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搭石》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入境美读、想象心理、结合读写等形式,从一幅幅画面中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人性美,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良好
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入境美读、想象心理、结合读写等形式,从一幅幅画面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人性美,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请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画出一条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画出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板书课题《搭石》。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没有搭石时,人们出工,必须——脱鞋挽裤(学生说),收工,必须——脱鞋挽裤(学生说),赶集,必须——脱鞋挽裤(学生说),一句话,来来往往必须——脱鞋挽裤(学生说),但是搭石却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给刘
章爷爷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刘章爷爷才说:
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
(出示课件)
这风景不仅景美,人美、情更美。
今天我们就通过自学提示跟随刘章爷爷去寻找和欣赏这道风景。
二、展示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2——5段,想一想:
1、文章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美?请用横线画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你是怎么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3、你从哪些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美?
学生朗读课文3分钟左右,进行汇报交流
三、汇报交流
(一)发现美、感受美
(1)感受摆搭石的美
师:谁来说说哪个地方让你感受到美?
学生汇报,出示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美?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无论、只要、一定、找来、再、直到这些词语中感受到美。
还有哪些词语让你觉得美?
发现、找来、踏这些词语中体会到美,体会到乡亲们那种为人着想、善良的美好品质。
展开想象。
师:大家想一想,当老人踩到不平稳的搭石时,他心里会怎么想?
老人不仅这么想,他还这么做:(学生齐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过渡语:多么善良的老人,那么他在挑选石头的时候,他又是怎么想的?(学
生自由回答)
师:过渡语,多么为人着想的老人,那么他满意离去的时候,他又是怎么想的?脸上有着怎样的表情?(学生自由回答)
引读: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上了点年岁的人都如此的善良,那么这条乡村的中年人会不会这样做?青年人呢?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呢?(更换主语,引读句子)
(中年人、青年人、孩子们)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体会为人着想已经成为乡风,且代代相传,所以作者才说:
(出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构成家乡一道写满(善良)的风景。
在石头上板书善良。
(2)感受走搭石的美
过渡语: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美?
课件出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美,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美?
A、理解“协调有序”。
B、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进行赏析。
C、通过朗读理解协调有序。
D、通过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当他在外工作,看到无序地匆匆横穿马路时,他就会想这种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生再次融情朗读)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一道风景
所以作者才这么说
出示课件:搭石,构成家乡一道风景,
构成家乡一道(和谐)的风景。
在石头上板书和谐。
过渡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就可以从一幅幅画面中感受到,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美?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让、总要、伏、理所当然)
重点理解“伏”字
(2)透过这个“伏”字,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体会到什么?
敬老。
所以作者才深情地说:
(出示课件)搭石,构成家乡一道风景。
构成家乡一道(谦让和敬老)的风景。
在石头上板书谦让和和谐。
让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
(3)激发想象,练习表达。
同学们,每天都有好多人走搭石,遇到不同的人,乡亲们又是怎么做的?请看大屏幕,假如遇到谁来走搭石,谁总会怎么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假如遇到(),()总会(),人们把这看成()。
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
(4)提升美
师:课文学到这里,石头已经不再是普普通通的石头了,而是家乡一道风景,这道风景感染着作者的心灵,使他的心中涌动着一种情感,让他由衷发出这样的感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师:对于这段话“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自由回答
师:搭石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乡亲们的真实写照。
它连接着故乡的小路,也连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让我们带着对搭石、对乡亲们的敬佩之情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板书默默无闻、为人着想)
师: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了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
消失,但是,搭石的美,会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头。
因为——(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5)发现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感受,我们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从不起眼的搭石中发现了“美”,那么你从中有没有受到启发,如果有,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平凡事物的“美”。
总结:同学们,美无处不在,,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也想刘章爷爷一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一下我们身边的美吧!
三、板书
搭石
善良和谐谦让敬老
默默无闻为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