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线施工技术措施

架线施工技术措施

架线施工技术措施 1.1.1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新建杆塔16基,线路架设2.67公里,其中5#-9#OPGW光缆为地埋.电压等级:220kV输电线路.杆塔基础: 1316.616立方米导线型号:导线架线施工技术措施地线型号:OPGW光缆、GJ-50;防震型式: GJ-50分流线防震锤用FG-50型.OPGW光缆防震装置.1.1.2交叉跨越情况1.2工程技术特性架线施工技术措施速30米/秒,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40℃,年平均气温-10℃,覆冰10mm.1.2.1导、地线特性导线型号:导线采用LGJ-185/30*2钢芯铝绞线,子导线间距为450mm;地线型号:采用2根GJ-50;导、地线参数见表1-2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表.导、地线主要技术参数表表1-228/ 11.2.2导地线连接本工程导、地线均采用液压连接,导地线线夹及接续管见表1-3,各种液压管的参数及施工方法详见液压作业施工指导书.表1-31.2.3绝缘子 LXHY4-70;均压屏蔽环1.2.4导线用悬垂串均采用铝均压屏蔽环.为了避免均压平闭环起吊时与地面摩擦,使环体表面产生刮痕,因此要求将绝缘子串吊离开地面后或固定到铁塔上时,再进行安装均压平闭环.1.2.6防振措施(2)导线防振措施导线每相均为二分裂,采用防振锤.防振锤安装个数与档距有关;本工程使用的LGJ-185/30导线安装防振锤的距离.导线防振锤型号为FD-4;(3)地线防振设计28/ 2地线按一般惯例安装防振锤、防振锤型号为FG-50,具体安装数量见下表.2.施工技术要求及规定)相序及线号规定(见图2.12-2 2.2.1导线相序及换位:原线路相序 2.2.2地线接地情况.,采用直接接地地线两侧为GJ-50号子导线;附件时,每相的、2展放导线时,面向利民变方向,每相导线自左向右依次为1. 号线为下线1号线为上线,2 2.3导地线绝缘子金具安装要求 2.3.1螺栓穿向: .(双串绝缘子对穿,即螺栓头对头);a.顺线路方向者由小号向大号侧穿 .b.横线路方向者,两边相由内向外穿,中相由左向右(耐张双串对穿,即螺栓头对头);.垂直方向者由上向下穿;c d.直线、耐张线夹处的金具螺栓一律由线束外向线束内穿;. e.V型绝缘子串上的螺栓一律由下向上穿 2.3.2绝缘子、碗头大口朝向 a.悬垂式两边相(包括跳线)大口朝塔身,中相大口朝右;28/ 3b.耐张塔跳线绝缘子开口朝向塔身,横串绝缘子开口朝下;c.V型串大口朝塔身;d.碗头大板大口朝向:悬垂单串时两边相(包括跳线)大口朝塔身,中相大口朝右;双串时大口朝内(顺线路口对口);V型串大口朝塔身.耐张碗头大口朝下;2.3.3跳线引流板螺栓两边相由里向外,中相由左向右.换位塔跳线和中相绕跳的跳线驰度以满足电气间隙要求为主,成型美观即可.转角塔边相直跳时,上线两个引流板朝向一律朝内角侧45°.2.3.4分裂导线上的防震锤、地线防震锤、间隔棒、螺栓穿钉一律由线束外向线束内穿入.2.3.5光缆防震锤大头朝塔,小头朝线路安装,螺栓穿向不做规定.2.3.6铝包带的安装:铝包带应紧密缠绕,其缠绕方向应与导、地线外层绞制方向一致;.所缠铝包带可露出夹口,但不应超过10mm,其端头应回夹于线夹内压住.2.3.7防震锤的安装:导地线防震锤的安装尺寸及要求见1.2.6;地线绝缘子放电间隙一律调至20±2mm;悬垂串的放电间隙一律朝线路外侧,耐张串的放电间隙一律朝上.2.3.8间隔棒:导线间隔棒的安装位置可采用全站仪定位或在导线上用百米绳实际量取,端次档距(靠近塔身的第一个间隔棒),从铁塔中心量起,必须保证第一个间隔棒位置正确,各相间隔棒安装位置应在同一平面内.若产生累计误差,应分配在中部各次档距内.转角塔次档距以中线为准,两边相间隔棒与中相对齐,间隔棒安装距离最大误差值不应大于3%(两端不应大于1.5%).2.5导、地线紧线及临时拉线地锚耐张塔临时拉线对地夹角应小于45°,塔上绑扎点应靠近挂点,且不妨碍两侧紧线操作,绑点处的塔材应做好防护措施.紧线施工时应保持横担两侧受力均匀,紧线顺序为先紧中相、后紧边相.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铁塔经中间验收合格,完成转序.3.1.2线路调查包括地形地貌、运输路径、塔位进场道路、季节对施工的影响等已经完成.架线通道已打通,张牵场地已平整,具备施工条件.28/ 43.1.3架线施工图经过会审,存在及发现的问题已解决.3.1.4架线指导性文件资料已齐备,且对参加的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a.设计图纸有关说明和要求;b.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规程和规范和业主的要求;c.安全技术措施.3.1.5对有关跨越主管部门的联系工作已完成,35千伏~220千伏带电线路要提前一个月办好跨越申请工作.3.2原材料准备3.2.1导地线、金具及绝缘子均已到货并对到货数量、质量进行了外观检查,导地线线股及直径与设计规定相符.3.2.2各种线材、金具、瓷瓶等架线材料已经取得出厂产品合格证并经交接验收,符合要求.3.2.3线材、金具、瓷瓶等架线材料的型号、规格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3.2.4导地线压接拉力试验完毕且结果符合规范要求;金具绝缘子经过整体试组装符合设计要求.3.2.5绝缘子外观检查无缺陷,有严重缺陷的不得使用,标准详见7.23.3施工机具准备3.3.1张、牵机及配套设备经过检修和试运行,设备状态良好,符合作业要求.3.3.2张力架线所用工器具应按本作业指导书附表配备.3.3.3架线工器具已进行维护及检验,对检验后的工器具作出准确的标识.合格者方允许在施工中使用.3.3.4通讯设备经试验状态良好,数量满足施工要求.3.4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3.4.1液压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并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3.4.2张力放线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性能,能熟练操作机械设备,且必须持有公司颁发的上岗操作证.3.4.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并接受培训.3.4.4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安全、质量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4.架线施工工艺流程图28/ 5图张牵场选择及布置4-1跨越架搭设5.施工任务及施工方法跨越架的搭设与拆除5.1以上的电力线路,其越线施工方法见编制的特66kV本措施介绍的方法不包括河流、公路和.此部分介绍的是一般公路、通信线、低压配电线、电话线的跨越施工方法殊跨越施工措施.技术准备:根据线路明细表和现场实际查看,确定被跨物与明细表所注是否相符;根据施.工措施在现场确定跨越架的长度、跨度及宽度;使用经纬仪确定越线架位置牵引绳、尚应充分注意导引绳、《电力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外,5.1.1搭设越线架时,除应执行导线在放线过程中处于架空状态这一特点,确保放、紧线过程中发生事故性张力失控和被跨越.物的安全.5.1.2跨越一般公路、通信线、低压配电线时采用搭设脚手架放线条规定时,应通知项目部制定相应可行的如有个别通信线、低压配电线高度超过5.1.85.1.3 .跨越方法跨越架的有效宽度应满足电力线与带电体的最小距5.1.4所有跨越架在搭设时应设有外伸羊角,.离搭设完毕后经项目部安监人员凡是跨越电力线路的带电跨越架必须用绝缘材料进行封顶.5.1.5.会同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拆除跨越架是搭设的逆程序,应由上至下逐根拆除,先拆横杆,再拆支杆,最后拆主杆,5.1.6.严禁上下层同时拆架.严禁主杆、横杆整体推倒.分层进行拉线采用双.5.1.7跨越架主体搭设完成后,沿顺新建线路方向在每处越线架外侧设置二条拉线(φ越线架顶部应设置循环绳角钢.1000mm6060对地夹角不大于°.地锚采用∠×6×铁线,股8#.12绝缘尼龙绳)用于过线使用)越线架架面与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单位:m5.1.8 5-1跨越架与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28/ 6被跨越电力线电压(kV)跨越架部位≤1035 60~110 220 500 5-2被跨越物名称跨越架部位铁路公路通讯线0.6 至路边:0.6 至路中心:与架面水平距离 31.5 至路面:至轨顶:7.0 6.0 与封顶杆垂直距离2.5至路面:7.0与绝缘网垂直距离至轨顶:8.05.1.9木杆跨越架应根据不同被跨物的要求,选用下面的形式:⑴单侧单排:适用于通讯线、乡间公路.见图5-1:导线羊角﹡﹡﹡﹡拉线或斜撑通信线剪刀撑s5-1图10m35kV以下电力线、重要通讯线及公路、铁路,其高度宜限制在⑵双侧单排:适用于:以下,见下图5-2 羊角导线﹡﹡﹡﹡拉线28/ 7斜撑剪刀撑5-2图.15m以下其高度宜限制在c. 双侧双排:适用于各被跨物,+b]/sin)[2(+1.5跨越架横线路方向有效遮护宽度5.1.10S≥m导地线光缆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架顶宽度,m Z---式中:S Xα—交叉角跨越架所遮护的最外侧导地线在横线路方向的水平距离,m b---导、地线滑车的悬挂5.2地线滑车的悬挂5.2.1 尼龙滑车地线滑车采用φ250a. b.地线直线塔滑车挂法:. 对于直线铁塔,滑车挂在线夹耳板上 c.地线耐张塔滑车挂法:放线滑车相连,钢绳的另两端分别绑在主材挂点附近,钢的钢绳与φ25015,长1.5m用φ. ”形布置U绳应在加垫木的主材上绕两圈用型环卡住呈现“V 悬挂导线滑车的注意事项:5.2.2并且滑车使用前应挂胶脱落等)本工程禁止使用对导线易损伤放线滑车(如槽边缺口、5.2.2.1.逐个检查滑轮,并应涂黄油,保证其转动灵活,不灵活者不得使用严禁起吊钢绳直接绑在棒形合成绝缘子吊装合成绝缘子时,5.2.2.2应采用专用的尼龙带吊具,上,以免损坏伞裙和芯棒;严禁施工人员蹬踏伞盘上或沿合成绝缘子棒上下,须上下时应使用.软梯,以免伞裙变形或损坏. 五轮橡胶放线滑车6605.2.3导线滑车的悬挂:采用φ导线直线杆塔滑车挂法:5.2.3.1上接悬垂绝缘子碗头挂板吊器a. 单串绝缘子起吊方法:使用绝缘子起∠70×5×700支撑铁离卡在从上往下数第四片瓷瓶的钢帽上,待绝缘子地后,放线滑车与悬垂串下端的碗头挂板288 /图5-2 双悬垂串滑车悬挂示意图.)相连.连接好后缓慢起吊,滑车根部可用小绳控制,确保不与塔身碰撞WS-16()相连,两b.双串悬垂金具需挂双滑车,每个放线滑车与两悬垂串下端的碗头挂板(WS-16 开并相物的垫木隔缠串绝缘子之间加裹软5-3图5-3.,长5700mm的角铁支撑,如图对固定,两滑车轴用∠70×金具连接分别就位;也可在绝缘子、c.V型绝缘子串吊装时可使用两套套装系统同时起吊,完毕后,吊其中一串,另一串绝缘子用棕绳附在被吊装串上,当吊装并连接完毕后,将起重绳. 移入另一侧滑车内,使绝缘子串分别就位 5.2.3.2耐张塔杆塔导线滑车挂法: U-16挂环、17.5长1.5米的钢绳、a.在U-2080下端依次连接U-16挂环,Φ.型五轮放线滑车Φ660挂架 b.中导线放线滑车悬挂在中横担临时U-2080U-16Φ其下端依次连接U-16上,用挂环与挂孔连接,钢绳挂锁五轮放挂环、Φ17.5长1.5米的钢绳、U-16660型线滑车.U-16∠90×5支撑铁大小钢绳长度需根据转角注:施工过程中,进.行调整转角c.对于一般耐张塔或包络角小于30o的具作为φ用φ塔,15长1.5m660放线滑车的挂,钢绳应在绳的另两端分别绑在两侧主材挂点附近,钢图5-3 耐张塔双滑车悬挂示意图呈现型挂环卡住,加垫木的主材上绕两圈,用U .图5-4V“”型布置的30×o的转角塔,每相必须挂两个三轮放线滑车,中间以∠905对于放线包络角大于d. 5-35-4角钢支撑,其长度以小于或等于横担宽为宜,具体挂法如图,角钢长度要求见表:5-328/ 9直线塔∠70×5 7505.3牵引场及张力场的布置5.3.1本工程初步划分为3个张牵段,详见表5-4.本次划分非最终划分,架线施工过程中,视条件变化而适当调整,在根据各张牵段的具体条件编制各区段的放线措施.5.3.2张牵场的布置5.3.2.1首先进行张牵场及运输道路的平整,以便于导地线及张牵设备等进场.5.3.2.2牵、张机一般布置在线路中心线上,并注意张力场不宜转向布场,牵引场可以转向布场.5.3.2.3牵、张机进出口与邻塔悬点的高差角不宜超过15 .5.3.2.4必须保证牵引机卷扬轮、张力机导线轮、导线线轴、导引绳及牵引绳卷筒的受力方向与其轴线垂直.5.3.2.5临锚架与牵、张机间应保持20m的距离,与临塔导线的挂点间仰角不得大于25°.5.3.2.6大牵、张机调头转向时,第二次就位与第一次位置应重叠10—15m,以利导线连接.5.3.2.7大小牵、张机就位后,应用枕木将机身垫平、支稳,并用地锚将机身固定.顺线锚固的绳索对地夹角应小于45°,侧向锚固绳与机身夹角应小于20°.5.3.2.8在每台大张力机后方约15m处,设两个导线盘架,使导线出线方向垂直于线盘中心轴.大张力机与线端临锚架间为导线压接场地.5.3.2.9吊车应布置在导线盘架的后方,其侧面为导线集放区.5.3.2.10导地线摆放应根据布线的要求,先放的摆放在前面,按次序摆放.牵引场平面布置图28/ 101--主牵引机;2—牵引绳拖车;3---小张力机;4牵引绳线轴;5—四线锚线架;张力场平面布置图1—主张力机;2—在用导线轴;3—小牵引机;4—导引绳轴;5—牵引走板;6—四线锚线架;7—待用导线轴;8—地锚;9—导线;10—手板胡芦.图5-55.4展放导引绳5.4.1导引绳的布线应考虑裕度.按1.1倍放线段长度布线.5.4.2导引绳用人力展放.先将每捆导引绳分散运到放线段内指定位置,用人力向线路前后侧展放.导引绳之间用30kN抗弯连接器连接.5.4.3放线段内同相位的导引绳宜使用同型号、同规格、捻向的导引绳.5.4.4导引绳穿过放线滑车时,必须穿入滑车的中轮槽内.导引绳用于牵拉地线的可直接穿入地线放线滑车.5.4.5导引绳当天展放完毕,应于当天升空,导引绳需拖地过夜时应派专人看护.5.4.6升空方法:将导引绳一端用3t地锚固定,另一端通过一根φ11钢丝绳绞磨牵引,使导引绳升空.升空过程中,应派人沿线监护,防止导引绳挂住树木或其它障碍物.5.5张力展放牵引绳及地线5.5.1张力展放牵引绳及地线时,其顺序是:先展放地线,再展放牵引绳.由于地线张力较小,可用导引绳直接牵放地线.28/ 115.5.2张力展放牵引绳及地线均采用小牵机及小张机.5.5.3张力展放地线时,在张力场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5.5.3.1将地线盘架上的钢绞线由上方进入小张力机轮子,缠绕后从上方引出.5.5.3.2用与网套连接器固定地线引出端.网套连接器尾部用12号或14号铁线绑扎牢固.网套连接器使用前应做拉力试验.5.5.3.3用30kN旋转连接器将导引绳与地线引出端的网套连接器相连接.5.5.3.4在张力机前方,在地线上安装接地钢轮滑车,做好保安接地.5.5.4张力展放牵引绳时,在张力场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5.5.4.1将牵引绳盘架上的牵引绳通过转向滑车由上方进入小张力机轮子,缠绕后从上方引出.在张力机前方,在导引绳上安装接地钢轮滑车,做好保安接地.5.5.4.2用30kN旋转连接器将导引绳与牵引绳连接.5.5.5张力展放牵引绳及地线时,牵引场应做好下列准备:5.5.5.1将导引绳前端从小牵机上方引入卷扬轮,绕卷扬轮6圈后上方引至导引绳盘.5.5.5.2在小牵机前方,在导引绳、牵引绳或地线上安装接地钢轮滑车,做好保安接地.5.5.6张、牵场准备完毕后,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全面检查各部位情况并报告现场指挥员.指挥员确认各部位正常后,方能下达开始牵引牵引绳或地线的命令. 5.5.7用小牵、张机“一牵三”展放地线或牵引绳,开始时应慢速牵引.待系统运转正常后,方可全速牵引.5.5.8地线或牵引绳换盘应按以下程序操作:5.5.8.1当小张机尾架上的地线或牵引绳在盘中剩余4—5圈时,应通知小牵机暂停牵引.5.5.8.2换盘方法是:先用卡线器锚固地线或牵引绳;倒出盘中剩余的线或绳,卸下空盘,换上待展放的地线或牵引绳新盘.5.5.8.3地线换盘后,把线盘上的地线用人力引出与已展放的地线与地线之间应按导地线液压连接措施的方法进行液压连接.压接工作须监理在场,否则不许进行压接作业.5.5.8.4牵引绳换盘后,已展放的牵引绳与新盘上的牵引绳之间用125kN抗弯连接器连接.5.5.8.5将前一盘的余线或余绳绕进新盘并收紧尾绳,缓慢拆除卡线器.5.5.9导引绳换盘应按下列程序操作:5.5.9.1当导引绳的接头(即30kN抗弯连接器)牵引至接近小牵机时,应减速牵引,使接头缓慢通过小牵机的卷扬轮.28/ 125.5.9.2当接头进入导引绳盘2—3圈后,应暂停牵引.小牵机的前方用卡线器锚固导引绳.5.5.9.3解开导引绳的抗弯连接器,卸下已缠满的导引绳盘,换上导引绳空盘.对卸下的导引绳盘应及时根据计划送至下一个放线段内的指定地点.5.5.9.4将导引绳头缠绕于空盘并收紧,启动小牵引机受力后再次暂停,拆除卡线器,即可继续牵引.5.5.10地线或牵引绳的锚固应按下列程序操作:5.5.10.1当放线段内的地线或牵引绳展放到位后,应停止牵引.用卡线器将地线或牵引绳的前后端锚固在地锚上.5.5.10.2锚线后,保持地线或牵引绳的张力,与地面及被跨物的距离不小于:一般地区,距地面3m;只须设岗监护而不需要搭设越线架的道路,距地面5m;距越线架架顶1m.5.5.10.3拆除导引绳.5.5.10.4将小张力机、小牵引机转入下一条线或下一段继续牵引作业.5.6张力展放导线5.6.1展放导线前,牵引场应做好下列准备:5.6.1.1检查牵引机方向,是否已对正牵引导线方向.5.6.1.2放下牵引机液压支腿,支垫道木,将牵引机调平;收紧锚固牵引机的手板葫芦,将其固定.5.6.1.3把已锚固在牵引场的牵引绳尾端穿绕牵引机的牵引轮后,将其固定于牵引绳盘上.5.6.1.4启动牵引机,慢速牵引,收紧牵引绳锚固点与牵引机间的余绳.余绳收紧即停机.5.6.1.5拆除牵引绳上的卡线器,并在牵引机前的牵引绳上安装钢质接地滑车.5.6.2展放导线前,张力场应做好下列准备:5.6.2.1检查张力机方向,是否已对正导线展放方向.5.6.2.2放下张力机液压支腿,支垫道木,将张力机调平;收紧锚固张力机的手板葫芦,将其固定.5.6.2.3将第一组四轴导线吊上导线盘架,调好盘架高度,使线轴水平,装上液压制动器.5.6.2.4将4条φ16的尼龙绳分别缠绕在张力机的张力轮槽内,缠绕方向与导线外层捻回方向一致.28/ 135.6.2.5将第一组四轴导线的线头拉出盘外,截除散股部分后,将导线套入单头网套连接器并收紧;在距离连接器尾端20—50mm处用10号镀锌铁线绑扎不少于10匝;5.6.2.6将导线头上的网套连接器与张力机侧的尼龙绳头连接.5.6.2.7启动张力机,以人力拉紧张力机出线侧的尼龙绳,慢速牵引,使导线随尼龙绳通过张力机的张力轮,拉出张力机.5.6.2.8解下导线头的尼龙绳,将导线头的网套连接器与50kN旋转连接器连接,再分两组与两个牵引板连接.形成牵引绳→12.5t旋转连接器→牵引板→50kN旋转连接器→单头网套→导线的连接形式.5.6.2.9待四条导线分别与牵引板连接后,启动张力机,让其慢慢倒车.收紧线盘至牵引板间的牵引绳和导线,同时用人力同步倒转线盘,使余线盘于线盘上.收紧后,拆除牵引绳上的卡线器.5.6.2.10以张力机调整子导线的张力,使牵引板处于水平状态.5.6.2.11在张力机出线口处安装铝质接地滑车.5.6.3展放导地线前,每施工段都应做布线设计,其内容应包括:张、牵机位置、档距、压接管被控位置、导(地)线的被控长度、施工段总长度、被跨越物的位置和不允许出现压接管的线档等.布线原则:a.相对控制压接管位置b.节省导、地线和压接管c.余线转运量少,松锚升空后导线仍悬空.放线指挥应持有布线计划,并依据布线计划指挥导、地线展放.5.6.4导线牵放过程中,护线人员应随时向指挥人员报告导线对地及对跨越物的距离,指挥人员根据情况下达调整放线张力的命令.5.6.5导线牵放过程中,导线与地面及被跨越物的距离应不小于:一般地段导线离地面3m;人员及车辆较少通行的道路而不搭设越线架时,导线离路面5m;导线或平衡锤离跨越架顶面1.0m.5.6.6当牵引板牵至距放线滑车30—50m时,应减慢牵引速度,使牵引板平缓通过放线滑车减少冲击力.5.6.7当牵引板接近转角塔的放线滑车时,应减慢牵引速度,并注意按转角塔监视人员的要求,调整子导线放线张力,使牵引板的倾斜度与放线滑车倾斜度相同.走板一个一个过,先过内角侧走板,后过外角侧走板.牵引板通过滑车后,即可恢复正常牵引速度及正常放线张力.5.6.8更换牵引绳应按下列程序操作:28/ 145.6.8.1当牵引绳头进入牵引绳盘3—4圈后,应停止牵引.5.6.8.2在牵引机与线盘之间用卡线器锚固牵引绳;拆除刚入盘的抗弯连接器;卸下满盘,换上空盘.将满盘的牵引绳运至下一条线或下一放线段.5.6.8.3将牵引绳头缠固于新装的绳盘上,转动绳盘,收紧牵引绳.5.6.8.4卸下牵引绳上临时锚固的卡线器后,报告指挥员准备继续牵引.5.6.9更换导线盘的操作程序:5.6.9.1当导线盘上的导线剩下最后一层时,应减缓牵引速度;当盘上导线剩下6圈时,停止牵引.5.6.9.2用φ18棕绳在张力机的后面通过卡线器临时锚固导线.5.6.9.3倒出盘上余线,卸下空盘,装上新盘导线.5.6.9.4将前后两条导线头对接套入双头网套连接器,用12号铁线绑扎连接器尾部.5.6.9.5倒转导线盘,将余线缠回线盘中.此时,应把双头网套连接器进行包裹,防止连接器磨损导线.5.6.9.6装上制动器并带住线盘尾部张力,拆除φ18棕绳等临锚装置.5.6.9.7开启张力机,通知牵引机慢速牵引.当双头网套引出张力机3—5m时停机.5.6.9.8在张力机前方将子导线通过卡线器及φ100的钢绞线锚固在张力机上,卸下铝质接地滑车.5.6.9.9启动张力机,使张力机前方导线缓慢落在铺垫的彩条布上.卸下双头网头连接器,切除连接器接触过的导线尾段.5.6.9.10进行导线直线压接.详见导地线液压技术措施.5.6.9.11压接完成后,在直线管外装设保护钢套,并绑扎牢固.再在钢套外面包裹白布,并用胶布帖牢.5.6.9.12启动张力机,令其倒车,收紧导线,将锚固点至导线盘间的余线收至线盘上.5.6.9.13拆除压接前在张力机的前方设置的锚固装置.在张力机出口的导线上,重新装上铝质接地滑车.报告指挥员,准备继续牵放导线.5.6.10每相导线放完后必须先检查压接管位置是否需要串动,如不需要串动即可在牵、张机前将导线锚固.锚线水平张力不得超过导线保证计算拉断的16 即1.67t.5.6.11临锚导线对地夹角不应大于25°.并使导线空间位置错开以免线间鞭击,锚线后导线距地面不得低于5m.28/ 155.6.12张力放线过程中,防止导线磨损的措施:5.6.12.1吊运、架设线轴时,应保证线轴不变形;拆除线轴包装时应使用不损伤导线的工具,拔除线轴外缘上所有封装铁钉.5.6.12.2向线轴回盘余线时,若连接网套将被盘进线轴,则连接网套与导线之间应垫以隔离物如麻袋片、塑料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