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通情:又叫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主要体现在情绪失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3.病人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
4.人格障碍:之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5.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P122)6.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做的鉴定。
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
7.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作用刺激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8.心理治疗: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程序中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在构成密切的治疗关系基础上,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行为甚至生理的变化,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成熟,消除或缓解其心身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
9.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在健康与疾病问题上建立起来的真诚、信任、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10.行为治疗:是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以减轻或改善来访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总称。
11.心理评估:同T6题12.心理评估:同T6题13.药物成瘾:是滥用药物的后果,指习惯于摄入某种药物而产生的一种依赖状态,撤去药物后可引起一些特殊的症状即戒断症状。
又称药物依赖性。
14.病人: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包括生理功能障碍、心理障碍或精神性疾病的个体,不论其求医与否,均统称为病人。
15.人格障碍:同T4题16.心理干预:是指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17.通情:同T2题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马洛斯需要的层次说,在青少年初期,日渐强健的需要是()A.安全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2.反应测量工具有效性、正确性的是()A.效度B.信度C.反映度D.区分度3.精神分析治疗的常用方法是()A.系统脱敏B.激发潜能C.识别负性认知D.自由联想4.“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模式中,医护人员的作用是()A.帮助病人自助B.要求病人自己想办法C.为病人做某事D.告诉病人做什么5.急性患者突出的心理问题是()A.恐惧B.猜疑C.抑郁D.焦虑6.有助于中年人心理保健的是()A.延缓衰老B.确立生存意义C.广交朋友D.老有所医7.“精力充沛、有力、性急、易冲动、不易自制”描写的是哪一类气质类型?()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 抑郁质8.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智力B.能力C.气质D.性格9.与意志力的自制力品质相反的是()A.服从和独断B.武断和优柔寡断C.动摇和执拗D.任性和怯懦10.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中,属于行为途径理论观点的是()A.人类的某些生理机能性疾病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B. 心身疾病的发生是存在未解决的心理冲突C.通过心理生理学的实验来探讨心理疾病的发病机理D.认为心身疾病者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性过度11.影响心理测验的受试者因素中不包括()A.应试者动机B.心理测验施测条件C.受试者紧张程度D.受试者生理状态12.人人都有独立的价值和尊严,必须自己选择生活的方向,是下列哪一学派的理论核心?()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认知治疗学派D.人本主义学派○13.系统脱敏法的理论依据是()A.内脏反应学习学说B.操作条件反射学说C.经典条件反射学说D. 示范作用学说14.“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模式的原型是()A.父母—成人B.父母—婴儿C.成人—成人D.儿童—儿童15.临终病人的最后阶段是()A.否认期B.妥协期C.接受期D.抑郁期○16.关于医学心理学,不合适得叙述是()A.多学科交叉学科B.研究身心相关的学科C.思想教育学科D.医学的基础和应用学科17.与目前人类死亡原因相关的所谓行为危险因素指()A.烟瘾、酒瘾、药瘾B.过食、肥胖和运动不良C.对社会压力的不良反应D以上都是18.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A.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B.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关注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C.认为人是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D.以上都是19.人本主义理论重要代表是:()A.马斯洛、佛洛依德B.马斯洛、罗杰斯C.罗杰斯、卡特尔D.法洛斯、森田20.认知过程包括:()A.感觉、知觉、记忆、意志、思维B.知觉、记忆、注意、兴趣、思维C. 感觉、记忆、思维、想象、表象D.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21.人的心理是:()A.人脑的功能B.大脑对客观现实主义的、能动的反映C.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D. 以上都是22.病人因其他角色冲击病人角色,从事了不应该承担的活动。
反应了病人的:()A.角色行为缺如B.角色行为异常C.角色行为减退D.角色行为能强化23.探讨身心疾病的研究途径主要是:()A.学习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心理动力理论B.心理生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动力理论C.心理动力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心理动力理论、学习理论24.在治疗有冠心病的恐怖症患者时不可以用下列那个疗法:()A.系统脱敏法B.全身松弛法C.冲击疗法D.认知疗法25.A型行为的特征是:()A.时间紧迫感B.竞争敌意倾向C.A、B都对D.A、B都错26.酒依赖往往指:()A.心理依赖B.生理依赖C.耐受性D.以上都对27.精神分析治疗的病人,突然停止话题,或反复陈述或要求终止治疗,表明病人处于:()A.移情B.发泄C.阻抗D.压抑28.下列不属于人格测验的是:()A.MMPIB.EPQC.SCL—90D.16PF29.精神分析理论主要侧重于研究()A.行为B.潜意识C.认知D.情感30.1879年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Wundt)31.下列不属于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条件是()A.样本B.信度C.常模D.效度32.某儿童的智力测验的MA为10,而他的CA为8,那么他的IQ为()A.100B.120C.125D.13033.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是()A.放松训练B.移情C.脱敏D.真实性检验34.下列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A.强迫症B.冠心病C.哮喘D.恶性肿瘤35.精神分析疗法不适合治疗()A.精神分裂症B.人格障碍C.心境障碍D.焦虑症36.抑郁性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A.紧张不安B.人格偏离正常C.心境持久低落状态D.恐惧37.人本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是()A.人的行为是内部矛盾冲突的产物B.人的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C.人是具有潜能和成长着的个体D.人的行为是由认知决定的38.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A.情绪B.气质C.能力D.性格39.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的标志是()A.德国心理学家洛采出版《医学心理学》一书B.佛洛依德建立精神分析理论C. 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D.詹姆斯等人提出新心理学理论40.人本主义理论主要代表是()A.马洛斯、佛洛依德B.马洛斯、罗杰斯C.罗杰斯、卡特尔D.马洛斯、森田41.人的心理是()A.人脑的功能B.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C.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D.以上都是42.应用IQ=(MA/CA)*100计算的智力水平为()A.智力年龄B.比率智商C. 偏离智商D.平均智商43.在精神分析法治疗过程中,病人把医生当成怨恨等情绪发泄的对象,这是()A.病人联想B.自由联想C.正移情D.负移情44.下列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A.溃疡病B.原发性高血压C.精神分裂症D.癌症45.与目前人类死亡原因有关的所谓行为危险因素指()A.烟瘾、酒瘾、药瘾B.过食、肥胖和运动不足C.对社会压力的不良反应D.以上都是46.酒依赖是指()A.心理依赖B.生理依赖C.耐受性D.以上都对47.A型行为的特征是()A.时间紧迫感B.竞争敌意倾向C.A、B都对D.A、B都错48.反映测量工具有效性、正确性的是()A.信度B.效度C.反应度D.区分度49.由于家庭、工作环境变化提出新的角色要求时,病人退出病人角色,这是:()A.角色行为减退B.角色行为缺如C.角色行为恐惧D.角色行为冲突三、填空题1.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心理测量”这一术语最早是由高尔顿提出的。
3.医学心理学研究汇集了生物科学和心理社会科学的方法。
4.A型行为的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时间紧张和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精神。
5.心理测验的鼻祖是比奈,最常用的量表是西蒙—比奈量表。
6.心理治疗的性质具有控制性和描述性两个特点。
7.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另一方面是----------。
8.1977年美国医生G.L.Engel 在《科学》杂志上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9.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行为主义只研究----------,也反对精神分析并自称为心理学“-----------”。
10.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四、简答题1.生物医学模式为什么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答:1)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足以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2)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单凭药物或手术;3)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已不再停留在身体上的无病,而是更追求心身的舒适和协调。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学说:答:1)潜意识理论2)心理发展阶段理论3)人格结构理论4)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5)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3.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1)标准化原则2)保密原则3)客观性原则4.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1)内省经验标准包括两方面:一是指病人的主观体验;二是指从观察者而言2)统计学标准3)生物学的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5.简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同T21题6.简述医患关系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主动—被动型特点:“医生为病人做什么”适用范围:某些特殊病人,如意识严重障碍的病人、婴幼儿病人、危重或休克病人、智力严重低下病人及某些神经疾病病人。
2)指导—合作型特点:“医生告诉病人做什么和怎么做”适用范围:急性病人的医疗过程。
3)共同参与型特点:“医生帮助病人自我恢复”适用范围:慢性疾病且具有一定知识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