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温江盆景植物资源及发展前景摘要:温江特色花卉产业是川派盆景,本文分析了四川成都市温江盆景植物资源现状及发展前景,指出对盆景植物资源认知不足,开发力度不够,开发方式不合理和开发水平不高是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要结合实际走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掘这一资源,切实推进温江盆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温江盆景植物资源发展前景前言盆景源于中国,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盆景,汉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盆景已不再仅仅满足于休闲娱乐的需要而成了一种重要的产业, 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1]。
温江作为我国三大花木基地之一,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中国第二大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市场,尤其是全国第六届花博会在温江区成功的召开,有力促进了温江乃至四川省花卉产业发展,使温江花木知名度越来越高[2]。
温江花卉产业的特色之一就是盆景,属于川派盆景,也称为“剑南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影响[3]。
1温江盆景植物资源现状成都市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跨东经103°41′~103°55′北纬30°36′~30°52′;温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江河流均属岷江水系。
就因为气候合宜,到2007年,温江区花木面积达13万亩,花木园林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5,拥有1300多种花木,花卉面积达13万亩,占四川的1/3,当地的花木价值高达35 亿余元。
年销售额近10亿元,是全国知名的花木之乡,素有“西部花木之都”之美誉[2]。
作为温江特色花卉产业之一的川派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影响。
1.1盆景植物资源概况温江盆景源远流长,是川派盆景的干支,川西盆景艺术的佼佼者。
它师法先贤,力显自然,技法精湛,大巧藏中坚,正所谓“规律古桩,承继先朝,自然树桩,独运匠心。
悬崖探空,如虬龙跃虹霓;直干挺拔,现绿云染空翠;虬干曲枝,见柯干露精微;单干寓独木之林;多干见丛林之态。
自然之景,藏于盈握。
山石盆景,精雕细琢,咫尺盆盎,隐现苍弯。
一石之山,则显太华;一勺之水,寓满江河。
高、悬、陡、深体自然雄奇;清、秀、奇、雅还生境本意。
脉理一枝,纹相通,情景交融,意韵深浓”。
温江盆景种植面积1万余亩,总价值达 5 亿元,主要分布在玉石、寿安、踏水、镇子等乡镇。
主要品种有乌柿、梅花、贴梗海棠、罗汉松、紫薇、银杏、六月雪等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
在众多的植物资源中,可以用作盆景素材的不计其数。
依照盆景植物的选择标准,从树桩类型、栽培方式、陈设地点、创作构思意境以及树种本身的生长特性来挑选盆景树种,温江的盆景植物资源颇多。
主要分布在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蔷薇科Rosaceae、腊梅科Chimonanthusae、豆科Legu-minosae、黄杨科Buxaceae、槭树科Aceraceae、木犀科Oleaceae、茜草科Rubiaceae、禾本科Poaceae等。
例如: 五针松、黑松、锦松、偃柏、刺柏、侧柏、罗汉松、水杉、落羽杉、池杉、红檵木、赤楠、南天竹、雀梅、梅花、迎春、银杏、海栀子、罗汉竹、黄荆、杜鹃、紫薇、中华蚊母、榔榆、紫藤、火棘、六月雪、小叶女贞、构骨、对节白蜡、石榴、红枫、小叶榆、榕树、金弹子、龟甲冬青、胡颓子等[4]。
有优良观赏特点的、造型容易的主要盆景种类有: 红檵木、火棘、赤楠、蚊母、映山红、枸骨、竹类等。
如此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发展湖南盆景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来源[5]。
1.2温江盆景植物资源利用分类根据中国盆景的系统分类方法,温江盆景主要分为树桩盆景、山水盆景2类。
对适合这2类盆景类型的植物资源分述如下。
1.2.1树桩盆景植物材料树桩盆景是以树桩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蟠扎、修剪、整形等方法进行艺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钵中表现旷野巨木葱茂景象的一种盆景类型。
树桩盆景的美在于“姿势入神巧天工,龙钟苍老郁葱葱。
玉骨冰肌瘦飘逸,盈尺却如山野中”[5]。
正因为树桩盆景讲究苍老遒劲的形态,故在植物的选择上应挑选盘根错节、枝密叶细、姿态优美、花果艳丽、生长缓慢、寿命长、繁殖容易、耐寒耐旱能力强的树种为佳。
具体来说,叶片应细小,具色彩变化,如红叶、黄叶等;枝条要易弯曲,有利蟠扎造型;树干应具有耐修剪,易萌发不定芽, 形成分枝容易,适宜蟠扎等特性;花果生长应能适应盆中条件,能正常开花结果,花果形状和色泽好,或具香气;树根裸露为好,根系发达,须根多,具古拙或优美的根态。
在成都温江地区,适合做树桩盆景的植物主要有:银杏、黑松、五针松、华南五针松、锦松、金钱松、铁杉、金松、翠柏、孔雀柏、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绒柏、福建柏、刺柏、圆柏、龙柏、罗汉松、竹柏、南方红豆杉、贴梗海棠、小叶栒子、棣棠、西府海棠、水杨梅、石楠、碧桃、红叶李、梅花、樱花、火棘、榆叶绣线菊、腊梅、紫荆、锦鸡儿、紫藤、金银花、荚迷、中华蚊母、小叶蚊母、红檵木、黄杨、雀舌黄杨、小叶黄杨、龙爪柳、茶梅、山茶花、映山红、乌饭树、赤楠、紫薇、石榴、冬青、枸骨、卫矛、金边冬青卫矛、胡颓子、雀梅、佛手、金橘、九里香、米仔兰、鸡爪槭、三角槭、元宝槭、对节白蜡、迎春、水蜡、小叶女贞、丁香、络石、凌霄、栀子花、六月雪、牡荆、金弹子、文竹、南天竹、紫叶小檗、十大功劳、菊花、枸杞、榔榆、榆树、榕树、瑞香、柽柳等[6]- [9]。
1.2.2山水盆景植物资源山水盆景是在浅口盆中,以山石为主要造景材料和主要构景物,配植草木点缀亭、桥、船等配件,以风景为表现对象,模仿自然界的山水之貌,概括再现祖国的锦绣河山的一种盆景类型。
欣赏山水盆景主要从石种的质地与造型、整体构图布局、创作风格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品评[10]。
由于山水盆景主要以石材为主,植物起着点缀搭配、升华意境的作用,在山石的缝隙、阴暗面和山脚的地方栽植一些常绿的小草木、青苔,以及配置必要的人物、舟楫、桥梁、亭、榭等以丰富山水盆景的内容, 增添生活气息,使内容和形式达到调和统一[11]。
植物材料主要以杂木类、藤本类和草本类为主。
应选用枝叶细小、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适应力强的植物为佳。
在成都温江地区,适合做山水盆景的植物主要有:虎耳草、铁线蕨、漆姑草、酢浆草、石菖蒲、翠云草、半枝莲、蒲草、五针松、华南五针松、绒柏、刺柏、罗汉松、火棘、金雀、黄杨、雀舌黄杨、映山红、赤楠、冬青、雀梅、石榴、水蜡、女贞、小叶女贞、栀子、满天星、六月雪、菊花、文竹、榔榆、榆树、薜荔、虎刺等[12]- [13]。
2发展现状和建议2.1 认识盆景发展的必要性,加速其发展[14]。
温江区位于有“天府之国”美称、西南经济中心的成都平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由于又处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多,盆景发展则可发挥周围山区的资源优势,可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各级政府部门多从经济上扶持盆景产业的发展,温江盆景更能走向专业化[14]。
2.2盆景生产走技术化、专业化的发展路子,则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盆景是盆栽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它以自然物本身为主要材料,经过艺术处理和园艺加工,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表现深远的意境。
盆景的经济效益正是源自于盆景的审美价值及其良好的生态效应,因而,盆景生产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园艺栽培技术与艺术创作技巧基础上,否则,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再者,温江盆景要立足于国内、国际花卉市场,必须创出自己的盆景“品牌” ,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这在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盆景发展史中已显优势,如: 福建的榕树、福建茶盆景、浙江的五针松、杜鹃盆景等。
此外,产、供、销的专业化有利于及时掌握国内外盆景信息,做到适销对路,为生产者节省大量经费、时间,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14]。
2.3 丰富盆景种类,有利于长远效益与短期效益的结合。
树桩盆景从养坯至成形需要少则7、8年,多则10、20年的时间,因而应利用山水盆景、微型盆景、草木类盆景获取短期效益,亦可开发其它花卉产品做为补充[14]。
2.4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
随着盆景产业的发展,目前的盆景植物种类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野生盆景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盆景业关注的焦点[15]。
植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更新的能力有限,且周期长,当外界干扰超过其再生能力和更新周期,则资源蓄量下降,甚至破坏。
因而,保护野生盆景资源也迫在眉睫,尤其是一些稀少的、珍贵的资源种类,应充分利用农业和生物技术进行引种、驯化、人工栽培,使其迅速扩繁,以保持生态平衡,维持资源的长期有效性[14]。
四川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拥有丰富的盆景植物资源,能否抓住自身优势合理利用不仅直接关系到四川盆景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对全国盆景业也有切,也使外地人能够了解这个城市的特色。
但城市的基调树种不能仅局限于少数几个树种,一个城市的基调树种应以某几种树种为主,且这些树种最好是该城市的乡土树种,以区别于相邻城市的基调树种[15]。
3结语四川盆景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温江处于四川资源丰富的地块,有充分的资源优势,但要真正抓住这一资源优势推动温江盆景产业发展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充分借助四川区域文化优势,打造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特色盆景;②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强做大盆景生产企业,树立品牌意识;③建立有效的市场响应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应对市场发展可能面临的多种问题。
参考文献:[1] 邱巧玲. 城市干道绿化的几个问题[J] .中国园林, 2002( 3) : 26- 28.[2] 刘强. 温江花卉苗木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09年第1期:18-19[3] 向实.刘春梅.,温江特色花卉产业——川派盆景[J].中国花卉园艺,2004.4.15,第8期:39[4]宋娜.杨柳青.黎玉才. 浅析湖南盆景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J].湖南林业科技,2009年第36卷第1期:53-55[5]于兰芳. 树桩盆景的制作与养护[J]. 河北林业, 2008( 4) : 35 -36[6]张庆.焦晋川,四川盆景植物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15) : 4488, 4500[7]彭春生,李淑萍. 盆景学[ 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8]赵庆泉. 中国盆景造型艺术分析[ M] .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9.[9]陈灵芝.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3.[10]蒋剑文. 浅论山水盆景的艺术特征[ J ] . 盆景理论, 2006(7) : 13-15.[11]夏晶晖. 浅谈山水盆景的植物点缀[ J ] .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3) : 27 -29.[12]赵庆泉. 中国盆景造型艺术分析[ M] .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9[13]潘传瑞. 成都盆景[ M] .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赵小兰,恩施州野生盆景植物资源及其栽培利用初探[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0 年2月,第18 卷第1期:30-32[15]高宝莼. 四川珍惜濒危植物[ M] . 成都: 四川科学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