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题(2023.04)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ǒu ěr chuàng jǔ bǎo c ún qi ān xūxīn shǎng xī shōu zhì huìfēn fāng zī shìmò shēng 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1鸳鸯.(yang yāng)爪.牙(zhǎo zhuǎ) 匀称.(chèn chèng)笼.罩(lǒng lóng)蒌蒿.(gāo hāo)伶.俐(líng lín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7 分)①井底之( ) ②杞人( )天③( )( )不断④无( )无( ) ⑤画( )添足⑥滥竽充( )⑦争( )斗( ) ⑧翻( )覆( )1.①②⑤⑥都是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我能再写两个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______ ____、____ ______ 。

2.③是AABC式的词语,我能再写两个:_____ ____ 、_________。

23.⑦是用来形容花的词语,我能再写两个:__ ___、___ 。

四、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纤.细(xiān) 砌.成(qiè) 旗杆.(gān) 希冀.(yì)B.拱.桥(gòng) 懦.弱(nuò) 分配.(pèi) 忙碌.(lù)C.鸡爪.(zhuǎ) 斑.点(bān) 投掷.(zhì) 逆.行(nì)2.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门万户曈曈..日(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B.兔走.触株(跑)3C.冀.复得兔(希望)D.风景旧曾谙.(黑暗)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

C.画上所有的鱼似乎都在游动,像活了一样。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4A.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B.所有的关键句都能直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C.读寓言故事,要先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D.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

B.同学们在学习上争奇斗艳....,谁也不愿意落后。

C.我们学校里,没有人在书法方面能与他相提并论....。

5D.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邯郸学步....。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

(10分)1.在老师的辅导下,进步很大。

(用修改符号修改)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用“/”给句子划分停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倦了的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6仿写句子: ,告诉我。

5.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9分)1《元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诗中描写春节辞旧迎新的诗句是:“,。

”2.从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中我感受到了行人内心悲痛的情感;从“绿阴不减来时路,。

”中我7体会到了诗人山行时愉悦欢快的心情;从“ ,野渡无人舟自横。

”中我看到了暮春时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从“迟日江山丽,。

”中我欣赏到了明丽盎然的春景。

3.笔墨纸砚被称为,“中医四诊”指的是。

4.凌晨四点,牵牛花,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七点,。

5.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蜜蜂》节选自《》,作者是国的。

改进造纸术的是,设计并建造了赵州桥的是,画出《清明上河图》的是。

8七、综合性学习(5分)传统节日真有趣!请你观察右边的图片,完成各题。

(1)图①是一种传统饰品 ;图②是我国的传统美食。

(2)我还知道很多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如、。

(1分)(3)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向大家介绍一下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阅读理解。

(18分)(一)课内阅读(8分)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②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选文描写了和。

(1分)2.下列关于“冒”字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1分)10A“冒”是不顾的意思,用在这里不恰当,应该换成“探”。

B“冒”表明荷花不是自然长出,也不是偷偷钻出,写出了荷花挣脱束缚伸展的动态美。

C“冒”写出了白荷花不停生长,生命力顽强。

3.运用修辞手法会让文章更加生动,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画“”的句子中“”一词写出了荷叶的多而密,“”一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一词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分)(2)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11了。

(1分)4.读了选文我知道了:第①句描写了荷花的形态,第②句描写了荷花的形态,第③句描写了荷花的形态。

(填序号)(3分)A.含苞待放B.蓓蕾初绽C.欣然怒放(二)课外阅读。

(10分)植物的睡眠①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②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12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是舒展着的,可一到晚上,那无数的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合拢。

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③有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着紫红色小花、长着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

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bǐng)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着,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比如白屈菜、含羞草等。

④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的需求,就连娇艳的花朵也要睡眠。

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每当旭(xù)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13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hān)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合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由于它“昼(zhòu)醒夜睡”的特点特别明显,才因此得名“睡莲”。

⑤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

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kē)睡的小老头儿。

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

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é)子来替它传粉。

⑥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14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呢!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分)绽放-( ) 比如-( ) 格外-( )2.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用“”画出来。

(2分)3.短文第⑤段先以蒲公英、胡萝卜的花为例,说明了花的种类不同,也各不相同,又以晚香玉的花为例,说明了有些植物的花。

(2分)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3 分) (1)睡莲得名的原因是它无论白天晚上都要睡觉。

( )15(2)合欢树的叶子一到晚上就会成对成对地合拢。

( )(3)蒲公英睡眠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

( )九、习作大舞台。

(30分)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把自己家人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

要求: 1.题目自拟;2.把过节的过程或发生的故事写清楚;3.注意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16十、快乐读书吧(20分)(一)选择题(8分)1.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箭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174.“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5.《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6.“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7.《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什么人?()A.士兵B.仆人C.厨师D.医生8.《人贵有自知之明》中,邹忌是谁的相国?()18A. 齐宣王B.齐威王C.齐襄王(二)判断(7分)1.《黔驴技穷》中,驴子最后被老虎吃掉了。

()2.《千金买首》中“首”是指老虎的头。

()3.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5.《杯弓蛇影》中,杯子里映的“蛇”其实是墙上那张弓的影子。

()6.在《塞翁失马》中,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而免服了兵役。

()7.《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林。

( )19(三)简答(5分)1.寓言故事的特点是什么?(2分)2.课外,你最喜欢哪个寓言故事?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3分)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