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15年高考经济常识图表题全解重庆二十九中高2006级高考题选练(一)1.(1995年全国)(18分)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表格并回答问题。
表1 国家财政收入来源单位:亿元表2 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和盈亏总额单位:亿元(1)这两个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经济现象?1997年1998年国有工业城镇集体工业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城镇集体工业私营、个体工业其他61①39 11 ②32 45 12②1998年A地区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产值只在重点行业中占较大比重,其中在电力、通讯、自来水、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占80%;在化学、冶金等基础原材料产业占50%;在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占40%。
表2 A地区工业发展状况比较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亿元)1998年各类经济成分创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978-1998年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产速度(%)1978年1998年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全国A地区58.5 2348.8 57 43 11.8 18.1⑴上述两表各反映什么经济现象?⑵表1和表2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⑶这些经济现象与联系说明了什么问题?3.(1998年全国)某轻工企业近年来的生产经营状况、资产规模及其构成如图1、图2:注:该企业在1987年、1992年和1997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10%和25%。
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指该企业产品销售量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总量的比例。
市场占有率高是企业竞争力强的表现。
根据所学的经济常识,回答:(1)图1(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图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图2和图1有什么内在经济联系?(3)结合该企业的发展变化,谈谈你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为。
4.(1992年全国)表1:我国工业总产值比例单位%年份经济类型1978年1980年1985年1989年1990年全民所有制77.4 76.0 64.9 56.1 54.6集体所有制22.6 23.5 32.1 35.7 3.6城乡个体… 1.8 4.8 4.5其它经济类型0.5 1.2 3.4 5.5数量(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百分比(0%)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的百分比(0%)上交国家利税占利税总额百分比(0%)1万多 2.5 45.6 60以上(1)这二个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2)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经济现象?5.(1997年全国)某地有两家国有大型企业,其基本情况如表1:表1注:A、B企业毗邻,分属不同的行政主管。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两家企业根据各自行政主管的指令,制定了投资发展计划,扩大生产范围。
如果计划实现,若干年后将出现的情况如表2:表2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回答(1).表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你是否赞成这两家企业的投资发展计划?为什么?(3).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上述两家企业存在的问题。
6.(1996年全国)(18分)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图表并回答问题。
图表1: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年产量与资金利润率的关系图表2:1995年我国汽车工业生产状况*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其年产量大都超过百万辆,每个汽车工人年均产量约13—17辆。
(1)这两个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2)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如果现在你去一个生产15万辆的我国大型国有汽车制造企业学习调查,发现上述问题也影响着该企业的发展。
在调查报告中,对如何提高该企业的竞争力,你准备提出哪些可供企业参考的合理化建议?(二)1.(2002年江浙)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6分)1999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2.(1999年全国)表1 1978一1997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表2 l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每百户家电类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对比注:我国农村人口为8.6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据测算,如果家电类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率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则农村市场将需要1.68亿台彩电,1.8亿台电冰箱和1.7亿台洗衣机。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1).上述两个表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应当如何认识这些现象?(3).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目前家电类生产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库存积压严重。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些企业应该怎么办?3.(2001年全国)年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额占全体居民消费额的比重(%)1996 9.0 3.9 51.0 1997 4.6 3.4 50.0 1998 4.3 5.8 47.9 1999 3.8 9.2 47.0 2000 2.1 6.4 -表2 农产品的供求和加工状况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农产品加工供给需求国家农产品加工量占全部农产品比重(%)每1亿元农产品加工处理后可增加附加值以口感较差的早仙稻为主口感较好的优质水稻增加发达国家80 约2-4倍初级农产品为主初级农产品减少,加工农产品增加中国20 0.38倍(2)。
表1和表2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3)。
根据表1和表2说明增加农民收人的意义及其途径。
4.(2004年重庆)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又称“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1997年—2003年4% 2.73% 8%*系1999年—2003年数据材料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A)其中:来自农业部分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B)A : B1997年2090元1268元5160元1:2.47 2003年2622元1168元* 8500元1:3.24联系“一号文件”,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11分)5.(2004年两广)表1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39.2 37.9 37.7 37.1 49.1 47.7 46.2 45.6 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者是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30%-40%者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其中:8个主要产粮省份表2 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6280 6860 7703 8472 2253 2366 2476 2622图1 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单位:元)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以下问题:⑴上述图表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⑵上述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⑶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6.(2005年江苏)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04 年初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 1 号文件; 2005 年初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 l 号文件。
图一2003、2004江苏粮食产量比较(单位:万吨)注:2004年江苏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14.5%。
图二2004年江苏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图(以上12月份为100)注: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起因于粮食供需缺口较大,10月份秋粮上市,粮价随之回落表一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较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农民收入为1)绝对数比上年名义增长绝对比上年名义增工2003 4239.3元 6.1% 9262.5元13.2% 2.182004 4753.9元12.1% 10481.9元13.2% 2.20(1) 上述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 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图一、图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7.(2005全国卷Ⅰ)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状况。
(3分)(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
(7分)8.(2002年江浙)材料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18分)9.(2005全国卷Ⅲ)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城之一。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表1 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状况(单位:%)表2 东西部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状况(单位:%)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的状况,并与东部进行比较。
(8分)10.(2005年北京)阅读材料。
材料一图是“微笑曲线”示意图。
图中的两条曲线均呈现U型,好似微笑的嘴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图“微笑曲线”示意图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每年服装出口总额约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但自有品牌的占有率不超过10%。
因为缺乏面料开发、品种款式设计的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的渠道,企业只能接单、缝制和加工,得到很少的加工费。
如中国生产的服装在国外市场上售价100美元,我国企业一般只得到5~7美元,其余都落入外国商标所有者、服装设计公司和经销商的腰包。
回答:“微笑曲线”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结合材料二,说明“微笑曲线”对我国企业提高利润水平有什么启示。
(6分)(三)1.(2005年上海)读图并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回答。
注:R&D经费指用于科学技术的研发费用。
材料二:上海市相继出台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和《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
在今年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共有42项成果获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3.95%。
2004年科技进步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突破50%。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决定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3)请你为上海落实“科教兴市”或“人才强市”战略出一个金点子。
2.(2002年广东)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均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人均年收入(万元)3.51.01991年 1999年 时间材料二:该城市居民收入的结构变化情况: 1991年工薪收入75%财产收入(利息、国债)15%其他收入10%1999年工薪收入40%利息收入14%国债收入14%股票收益10%其他收入29%材料三:我国股票、国债市场近年来的规模增长情况:1993-1999年股票市值占当年GDP 的比重 年份1993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市值总价(%) 10.20 7.895.9414.523.4424.4626.17 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国债累计规模(内债)1542.38 2288.04 3301.93 4363.80 5511.06 7838.65 10606.85(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结合材料一、二,解释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