宜过早,病情平稳后予半卧位,监测生命体征、血糖、尿糖、出入液量,观察伤口渗血及引流情况。
4.术后早期禁食,肠蠕动恢复后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营养泵),逐渐恢复至经口进食,如无不适(腹痛、血尿淀粉酶增高等)过渡至(低脂)普食。
禁食或鼻饲期间口腔护理2次/日。
5.按胃肠减压、腹腔引流、T型管引流护理常规做好引流管的护理,标识清晰、妥善固定,严防翻身活动时拽脱。
6.做好感染、胰瘘、胆瘘等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如短时间血性引流液持续增加(>50ml/h),伴心率增快,血压下降;或有腹痛、发热、切口溢出胆汁样渗液或清亮液体,均需及时处理。
7.出院指导低脂饮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必要时使用胰酶替代剂;做好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定期复诊。
八、急性胰腺炎护理常规1.休息与活动应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以减轻疼痛。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减少或去除腹痛加剧的因素。
取得病人信任,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严格遵守饮食、治疗方案。
3.饮食护理轻型病人禁食3~5天后可开始进食,给予清淡流质饮食,从低脂肪、低蛋白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重度病人需禁食数周,根据患者的腹部体征、血尿淀粉酶的数值决定是否开始饮食,禁食期间可行肠外营养。
4.病情观察(1)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放射部位,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伴随症状。
(2)观察呕吐物的量及性质,行胃肠减压者,观察和记录引流量及性质。
(3)观察病人皮肤、黏膜的色泽与弹性,判断失水程度。
(4)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作为补液依据。
(5)定时留取标本,监测血、尿淀粉酶、血糖和电解质的变化。
(6)对重症胰腺炎病人,应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和神志,注意有无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
5.用药护理腹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观察给药后疼痛减轻时间。
禁用吗啡,以防引起Oddis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
使用生长抑素需用输液泵控制滴速,24h连续使用。
6.症状护理(1)腹痛、腹胀:协助病人取侧卧位。
以一枕头压向腹部的膝胸卧位,或采取躯干屈曲的坐姿及背部按摩、松弛技巧,以减轻疼痛。
剧痛或辗转不安者要防止坠床,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药,观察止痛药作用的时间。
腹胀显著者给予胃肠减压。
(2)恶心、呕吐:执行呕吐护理常规。
7.并发症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的情况。
观察有无畸形肾衰竭、败血症、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等并发症。
8.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限制酒、茶、咖啡、调味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强、产气多、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防止复发。
(2)有胆道疾病者,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剧烈疼痛发作时应立即就诊。
九、脾切除术护理常规1.术前准备(1)按外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脾功能亢进者,避免碰伤、跌伤、减少活动,鼻出血时用冷或冰毛巾敷于额部,必要时用止血纱布填塞后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