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报告

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设计与集成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小组:第五组(0 5组)小组成员:杨学冲、刘远平、骆雪梅、曹晗梅廖云龙、王艳、王晨宇、胡迅齐指导教师:李骥业设计时间: 2017年12月28日成都工业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目录一、课程设计内相关标准、概念、组织结构图、施工进度表 (1)二、工程预算、选型 (2)三、跳线制作 (4)1.要求: (4)2.分工: (4)3.工作情况: (4)四、永久链路安装 (4)1.要求: (4)2.分工: (5)3.工作情况: (5)五、墙体安装 (7)1.要求: (8)2.分工: (9)3.工作情况: (9)六、工程验收测试 (9)七、个人总结 (12)八、组内评分 (19)九、参考文献 (19)一、课程设计内相关标准、概念、组织结构图、施工进度表相关标准网络设计与集成课程设计,设计标准为GB50311-2007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验收标准为CB/T 50312—2000,测试标准(信道或链路测试)国际标准,即EIA/TIA 568A TSB-67.概念衰减:信号在传输介质中传播时,将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成热能或者被传输介质吸收,从而造成信号强度不断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衰减近端串音:近端串音是指在双绞线内部中一对线中的一条线与另一条线之间的因信号耦合效应而产生的串音,有时它也被称为线对间NEXT。

认证测试:基本链路(Basic Link)和通道(Channel)认证测试模型接线图:RJ-45标准就两种T-568A与T-568B。

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长度:是按照时域反射原理进行测试量。

依照参数是给定电缆的额定传输速率和链路的传输时延组织结构图施工进度表二、工程预算、选型按工程预算方式计算出相应需要的水晶头个数,网线长度(不用计算BD-FD线缆长度),网络模块。

下面是计算结果以及计算过程:耗材清单名称数量组数单位总量水晶头33 0 5 个33个网络模块27 0 5 个27个永久链路双绞线42.24 0 5 米42.24m 跳线2根1m,13根0.5m 0 5 根15根交换机 2 0 5 台2台理线架 3 0 5 台3台打线式理线架 1 0 5 台1台免打式网络配线架 2 0 5 台2台线槽连接件1阴角,2个阳角0 5 个3个40线槽1(4m)0 5 根1根B型弯管 6 0 5 个6个底盒 4 0 5 个4个光钎理线盒 1 0 5 个1个双绞线计算公式:C=0.55*(L+S)*N结果为:C=0.55*(4.4+2.0)*12=42.24m工程预算:水晶头:15根跳线x 2 +10%冗余=33个信息模块:6个信息点x每个信息点2个端口x 2端+10%冗余= 27个双绞线:公式:{(本楼层离管理间最短距离+本楼层离管理间最长距离)/2*冗余系数+端接容差}*本楼信息点总数。

FD区2楼:{(4.0+3.5)/2*1.1+0.5}*4=18.5米FD区1楼:{(2.5+3.0)/2*1.1+0.5}*4=14.1米BD实训区:{(2.0+2.5)/2*1.1+0.5}*4=11.9米跳线:0.5米*13+1.0米*2=8.5米主线:8米总计:61米三、跳线制作1.要求:在26分钟内,每组制作0.5米网络跳线13条,1米网络跳线2条(国标TIA/EIA568B 超五类标准),长度偏差不超过5厘米,要求8芯全通、外皮刚好压在水晶头中。

每少1条或不通扣2分,外观不好扣1分。

2.分工:本部分我们将组员分为三组:剥线、理线组(王艳、廖云龙),测试组(王晨宇、胡迅齐),压线组(杨学冲、刘远平、骆雪梅、曹晗梅)。

3.工作情况:由于理线组工作量比较大,所以我们其他组的人在闲暇的时间也配合他们的工作,一起理线,我们组成员在合理分工以及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在26分钟内完成了跳线的制作。

四、永久链路安装1.要求:每个项目的安装工艺规范、接点图正确、颜色编排符合标准、线缆扎线美观。

机架设备的安装,从上至下在2U处以交换机、理线架、打线式配线架、免打式网络配线架、理线架、语音配线架的顺序为原则,每种设备间隔2/3U。

首先,在机架设备的安装时,由于没有搞清楚1U是多长的距离,我们重装了好几遍,但是最终还是完美的完成了工作(刘远平、曹晗梅、骆学梅),下面是工作情况:(1)安装综合布线实训台永久链路4条(2条数据,2条语音),即由工作区信息模块——水平布线——免打式网络配线架, 并将跳线经过理线架插接至交换机。

(杨学冲、廖云龙)(2)按国标的线序,布一根主干双绞线端接至打线式配线架上的5号端口,并将跳线经过理线架插接至交换机,并从BD机架处铺设一线缆至模拟楼,沿模拟楼左侧墙下沿铺到FD机柜正下方,端接到FD的配线架上的5号端口,完成数据主干级联。

(王艳、王晨宇)(3)按国标的线序,用室内大对数语音电缆端接110配线架左右两组端子的上层,并装上语音端子,线缆由配线架侧面两个线孔进入。

(胡迅齐、廖云龙)(4)使用鸭嘴对RJ45跳线,把配线架上相应的模块端口与110配线架左端第6对连接块相连接,同时对大对数双绞线对端的相应线对打上RJ11水晶头,确保电话机能通(测试用网络测试议、鸭嘴对RJ45跳线不用制作)。

(5)安装完成后,对BD、FD现场进行清理,要求安装环境整洁,工具的摆放有秩序。

(王艳、王晨宇)2.分工:机架设备的安装(杨学冲、廖云龙)实训台永久链路的安装(杨学冲、廖云龙、胡迅齐、王晨宇)3.工作情况:首先完成机架设备的安装,从上至下在2U处以交换机、理线架、打线式配线架、免打式网络配线架、理线架、语音配线架的顺序为原则,每种设备间隔2/3U。

为什么要间隔2/3U (1U即一个洞),此处交换机的作用是转发数据,从BD到FD的一个点;理线架作用是让经过的跳线美观,方便人员管理,打线式配线架作用,和BD到FD作用一样,语音配线架作用是连接语音,语音使用的是模拟信号,交换机上是不能转发的,接下来要完成的是安装综合布线实训台永久链路4条(2条数据,2条语音),即由工作区信息模块——水平布线——免打式网络配线架, 并将跳线经过理线架插接至交换机。

经过不精确估算这的线缆所需长度为2.0M(考虑冗余了的),我们选择的是2.5M的网线4根,考虑线缆这要就扎线美观,走线合理,线缆两端使用的是T586B标准,用得是免打模块;接着按国标的线序,布一根主干双绞线端接至打线式配线架上的1号端口,并将跳线经过理线架插接至交换机,并从BD机架处铺设一线缆至模拟楼,沿模拟楼左侧墙下沿铺到FD机柜正下方,端接到FD的配线架上的1号端口,完成数据主干级联;按国标的线序,用室内大对数语音电缆端接110配线架左右两组端子的上层,并装上语音端子,线缆由配线架侧面两个线孔进入。

这的作用是连接语音线路。

使用鸭嘴对RJ45跳线,把配线架上相应的模块端口与110配线架左端第8对连接块相连接,同时对大对数双绞线对端的相应线对打上RJ11水晶头,确保电话机能通。

实验的时候,由于没有电话线,自己还是做了一根,通过大对数双绞线连接至程控交换机。

一般大对数的电缆以25对线为一组,外面用色带缠绕。

每组的组内顺序按,白红黑黄紫,蓝橙绿棕灰,排列其中白红黑黄紫为大组顺序,蓝橙绿棕灰为小组顺序。

每个小组具体组合就是:1-5:白蓝,白橙,白绿,白棕,白灰; 6-10:红蓝,红橙,红绿,红棕,红灰;11-15:黑蓝,黑橙,黑绿,黑棕,黑灰;16-20:黄蓝,黄橙,黄绿,黄棕,黄灰;21-25:紫蓝,紫橙,紫绿,紫棕,紫灰.110 在打线的时候,根据所要打的大对数线缆的对数,按照彩带的顺序一组一组的打到110配线架上。

打线的时候,先把线按彩带的颜色顺序分开,如1-25是白蓝组,26-50是白橙组,依次排好。

然后取出其中一股25对,按大线序白,红,黑,黄,紫分成五个小组,依次打完25对。

打线时候先把线卡在线位上,完了后用打线到把线压进线位,最后把110模块打到架子上。

最后一项是接一根光纤,使用光纤熔接机,光纤端面的制备包括剥覆、清洁和切割这几个环节。

合格的光纤端面是熔接的必要条件,端面质量影响到熔接质量。

1 光纤涂面层的剥除掌握平、稳、快三字剥纤法。

“平”,即持纤要平。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以5cm为宜,余纤在无名指、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

“稳”,即剥纤钳要握得稳。

“快”,即剥纤要快,剥纤钳应与光纤垂直,上方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然后用钳口轻轻卡住光纤,右手随之用力,顺光纤轴向平推出去,整个过程要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裸纤的清洁应按下面的两步操作:1)观察光纤剥除部分的涂覆层是否全部剥除,若有残留应重剥。

如有极少量不易剥除的涂覆层,可用棉球沾适量酒精,边浸渍,边逐步擦除。

2)将棉花撕成层面平整的扇形小块,沾少许酒精(以两指相捏无溢出为宜),折成V”形,夹住已剥覆的光纤,顺光纤轴向擦拭,力争一次成功,一块棉花使用2~3次后要及时更换,每次要使用棉花的不同部位和层面,这样既可提高棉花利用率,又防止了探纤的两次污染。

3 裸纤的切割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精密、优良的切刀是基础,严格、科学的操作规范是保证。

才能完成有效切割完了之后就是溶解。

还有很重要的是盘纤。

五、墙体安装1.要求:本项目为FD设备、模拟墙信息点安装(组号为单数的一楼布线在左侧墙完成,组号为双数的一楼布线在右侧墙完成)。

1、机柜中的配线架顺序自下而上为数据配线架(免打)、理线架、交换机,并进行线缆端接(设备之间间隔2/3U)。

2、所有的模拟墙上底盒安装水平双绞线2条(一个语音、一个数据),安装1个信息模块及双口面板。

3、上层与下层工作区面板和配线架统一采用D4-D7、V4-V7进行标识,顺序自定。

4、数据配线架(免打)1号接口为模拟墙FD到实训台BD的接口,余下2-5号接口为模拟墙信息模块D4-D7的接口,6-9号接口为模拟墙信息模块V4-V7的接口,并将跳线经过理线架插接至交换机,完成数据主干级联和形成FD数据配线架到工作区信息点的有源连接。

5、组间通信,相邻两组(背靠背)相互协调完成组间通信的连接(要求:路由距离最近,接口、布线自定)。

(1).偏差标准:墙体所有线槽线管安装允许与试题要求参数有3CM偏差。

(2).标签验收、通道测试。

2.分工:FD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成员:刘远平、曹晗梅、骆雪梅、王艳第二层成员:王晨宇、胡迅齐3.工作情况:在墙体布线这一环节中,主要应该注意的是,走线应该离地面30CM误差为3CM,信息点要离地面50CM误差3CM。

布线中我们采用了B型线管和B型线槽,B型线管向楼上走线,B型线槽则为楼下的走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