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公式

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公式

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公式篇一:制造费用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的含义及案例制造费用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的含义及案例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指按年度开始前预先制定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各月制造的费用的方法。

各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差异平时各月份不进行调整,到年末才进行调整。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某车间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该车间全年制造费用预算数÷年度该车间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某月某种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当月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在这种分配方法下,“制造费用”科目平时各月份可能有余额,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年末将其余额结转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如果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大于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用蓝字结转;反之,用红字结转。

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

举例说明如下:例:新大工厂一车间20XX年全年制造费用预算为8600元,全年各种产品计划产量为:a产品320件,B产品120件,c产品14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a产品3小时,B产品4小时,c产品2小时。

①全年实际总工时=330×3+110×4+120×2=1670(小时)②全年制造费用转出数=1670×5=8350(元)③年终调整:实际制造费用8800元,已分配8350元,差额为450元应进行调整。

调整分配率=450÷1670=0.2695a产品应分配=330×3×0.2695=266.74(元)B产品应分配=110×4×0.2695=118.58(元)c产品应分配=120×2×0.2695=64.68(元)会计分录为: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266.74——B产品118.58——c产品64.68贷:制造费用450篇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指按年度开始前预先制定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各月制造的费用的方法。

各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差异平时各月份不进行调整,到年末才进行调整。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某车间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该车间全年制造费用预算数÷年度该车间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某月某种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当月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在这种分配方法下,“制造费用”科目平时各月份可能有余额,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年末将其余额结转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如果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大于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用蓝字结转;反之,用红字结转。

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

举例说明如下:例:新大工厂一车间20XX年全年制造费用预算为8600元,全年各种产品计划产量为:a产品320件,B产品120件,c产品14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a产品3小时,B产品4小时,c产品2小时。

①全年实际总工时=330×3+110×4+120×2=1670(小时)②全年制造费用转出数=1670×5=8350(元)③年终调整:实际制造费用8800元,已分配8350元,差额为450元应进行调整。

调整分配率=450÷1670=0.2695a产品应分配=330×3×0.2695=266.74(元)B产品应分配=110×4×0.2695=118.58(元)c产品应分配=120×2×0.2695=64.68(元)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266.74——B产品118.58——c产品64.68贷:制造费用450篇三:电大成本会计的工作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29题任务六(元)制造费用计划数=10×5=50(元)(1)第一次替代:11×5=55(2)第二次替代:11×4.5=49.5(3)(2)-(1)每件所耗工时数的提高使制造费用增加:55-50=5(元)(3)-(2)每小时制造费用的降低使制造费用节约:49.5-55=-5.5(元)因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两个因素变化对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影响为:5+(-5.5)=-0.5(元)2.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

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

要求: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代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参考答案: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1)分析对象:1512—1500=12(2)量差影响:(36—30)×50=300(超支)(3)价差影响:(42—50)×36=—288(节约)连环替代分析法(1)计划数30×50=1500(2)第1次替代36×50=1800(2)—(1)量差影响+300(3)第2次替代36×42=1512(3)—(2)价差影响—2883.(2)分析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1)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分析: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升高2420-2260=160元,或7.08%比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升高150元,或6.61%。

(2)原材料费用变动情况分析;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950×1.96=1862元本年计划单位成本900×3.1=1890元本期实际单位成本890×2.3=2047元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157分析:1)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890-900)×2.1=-21元2)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2.3-2.1)×890=178元合计198-21=157元(等于总差异)6.某工业企业12月份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中,可比产品本年累计总成本资料如下: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50000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43000元;本年实际累计总成本:245000元;本年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为4800元,计划降低率为1.8%。

要求:(1)计算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的计划完成率;(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3)计算企业全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参考答案: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计划完成率=(245000/243000)×100%=100.8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250000—245000=5000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5000/250000)×100%=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降低额计划执行结果:5000—4800=200(元)降低率计划执行结果:2%—1.8%=0.2%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都超额完成降低计划。

篇二:20XX年电大成本会计考题成本会计试题1成本会计的对象(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制造费用)3企业为筹集资金发生的手续费等,应借记(b财务费用)账户4采集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时在(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的5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d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6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基本生产成本”)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8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时,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入(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直接进行分配应采用(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标法)10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应该做到(a可比、不可比产品要分别填列)二、多项选择11要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abc)a合理设置成本会计机构b配置成本会计人员c按照成本会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进行工作d编制成本计划12分配制造费用时,可能借记的账户有(de)a“生产费用”b“营业费用”c“管理费用”d“基本生产成本”e“辅助生产成本”1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a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b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e回收废料的价值1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预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ab)a按定额比例法计算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c按定额比例法计算d 按定额工时计算e按原材料消耗定额15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16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情况(bcd)a半成品对外销售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个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渐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e管理上要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品资料17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e按上期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三简答题18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答案: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定额法的特点: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19什么是比例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答案是通过计算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数。

即比率,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1)相关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完全相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的分析的一种方法(2)构成比例分析法:是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既部分与总体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一种方法(3)趋势比率分析法:是指对某项经济指标不同时期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分析其增减速度和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四业务处理题20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已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

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度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