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北京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于平均水平以上
Lij 和 Lin 分别是 j 地区和全国 i 行业的从业人员数, LQij>1,表明 j 地区 行业的集中程度大
Lj 和 Ln 分别是 j 地区和全国所有行业的从业人员数
于全国平均水平
Mij=
SRij SRin
/SRj /SRn
SRij 和 SRin 分别是 j 地区和全国 i 行业的产品销售 收入, SRj 和 SRn 分别是 j 地区和全国所有行业的
比较市场占有率
0.012 0.343 0.883 0.071 0.049
总产值比重
0.061 0.140 0.309 0.737 0.139
固定资产比重
0.018 0.128 0.236 - 0.115 - 0.027
利税比重
0.158 0.229 0.323 0.631 0.181
增加值率
0.495 0.136 0.416 - 0.582 - 0.212
产品销售收入
比较市场占有率系数越大, 表明该地 区该行业在全国的产品销售越集中

! RYi=Yi Yi i=1

! RFAi=FAi FAi i=1

! RPTi=PTi PTi i=1
VRi=VAi/Yi×100%
CLPi=
VAi

!VAi
i=1
Li

!Li
i=1
PTAi=PTi/TAi×100%
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 CLPi>1,说 明 该 行 业 的 企 业 在 生 产 技 术水平和职工技术熟练程度方面有比
较优势
反映行业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
PTYi=PTi/Yi×100%
PTi 为 i 行业利税总额
反映行业利税运用的经济效益
"i
aYi=
Yit - 1 Yi0
"i
aVAi=
VAit - 1 VAi0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 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 件业, 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个行业综合得分最高, 其发 展的经济效益较高, 在全国的比较优势较强, 因而可以选为 主导产业。
综合工业和第三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情况, 可以确定北
38 统计与决策 2008 年第 12 期( 总第 264 期)
决策参考
将整理后的各指标数据调入 SPSS 软件, 计算各变量的 相关系数矩阵并求解其特征值,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特征值 大于 1 的因子作为公因子提取出来( 共有 6 个) , 同时选择方 差最大正交旋转法, 经过 8 次旋转迭代, 得到因子载荷矩阵 ( 表 2) , 然后计算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 原始变量的观测值计算出各个观测量的因子得分, 以各公共 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所占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 得出各 工业行业的综合得分( 表 3) 。
Yit 和 Yio 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 行业的总产值 VAit 和 VAio 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 i 行业增加值
反映经济增长的快慢
表2
北京市工业行业相关系数阵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变量
公共因子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0.084 0.937 0.077 0.043 0.106
技术进步率
- 0.077 0.027 0.068 0.055 0.982
北京市 2003 年之前的统计年鉴对各行业地区生产总值 等 指 标 的 统 计 是 按 照 旧 的 国 民 经 济 行 业 分 类 标 准 ( GB/T 4754- 94) 进 行 核 算 的 , 而 2003 年 之 后 采 用 新 的 国 民 经 济 行 业 分 类 标 准 ( GB/T 4754- 2002) , 这 样 在 计 算 2003 年 地 区 生 产总值及各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等指标时, 就会存在 因为与之前年鉴的行业统计指标无法一一对应而不能计算 的问题。另外, 北京市 2002 年 42×42 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中有 关 第 三 产 业 的 行 业 计 算 也 基 本 上 采 用 新 的 行 业 分 类 标 准 。鉴 于以上原因, 在对北京市第三产业主导行业选择指标进行设 计时, 考虑到指标的可获取性和代表性, 选取五个指标( 即比 较 劳 动 生 产 率 、区 位 商 、增 加 值 占 GDP 的 比 重 、影 响 力 系 数 及感应度系数) 进行衡量, 并以此建立评价函数。计算过程与 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相同。结果见表 4。
表3
北京市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表
京市的主导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工业行业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因子 4 因子 5 因子 6 综合得分
经济效益 市场需求 比较优势 产业关联 技术进步 产业规模
烟草制品业
5.338 - 0.052 - 0.892 - 0.148 - 0.798 - 0.798 1.462
决策参考
北京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张同升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北京 100045)
摘 要: 文章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理论和地区经济结构的特点, 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 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地测算出了北京市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 主导产业; 北京市; 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6487( 2008) 12- 0037- 03
增加值增长速度
0.193 0.831 0.275 - 0.007 - 0.001
6 0.051 0.085 0.097 - 0.061 0.653 0.021 0.079 0.501 0.877 0.574 0.141 0.048 - 0.104 0.073 0.070 0业可以定为交通 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2.2.2 北京市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选择
Yi 为 i 行业的总产值 FAi 为 i 行业的固定资产值
PTi 为 i 行业的利税额 VAi 为 i 行业的增加值
Li 为 i 行业的年均从业人员数
TAi 为 i 行业的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与 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之和
反映工业生产活动成果的综合指标
反映某产业在整个城市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和产业的规模
反映与自身规模相应的利税贡献
1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城市经济中不同产业的实际资料, 采用多元统 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 筛选出优势产 业, 结合北京市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发展水平, 同时考虑 未来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做出综合判 断。
采 用 因 子 分 析 法 选 择 主 导 产 业 的 步 骤 如 下 [2]: ( 1) 指标的设置; ( 2) 原始数据标准化; ( 3)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及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计算由 初级指标体系构成的相关系数矩阵 R, 求解特征方程 R- !E= 0 的全部非负特征值; ( 4) 确定公共因子, 计算各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及累积 方差贡献率, 取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 85%以上的前 q 个因子 为公共因子; ( 5) 计算公共因子的载荷矩阵, 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并根 据各原始指标作用在每一个公共因子上的载荷值, 结合各原 始指标反映的客观事实, 对各公因子进行解释。如果公共因 子在原始变量上的载荷值不容易解释, 须进行因子旋转, 建 立旋转后的因子模型; ( 6) 因子得分, 计算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因子得分系 数和原始变量的观测值计算各个观测量的因子得分, 并以各
2 北京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2.1 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根 据 所 选 指 标 要 具 有 代 表 性 、相 对 完 备 性 、易 于 收 集 和
可计算等基本原则, 本文构建了北京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 标体系( 表 1) 。 2.2 北京市主导产业的测算与选择
计 算 数 据 来 源 于 1999 年 和 2004 年 《北 京 统 计 年 鉴 》、 2004 年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以 及 北 京 市 2002 年 42 个 部 门 的 投 入产出表。 2.2.1 北京市工业主导产业因子分析选择过程
比较劳动生产率
0.954 0.080 - 0.048 0.024 - 0.154
资金利税率
0.941 0.158 - 0.134 0.101 0.108
产值利税率
0.886 0.150 0.188 - 0.303 - 0.067
总产值增长速度
0.133 0.954 0.204 0.065 0.04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331 1.593 0.505 1.580 1.602 0.400 0.931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0.444 - 0.414 1.493 3.780 - 0.190 1.883 0.832
医药制造业
0.631 0.720 0.267 - 0.218 0.500 0.691 0.494
统计与决策 2008 年第 12 期( 总第 264 期) 37
决策参考
表1 基本准则 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 产业关联 比较优势
产业规模
经济效益
发展速度
相应指标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ei
技术进步率 " 技术扩散带动系数 TSi
影响力系数 Fj 感应度系数 Ei
区位商 LQij
比较市场占有率系数 Mij
总产值比重 固定资产比重
利税比重 增加值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 CLPi
资金利税率 PTAi 产值利税率 PTYi 总产值增长速度 aYi 增加值增长速度 aVAi
北京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计算公式
符号说明
备注
ei=
!Qi /!i !I/I
Qi 指对 i 行业的需求量, I 指人均国民收入
ei 越大, 产业发展的市场容量就越大
各工业行业加权计算的综合得分居前三位的是烟草制 造 业 、交 通 运 输 设 备 制 造 业 和 电 子 及 通 信 设 备 制 造 业 。其 中 , 烟草制造业仅在经济效益方面一枝独秀, 而其它因子的得分 均比较低, 技术创新与产业带动能力不足, 因此, 不适合作为 北京市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不仅综合得分较 高, 而且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位于前列, 尤其是其市场需求 大, 产业带动能力强, 技术进步贡献率大的特点, 使其在北京 市 的 经 济 发 展 中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电 子 及 通 信 设 备 制 造 业 虽 然 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方面得分较低, 产业竞争力不足, 但 相对全国而言, 其发展的比较优势突出, 并且它在北京市工 业发展中的规模较大, 对其它行业的带动能力强, 因此, 总体 而言, 其发展对于北京市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