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资本市场复习提纲

国际资本市场复习提纲

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 B )基础上的。

A、收支B、交易C、现金D、贸易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记录的是( B )。

A、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增加B、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C、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D、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减少3、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A )。

A、经常账户B、资本账户C、错误与遗漏D、官方储备4、经常账户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A )。

A、贸易收支B、劳务收支C、投资收益D、单方面转移5、投资收益属于( A )。

A、经常账户B、资本账户C、错误与遗漏D、官方储备6、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方法有很多。

对某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B )A、静态分析法B、动态分析法C、比较分析法D、综合分析法7、周期性不平衡是由( D )造成的。

A、汇率的变动B、国民收入的增减C、经济结构不合理D、经济周期的更替8、国际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 C )A.加强经济合作 B.增强政治联系C.实现资本增值 D.经济援助9、( B )是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或产业资本,经跨国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经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活动。

A.国际直接投资B.国际投资C.国际间接投资D.国际兼并10、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来自( A )A.科斯定理B.产品寿命周期理论C.相对优势论D.垄断优势论11、下列半官方国际投资机构中,区域性金融及合作援助机构是( B )A.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B.亚洲开发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银行12、下列选项中,属于期权类衍生证券是( B )A.存托凭证 B.利率上限或下限合约C.期货合约 D.远期合约13、国际投资时投资者对东道国投资经济环境首要考虑的经济政策是( C )A.产业政策 B.税收政策C.外资政策 D.外汇政策14、以证券承销、经纪为业务主体,并可同时从事收购策划、咨询顾问、资金管理等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在美国叫做( C )A.证券公司B.实业银行C.投资银行D.有限制牌照银行15、( C )是对少数投资者发行的私人投资基金,它往往通过财务杠杆,在高于市场风险的条件下,牟取超额收益率。

A.保险金B.共同基金C.对冲基金D.养老金16、国际投资中,( B )指由于汇率变动使分支公司和母公司的资产价值在会计结算时可能发生的损益。

A.交易汇率风险 B.折算上的汇率风险C.经济汇率风险 D.市场汇率风险17、( B )是政府和民间商业银行联合提供的一揽子贷款。

A.买方信贷B.混合信贷C.卖方信贷D.出口信贷18、国际投资中的政治风险防范主要表现在生产和经营战略及( B )上。

A.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套期保值 B.融资战略C.提前或推迟支付 D.人事战略19、跨国公司以( A )所进行的跨国生产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体化程度。

A.股权和非股权安排方式 B.高科技方式C.信息化方式 D.统筹化方式20、政府贷款是期限长、利率低、优惠性贷款,贷款期限可长达( D )。

A.10年B.20年C.15年D.30年21、下列不属于非股权参与下实物资产的营运方式( B )A.国际合作经营 B.国际合资经营C.国际工程承包 D.补偿贸易22、在美国发行和销售的存托凭证通常用( D )表示。

A.GDRsB.UDRsC.DARsD.ADRs2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A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产品周期论,从动态分析的角度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

A.弗农 B. 巴克雷C.邓宁 D. 海默24、在国际间接投资领域,主张将证券的收益和风险综合考虑,并为此形成若干种有效证券组合的经济学家是( C )A.海默 B. 维农C.马科维茨 D.小岛清25、有关国际投资风险的正确说法是( D )A.国际投资风险与人们的主观认识无关B.国际投资风险是客观的,因而无法测量和评估C.国际投资风险是偶然的,因而无法防范D.国际投资风险随时空条件而发生变化26、( B )是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用以证明投资者对公司资产拥有所有权的凭证。

A.债券B.股票C.贷款凭证D.混合贷款凭证27、短期投资是指期限在( A )年以下的投资。

A.1年 B. 3年C.5年 D. 10年28、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控制几个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是( C )A. 独立子公司战略B. 多国战略C. 区域战略D. 全球战略29、相对于跨国并购,下面描述中不属于绿地投资特点的是( B )A. 建设周期较长B. 风险较低C. 成功率低D. 适合对发展中国家投资30、把投资环境分为8项内容,根据其有利与否给予不同评分,累加,以得分高低来评定环境的方法称为( A )A. 等级尺度法B. 市场调查法C. 环境准数法D. 市场预测法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在《外汇管理暂行条例》中所指的外汇是( ABCD )A、外国货币B、外币有价证券C、外币支付凭证D、特别提款权2、国际收支平衡表( ABC )。

A、是按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B、每笔交易都有借方和贷方账户C、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一定相等D、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并不相等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官方储备项目是( AC )。

A、也称为国际储备项目B、是一国官方储备的持有额C、是一国官方储备的变动额D、“+”表示储备增加4、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会引起本国( BD )。

A、本币贬值B、外汇储备增加C、国内经济萎缩D、国内通货膨胀5、亚历山大的吸收分析理论认为吸收包括( BCD )。

A、国民收入B、私人消费C、私人投资D、政府支出6、一国国际储备的增减,主要依靠( AB )的增减。

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C、特别提款权D、普通提款权7、汇率若用直接标价法表示,那么前一个数字表示( AB )。

A、银行买入外币时依据的汇率B、银行买入外币时向客户付出的本币数C、银行买入本币时依据的汇率D、银行买入本币时向客户付出的外币数8、当前人民币汇率是( AC )。

A、采用直接标价法B、采用间接标价法C、单一汇率D、复汇率9、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计算正确的是( AC )。

A、即期汇率+升水数字B、即期汇率-升水数字C、即期汇率-贴水数字D、即期汇率+贴水数字10、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重要支柱是( BC )A.固定汇率制B.美元和黄金挂钩C.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D.建立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E.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11、第一次美元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其中有( ABC )A.《巴塞尔协定》B.借款总安排C.货币互换协定D.黄金双价制E.创建特别提款权12、外汇风险构成因素一般有( ABD )A.本币B.外币C.利率D.时间E.空间13、外汇的构成要素为( ABE )A.国际性B.可兑换性C.稳定性D.适应性E.以真实交易为基础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限制的贸易管制措施有( ABCD )A.外汇审批制B.无息的进口存款预交制C.课征外汇税D.出口补贴E.复汇率制15、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对该国内经济的影响有( CDE )A.使国内商品供应相对减少B.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C.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上升D.货币供给减少,促使物价上涨E.在资源闲置的前提下,使国内生产扩大、国民收入和就业增加16、IBRD的资金来源有( ABCD )A.会员国缴纳的股金B.发行债券C.业务净收益D.债权转让E.特别捐款17、国际金融市场的客体是指( ABCDE )A.欧洲票据B.外国债券C.可转让定期存单D.欧洲债券E.货币期货18、离岸金融中心作为功能性中心可以分为( BCDE )A.名义中心B.集中性中心C.分离性中心D.基金中心E.收放中心19、国际租赁业务中的租金构成要素为( ACDE )A.管理费B.代理费C.融资成本D.设备购置成本E.出租人期待的利润20、欧洲票据的推销方式有( ACE )A.银团直销B.分档发行C.贴现发行D.循环发行E.招标发行三、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将每一笔国际收支记录按照指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而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2、吸收论:吸收论又称支出分析法,它是由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亚历山大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于1952年提出的,吸收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

3、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汇率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固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数值越大,意味着1单位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越多的本国货币,也就是本国货币的币值越低。

)4、套补的利率平价:外币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外币远期汇率必将升水,这意味着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外币远期汇率将贴水而本币在远期将升值。

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5、汇率水平的杠杆属性:汇率的杠杆属性可以称为汇率决定的主动属性。

如果政府对汇率水平能够施加影响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那么,在汇率水平决定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汇率的比价属性,即汇率水平要和宏观经济的基本状况相一致,又要考虑到汇率的杠杆属性,即汇率水平要能对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产生合意的影响。

6、官方国际投资:官方国际投资是指政府部门进行的国际投资。

包括政府贷款、官方国际储备营运和出口信贷。

7、米德冲突: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追求内,外部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这一冲突就是著名的米德冲突。

8、经济的外延增长:是指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9、供给型政策:当一国供给小于需求,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典型供给政策来使供给适应需求。

10、汇率的要素规模缺口:在外延经济获得相对较快增长的过程中要让本币升值以促进内涵经济平衡增长,内涵经济获得相对较快增长的过程中要让本币贬值以促进外延经济平衡增长。

在汇率管理的情况下,汇率水平可能会与平衡增长的要求不协调,从而出现汇率的要素规模缺口。

11、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出口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加强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所采取的对本国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中长期贷款方式。

12、第八条款国:一国若能实现经常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该国的货币就被列为可兑换货币。

由于自由兑换的条款集中出现在基金组织协定的第八条,所以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又被称为“第8条款国”。

13、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是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也就是经营境外货币业务的市场,是对离岸金融市场的概括和总称,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