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与养生刘维忠二 O 一二年十一月目录一、慢性病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选择 (3)1.管理是慢性病防治的最高境界 (3)2.食疗是慢性病调理的首选方法 (4)3.运动是最好的药 (10)4.无药治疗是慢性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11)5.心情 (11)6.中医谚语和顺口溜 (11)7.慢性病治疗的原则............................................. 16 二、慢性病的食疗和管理 (16)8.糖尿病的食疗与管理 (16)9.高血压的食疗与管理.......................................... 17 10.失眠的食疗与管理.......................................... 18 11. 高血脂和肥胖症的食疗与管理.............................. 20 12. 其他疾病的食疗与管理....................................... 20 13. 鸡蛋妙用 (28)一、慢性病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选择1.管理是慢性病防治的最高境界。
上世纪 70年代美国慢性病大幅上升, 医疗费用占国民收入的 18%,经过 10年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收到超级回报,高血压下降 55%, 糖尿病下降 50%, 脑卒中下降 75%, 医疗费用只是 10年前的 10%。
慢性病的管理是预防慢性病的最重要方法。
其内容包括:记录自己疾病的变化规律,并按时记录,如高血压者每天量血压并记录.糖尿病也要定期测定餐前餐后血糖水平并记录;观察自己的生活习惯对疾病变化的影响并记录,比如,晚上喝了酒,第二天血糖升高了,就记录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比如今天没有运动,明天血压或血糖高了,就要提醒自己加强锻炼。
慢性病管理三个关键词:记录、观察、调整。
又比如卫生厅开展的对白血病、肾衰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调查和预防中发现,装修和家具污染容易造成白血病,卫生厅与教育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学校召开家长会宣传这方面的知识,调整装修行为减少白血病。
与农业、林业、旅游等发文发展中医相关产业,预防疾病。
如,农民从日光温室潮湿的环境出来受风后关节炎多,卫生厅与农业厅下发文件改造大棚,建设缓冲间,并艾灸关节,关节炎就会减少。
与农业厅联合下发文件发展药菜两用蔬菜产业,调理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
与农业厅联合下发文件,发展牛奶安全草产业,减少激素、抗菌素对牛奶污染。
卫生厅号召在村级做三件事:建设 50面健康文化墙,一病一墙,把食疗方,内病外治方,民间单验方等写在墙上,群众有什么病去什么墙抄方子。
由村医组织在村级开展健康沙龙, 农民互相交流慢性病管理经验和防病知识。
今年给农民教 6项中医适宜技术和保健知识。
包括盐袋治疗 13种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腹泻、感冒等。
2.食疗是慢性病调理的首选方法。
古人说,凡膳皆药,药食同源,寓医于食。
孙思邈说,凡欲治病,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药尔。
不论中药西药,是药三分毒,部分降血压药降性欲。
部分降血糖、降血脂药容易造成严重肝肾疾病。
激素易诱发糖尿病。
实践中对食疗的基本认识。
中医樊正伦女儿上学时 400名学生食物中毒,附近医院全满了,他没有上医院,煮了一锅绿豆汤,放点盐和糖,泻了喝汤饿了吃绿豆, 拉肚子 11次, 第二天就好了。
学生放假 7天, 他的女儿玩了 6天。
实践中对食疗的基本认识。
《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中医三条基本原理:一是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
就是无病要养生。
治病的技术再高明,也不如不得病,得病之后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恶化,大病初愈防止复发,食疗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中国医改的目的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最重要的方法不是不断地扩张医院,而是减少病人。
减少病人最好的方法是预防疾病,包括中医治未病,包括中医养生知识的普及。
只要老百姓建立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以后, 病人会大大减少,看病难看病贵自然会得到缓解。
二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胃气就是饥饿感。
以 2011年庆阳校车事件为例,孩子受伤之后最大弱点,就是消化吸收能力很差,这也是孩子最容易被伤害的功能;因此保持旺盛的饥饿感是求生的先决条件,是西医治疗的基础,没有胃气什么药输入体内都很难被脏器接受,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得病之后,医生必需首先保障病人的生命,然后再去治疗病人的疾病。
但是许多人不相信这个道理;甚至在病情危重的时候,依然选择损害胃气的治疗方法,如不分情况一律严格按规定禁食 4-5天,导致人财两空。
而保持胃气,保障生命,也必须正确的保护胃气。
庆阳校车事件中,受伤的孩子都是吃饭后受的伤,所有孩子脑挫裂伤、胃扩张, 8个孩子昏迷或意识不清,其中 3个孩子脊髓损伤高位截瘫、 3个孩子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我们请刘东汉先生等中医给孩子们开了内服药的方子。
5岁的小女孩巍志旗, 2011年 11月 16日入院以来处于病危。
由于广泛性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形成,无自主呼吸依靠呼吸机维持, 瞳孔放大至 7mm , 西医会诊一致认为救不活。
后来,他奶奶说抱到医院,亲友们估计抢救不过来了。
在西医抢救基础上,针灸、胃管灌服中药和猪蹄汤,外敷中药后第二天瞳孔变小,脸色逐渐变红, 40小时后脱离呼吸机,肢体恢复反应,心率从 160降到 80-100,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同时入院的另外 2个无自主呼吸上了呼吸机的孩子高悦、刘建刚,采用西医抢救、胃管灌中药和猪蹄汤,施以针灸,外敷中药膏,先后于6小时和 10小时脱离呼吸机。
重症监护室西医医生李庚说, 以往像后两个孩子的情况 4-5天脱离呼吸机就算快的。
李庚还说, 3岁的高悦的救治是个奇迹,湿肺、急性呼吸综合症、气管切开、血痰等。
这么快脱离呼吸机我也想不到。
省里来的袁博士说, 按中华医学会重症学分会 2006年颁布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指南》规定, 4-5天之内不能脱离呼吸机, 有的要到第 11天。
第二天袁博士看了病人后又说, 根据实际情况应该脱机了。
中西医结合和食疗缩短了病程改变了传统的西医医疗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呼吸机长时间使用造成的感染、气管损伤等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食疗的方法就是效果好。
车祸后许多孩子落下一个毛病,睡觉时惊醒并恐惧。
2011年 11月 17号下午给孩子们喝黄花菜水后,到 18号除武亚杰一个孩子外,都不再发生惊醒的情况了,而且都没有用镇静药。
我在病房提出给孩子们灌 5毫升中药和 5毫升猪蹄汤,护士长也很着急,她不认识我,说脑挫裂伤和胃扩张规定禁食 4天,灌什么猪蹄汤和中药,院长段思圣急了,说:“让你灌就灌话这么多” , 护士长勉强执行了, 3个小时后没有什么反应,我们又把中药和猪蹄汤量加到 30毫升,一天 7-8次,效果非常好。
7个急性胃扩张的小朋友,入院后第一天就开始灌中药和猪蹄汤,无一死亡, 3天后全部恢复,在急救中第一次打破了以往胃扩张禁食 3-4天的惯例,及时跟进了营养补充,小伤员们的恢复速度较以往快了很多。
11月 19日也就是受伤后的第 3天上午,我进重监护室查看救治措施落实情况, 走到武雯雯床前时她哭了, 我问她哪里痛,她说:“我饿” , 我让护士端来一杯小米稀饭,小姑娘喝了不哭了,当天下午就转入普通病房。
而她入院时由亍脑挫裂伤造成昏迷不醒达 8小时,呕吐等,在西医抢救的基础上, 服用刘东汉中药:生黄芪 10克、茯苓 10克、制半夏 6克、陈皮 6克、炙天竺黄 20克、细辛 1克、生甘草 6克、炙百部 6克、桔梗 6克、葛根 20克、远志 3克。
水煎服每次 30毫升, 一日 6-8次。
服用猪蹄汤,每次 30毫升,一日 250毫升,情况很快好转。
4个应激性胃溃疡,灌中药和猪蹄汤兼以针灸,无一出血,无一死亡, 3天全部恢复。
院长段思圣说,以往胃扩张死亡率是很高的,食疗在恢复孩子的综合体力,发挥人体自愈能力方面很有效,提高了中西药物治疗的效果。
段思圣还说, 武亚杰颅压高烦躁的厉害,原来一天输 3次甘露醇,后来通过胃管灌了猪蹄汤和中药后,症状减轻了,甘露醇减下来了。
甘露醇输多了,容易造成脑出血。
一些积食的孩子,服了鸡内金粉后都好了。
神经外科王长平主任说,按以往惯例,这些小患者的普遍特点是年龄小、病情转化快、伤情重、营养不良、脱水、低蛋白。
这次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治外治结合治疗、食疗药疗结合,患者没有出现这些危险情况。
邓华宁医生说,这次实践证明,中药配猪蹄汤对应激性胃溃疡有效果,不少孩子开始胃里吸出物咖啡样东西多,服中药和猪蹄汤一天后吸出物就变清了。
5岁的小男孩刘建刚入院时:蛛网膜下腔出血,颈椎滑脱脊髓损伤造成截瘫,无自主呼吸,插了呼吸机,已经测不到体温,西医用保暖等各种办法医治无效,生命危机。
在西医继续抢救、胃管灌中药和猪蹄汤的基础上,北京民间中医采用外敷中药膏敷肚脐、后背、脚心 30分钟后局部发热,一小时体温开始回升达到 35.3度, 1 0小时候体温正常并脱离呼吸机。
我看了他的方子,开的外用药是:乳香 50克,血竭 50克,木通 30克,杜仲 30克,羌活 30克,自然铜 50克,草乌 30克, 红花 100克,共研末,加黄酒和香油拌成膏外用。
5岁的小男孩韩鹏入院尿储留 10小时, 西医说插导尿管, 我说让中医试试, 不行再插管,北京民间中医在孩子腹部梁丘穴附近扎了一针、在腹股沟拔筋、艾灸会阴穴 2个小时后小便恢复正常。
武永洁的爷爷拉着医生的手说,孩子头皮破裂,经缝合处理后喝中药和猪蹄汤、黄酒热敷肚脐、针灸 3天后伤口愈合良好。
许多脑挫裂伤的孩子腹痛,西医检查腹内无异常,北京民间中医用热黄酒外敷肚脐和脚心,很快解决了这一难题。
武欣桐眼圈肿胀、淤血变黑,护士用洋芋片外敷后明显好转。
三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如果孩子的身体很好,抗病能力很强,伤情就不会恶化。
而孩子的抗病能力哪里来呢?来自于自己的胃气。
胃气就是先有胃口,然后可以消化吸收。
我们看到大多数孩子有了病就不想吃饭,疾病就难以康复。
所以有了疾病提升胃气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提升胃气并不是硬逼孩子吃东西,而是要想法让孩子自己想吃,要吃。
这次庆阳孩子救治中,有些孩子不愿意吃饭,我们让护士把鸡内金研成粉,加了红糖每天给孩子喂,辅助以针灸,孩子们很快就想吃饭了。
孩子的生长发育,维持身体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
胃为后天之本,还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制造精血的源头。
孩子们身上的精血全是通过胃消化饮食而来的。
同时, 胃是六腑之海,胃在六腑之中像大海一样,六腑的运化全在于胃能否消化吸收。
胃的好坏以及消化正常与否都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影响,胃的好坏跟吃、睡、情绪等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