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读书笔记【篇一:比较政治学读书笔记】读《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姓名:孙嘉平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作者简介二.本书简介三.文章摘要与评价由于时间关系与个人水平有限,在研读本书的过程中,对前部分章节进行了细心的学习和研究,一些章节进行了简单的浏览的学习,对该书的体系和对作者阿尔蒙德在政治学领域提出的新思路、新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
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结构的分化达到政治体系的体系、过程和政策三个层次功能的完善,最终实现政治的发展。
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启示读者,这样的一个好处就是这样能使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更加的客观实在。
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政治体系1.主要概念政治体系:相对于旧的术语“国家、政府、民族”,局限于法律和机构的意义。
“政治体系”这一词不仅是词语上的变化,而且体现了一种考察政治的新方法。
国家一词,具有机构特性、权威性以及合法性等含义。
政府一词,则具有略微不同的正式的法律的—机构的含义。
民族是具有同一历史本源和同一历史命运感的人民组成的政治体系。
(p4)但是,政治体系这一概念可使人们注意到社会内部政治活动的整个范围,因而现在已使用得非常广泛。
(p4)政治体系也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因为它强调了政治领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p4)2.政治的特征大多数定义中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把政治体系同合法的人身强制联系在一起。
(p4)所有这些定义都包含了存在一种实行惩罚、强迫和强制的合法权力的意思。
(p4)政治体系不仅包括政府机构,如立法机关、法院和行政部门,而且包括所有结构中与政治有关的方面。
其中有亲属关系、社会等级集团等传统结构,还有诸如动乱之类的社会非正规现象,以及政党、利益集团和大众传播工具之类的非政府性组织等。
(p5)政治体系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并没有取代之前的国家、政府、民族、政党等等旧词汇。
反而政治体系这一词几乎囊括了所有政治生活中与其相关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单元。
将原来狭隘的政治单元进行整理、汇合,都称之为政治体系。
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使政治学研究的眼光、角度放大变宽,许多曾认为与政治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领域都加入到了比较政治学研究的领域中来。
但是,政治体系制定的规章及其实施是靠强制来支持的。
(p5)强制不等同于强迫与暴力,强制却是政治体系的明显特征和主要手段。
体系是指各部分之间的某种相互依存以及体系同环境之间的某种界限。
(p5)该段作者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向我们阐释了政治体系这一词中“体系”的内涵的第一方面。
类似于所学的土地体系,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改变都能影响这一体系的运动方式。
体系概念的第二个方面是界限和环境的概念。
一种体系始于某处,终于某处。
(p6)因此我们不妨说,每个人都是出入于政治体系的。
一切政治体系都与两种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
政治体系既影响也受影响于其国内的经济、自然环境和资源、教育和技术体系,以及其种族和文化体系。
(p6)这样,政治体系通过各种完全不同的途径,程度不等地渗透于社会之中。
(p6)同样,政治体系及其所处的社会也同其国际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其他政治体系以及同国际机构的贸易、外交、战争、交通和文化交流而产生相互作用。
(p7)这一段作者同样以家庭为例讲述了政治体系的界限问题。
给我们的启示是:身处社会的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组织中,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尤其在现代社会,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了解政治、参与政治,每个人都处于政治体系当中。
社会上对公民和领导人提出的问题,可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以及形成集体信念和行动的技能和价值观——所有这些都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
(p7)表1.1列出的24个国家及地区将贯穿于本书,以此为例来说明问题。
这24个国家及地区具有不同的国内经济环境、国内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国际环境,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将这些案例国家以197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为序加以排列,既有美国、西欧、苏联、日本等等的富裕国家,也有南欧、东欧、拉美、中国、非洲等不发达国家。
但由于这些体系是处于作者兴趣和举例的目的而选择,它们并不构成当代世界各国的随机样本,因此不能应用作比较理论实验的证明。
而且作者对中国的实证调查和数据比较少并且比较片面,所以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不足。
同时该表对24个国家及地区的一些国际环境也做了简要的描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宗教问题、种族矛盾、意识形态、军事问题、资源问题。
这些都是国家间政治体系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政治体系的观念使人们注重这些环境的特征及其对政治和公共政策的影响。
(p9)第二节输入与输出系统理论通常把体系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成三个阶段:输入、转换和输出。
任何一组相互作用的几个部分,即任何一种为它所处的环境因素所影响或者试图影响其环境因素的体系,都可以用此方法来加以考察。
(p9)转换过程则是政治体系内部的。
(p9)从体系的观点对政治过程的图解我们可以用一种通俗的方法来理解政治过程。
这一过程类似于生产一种政治物品:公众这种政治组织提出问题与政治需要,政党制定政策,政策实施产生效果与作用,反过来还能对其他各个政治体系产生影响。
这是我的简单的理解方式。
1.输入(要求)(1)关于产品和服务分配的要求。
(2)关于行为管制的要求。
(3)关于增税或减税以及对其他形式的资源提取的要求。
(4)关于传递信息的要求。
(5)关于参与政治过程的要求或是关于各社会集团的代表权更为平等的要求。
(6)关于加强社会安定和秩序、减少暴力和冲突的要求;或者另一种方式,要求政治体系对新的价值、挑战和机会积极地加以适应和做出反应。
2.输入(支持)(1)政治资源的支持。
(2)顺从者支持或服从性支持。
仅有要求的输入还不足以维持政治体系的经常运转。
要求知识用于制造称谓决定这一成品的原料。
要维持政治体系的运转,还必须把以支持或反抗某种政治体系的行动或倾向这类形式的能量,以及把政治体系自身的要求,及它所作出的决定,一并投入政治体系,使之运行。
(p11)因此,输入可以来自以下三个来源中的任何一个:国内社会、政治精英人物,或国际环境。
(p12)政治输入包括公众对政策的不公、缺失所要求的改革与管制;包括公众对政党或团体的政治资源性支持和物质支持;还包括国际环境下对国内政治体系所施加的压力。
3.输出(1)提取。
(2)行为管制。
(3)分配产品、服务、机会、荣誉、地位,等等。
(4)象征性输出。
第三节结构与文化1.政治结构当讲到政治体系的结构时,所指的就是构成这一体系的各种活动,即具有某种行为、意图和期望的规则性的活动。
(p12)所有的社会体系,包括政治体系、都是由各种角色构成的。
(p13)因此,政治角色是政治体系的基本单位之一。
角色的组合就是结构。
(p13)结构即包括社会中不同角色的相互作用。
每个人在所处的社会中都要充当不同的角色:在家庭中充当儿女的父亲;在职场中充当领导的员工;在政治生活中充当党派的支持者。
以政治生活的角度看这个对象时,他便成为一名积极拥护所支持的党派并发挥作用的支持者角色,这一角色与党派领导、同党人士、社会群体等等产生的相互作用即形成了一种结构。
我们采用角色和结构两个术语,而不用职位和机构这两个用于,是为了强调参与政治的个人的实际行为,强调政治机构的实际作为。
职位和机构两个词都可能指正式的法规,例如指那些设计用来约束法官和陪审员行为的法规,或是指公民所希望他们遵循的某种行为方式。
角色和结构指的是每个人的能够观察得到的行为。
(p13)结构(例如立法机关)是由各种相互关联而又互相作用的角色组成的;政治体系则是由相互作用的结构(例如立法机关、选民、压力集团和法院等)构成的。
(p13)角色组成结构,结构组成体系。
2.政治文化因此,研究任何一个政治体系,不但需要了解这个政治体系在某个特定时期里的实际作为,而且需要了解它的基本倾向。
我们把这些倾向(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称作政治文化。
它包括一国居民中当时所盛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技能。
公元8世纪到13世纪的西班牙哈里发王国时期,这一时期被阿拉伯人征服的西班牙并不能代表整个西班牙的信仰与文化方向。
对于中国的蒙元时期的风俗文化及信仰同样也不能代表中国整个历史的信仰与文化方向。
一段时期内文化的变革与波动,政权的更迭都只是这一政治体系历史长河中的一小部分。
所以本书这一部分启示我们在做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研究的时候应该以长远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待。
第四节执行功能的各个层次:体系、过程和政策任何政治体系所发挥的功能都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
(p14)1.体系层次体系层次涉及体系的维持和适应功能。
(p14)维持一个体系层次必须经历吸收、社会化、信息交流。
伴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革,吸收新鲜血液,与其他体系进行交流。
2.过程层次第一方面是利益表达。
在这一阶段,利益集团或个人提出改变某一政策或继续某一政策的要求。
(p15)第二方面是利益综合。
在这个阶段,经利益表达提出的许多要求将综合成为少数几个重大的政策选择方案。
(p15)第三方面是政策制定。
每个政治体系都有一部“宪法”,一套不断发展的法规,用以确定政治权力的范围,规定政治联盟制定权威性政策所必需的各类资源的性质。
(p15)转换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政策实施。
(p16)3.政策层次但是,政策层次不仅关注输出本身,而且还包括对转换过程每一个阶段作政策上的分析。
(p16)在探讨政治层次的最后一部分时,我们不光要考虑政策的输出,必须将过程和政策的双重观念运用于我们分析的每一部分。
这包括前文所提及的结果与反馈的作用。
政治体系输出的同时,原先状态的环境同样也在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4.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本书到这里已经将书名中的“体系、过程和政策”的概念粗略的介绍完毕。
政治体系中的各个结构如果想达到政策平衡,政策有效就必须完整全面地考虑这三个政治概念所包含的意义。
作者将这三者的关系称为同步配合关系,就如同一辆向前运行的汽车:光加油【篇二: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这次的读书笔记,我挑选的是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这本书,由于时间的关系,着重的是看了第一部分导论关于绪论和政治文化、政治结构这三点的内容。
第一部分阅读章节:1.1绪论1.2输入与输出1.3结构与文化1.4执行功能的各个层次:体系、过程和政策1.5政治体系的比较分析1.6政治发展1.7政治产品关键词:名词解释新术语旧术语摘录:政治体系一词在近年来出版的比较政治学教科书中已成为很普通的术语。
早先的著作都沿用政府、民族、国家这类词语来表述我们所说的政治体系。
(p3)旧的术语——国家、政府、民族,局限于法律和机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