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春期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课后巩固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春期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课后巩固练习题(附答案)

第16课冷战课后巩固练习题
1.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集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广霸权主义
2.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元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D罗斯福新政
3.造成德国于1949年分裂为两个国家的原因有()
①二战后美苏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②德国的民族矛盾激化
③“柏林危机”的发生④美苏冷战的开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亿多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货款。

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遏制了苏联向西欧扩张势力D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5.柏林墙玩于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对于柏林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柏林人民的安全B柏林墙出现反映了世界的两极格局
C柏林墙的修建主要是由经济原因D柏林墙的出现根本原因是防止外国间谍人员潜入
6.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句话中,后一个“战争”指()
A冷战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D中东战争
7.有人这样形容美苏冷战:“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建立
D.华约的建立
8.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的组织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人提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同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的政策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

”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
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
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北约”组织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古巴导弹危机发生
13.1961年8月13日,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

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德经济水平的差异
B.美.苏冷战的产物
C.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D.二战达成的协议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5.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中的“自由国家”指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亚非拉国家
16.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在该条约影响下()
A.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B.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C.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
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
17.前两年,美日韩联合军演在朝鲜半岛以南的海域举行,媒体评论说“美日韩”企图打造“亚洲版北约”。

追溯历史,“北约”这一军事政治集团成立于()
A.一战时期B.二战时期
C.冷战时期D.美国内战时期
18.“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要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这一评论直接针对美国的()
A.“军事结盟”政策
B.“冷战”政策
C.“科技立国”政策
D.“门户开放”政策
19.2016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时表示,他跨越历史和意识形态的阻隔.伤痛与分离的藩篱来到古巴,意在埋葬美洲大陆最后一丝“冷战残余”。

下列对奥巴马所说的“冷战”认识错误的是()
A.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
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20.冷战时代,美苏关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即法国大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

这说明冷战时期美苏()
A.共同承担世界和平任务B.双方军力基本保持平衡
C.努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D.在对抗中以缓和为基调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某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捐款。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某计划”是什么计划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对欧拨款88%为捐款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美国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美国凭借极度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谋求全球霸权。

苏联的强大及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阻碍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

美国采取非战非和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意图的历史条件。

(2)美国为实现上述战略意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结合材料二中图一、图二予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何为“冷战”政策?杜鲁门的宣称意味着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能否实现其目的?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20BBDDBAACAAACBDABCBCC
21.(1)核心内容:美苏冷战或两大阵营的对峙(美苏对峙.冷战对峙)。

(2)计划:“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原因:防止革命;控制西欧;遏制(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3)评价:美苏争锋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彼此又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苏军备竞赛既付出了高昂代价,又推动了科技发展。

22.(1)领导世界,谋求世界霸权。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马歇尔计划,对台军售。

(3)冷战是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意味着战后美苏“冷战”的开始。

(4)①能实现。

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综合实力的较量,苏联整体实力和经济发展不如美国,苏联最终会因为国力所限而退出争霸斗争。

②不能实现。

因为争霸会引起世界动荡不安,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抵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