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理学11-内分泌

动物生理学11-内分泌

10
神 经 分 泌 方 式
11
腺垂体激素 分泌方式
12
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 13
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 质轴激素分泌的调控
14
腺垂体激素 分泌的下行 和上行调节
15
四、激素的作用及其机制
16
激素的作用
促进生长和发育 保证生殖 控制细胞外液的稳态 调节代谢过程 调节消化活动 参与应激和免疫反应
动物生理学11-内分泌
(a) 外分泌腺 (b) 内分泌腺
2
激素作用实验
3
第一节 概 述
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类型: 内分泌(远距分泌) 神经分泌 神经内分泌 自身分泌 外分泌:外激素
4
细 胞 间 的 通 讯 方 式
5
一、激素的分类
含氮激素
➢ 蛋白质和肽类激素 ➢ 氨基酸衍生物
类固醇激素 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
22
膜表面受体的类型 23
激素信号与靶细胞反应的关系
每一种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受体和信号转导系统,细胞对信 号的反应不仅取决于其受体的特异性,而且与细胞的固有 特征有关
相同的信号可产生不同的效应,如Ach可引起骨骼肌收缩、 降低心肌收缩频率,引起唾腺细胞分泌
不同信号产生相同的效应,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 能促进肝糖原降解而升高血糖。
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细胞系统,由下丘脑底部的许多核 团内的小型神经内分泌细胞组成,其轴突较短,终止于 正中隆起。这个系统产生的多种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进 入垂体门脉系统,调节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43
神经垂体分泌 的两种激素
44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抗利尿作用,促进水在肾集合管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升血压作用,使小动脉的平滑肌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正常
24
受体数量的调节
➢ 受体失活 (receptor inactivation), 修饰或改 变受体,如磷酸化,使受体与下游蛋白隔离
➢ 受体隐蔽(receptor sequestration), 暂时 将受体移到细胞内部
➢ 下调(down-regulation) ➢ 上调( up-regulation )
Ca2+ / 钙调蛋白 32
激素作用的放大机理
Amplification
33
激素作用的放大过程
34
肾上腺素调 节糖原分解
过程
35
第二信使网
Second messenger networks
36
激素作用的 聚合和分散
作用
37
类固醇激素 的作用机制
38
39
甲状腺素的作用机理
40
第二节 下丘脑-垂体
生长发育效应:是机体生长、发育和成熟的重 要因素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调 节其兴奋性
54
55
19
受体 Receptor
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 分子物质,多为糖蛋白,一般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与配体 结合的区域和产生效应的区域。 受体与配体间的作用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① 特异性 ② 饱和性 ③ 高亲和力
20
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
21
膜受体的类型
➢ 离子通道型受体 ➢ G蛋白耦联型受体 ➢ 酶耦联的受体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
41
下丘脑-垂体功 能单位
1.单胺能神经元;2-5.各 类肽能神经元
42
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类
大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由视上核和室旁核组成,细 胞体积较大,轴突末梢大部分终止于神经垂体内,小部 分终止于正中隆起,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沿轴突 运输,储存在神经垂体内,受刺激后释放入血。
6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7
三、激素的合成、分泌及代谢
激素的合成 激素的分泌 激素的转运 激素的代谢
8
蛋白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9
Ca2+与胞吐作用 (a) 神经元 (b) 神经分泌细胞 (c) 内分泌细胞
47
垂体
垂体的组成
远侧部
腺垂体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垂体
神经部 漏斗
垂体前叶 中叶 后叶
48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靶器官 49
GH的作用环节
50
第三节 甲状腺
甲状腺的结构
51
52
甲状腺激素的种类和合成
53
三、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代谢性效应:
–产热效应 –对蛋白质、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对水和电解质的影响
② 通过蛋白质的逐级磷酸化,使信号逐级放大,引起细
胞反应。
28
蛋白激酶的种类


磷酸基团受体
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丝氨酸/苏氨酸羟基
蛋白酪氨酸激酶
酪氨酸的酚羟基
蛋白组/赖/精氨酸激酶
咪唑环,胍基,ε-氨基
蛋白半胱氨酸激酶
巯基
蛋白天冬氨酸/谷氨酶和cAMP
30
PKC途径(DAG和IP3) 31
17
激素作用的基本特征
特异性:激素在体液中与大部分细胞接触,但有选择地 对作用于存在该激素受体的靶细胞,靶细胞的激素受体 种类不同,使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高效性:体液中激素的浓度很低,一般为10-12-10-6g/ml 催化作用:加速或减慢细胞内新陈代谢的速度
18
激素的作用机制
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
时,抗利尿激素对血压的影响并不显著。
45
催产素的作用
催产效应,促进子宫在交配和分娩时收缩,前者促使精子通 过雌性生殖道到达受精部位,后者促使胎儿产出;
排乳效应,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将乳汁排出。 虽然雄性也有催产素,但其作用不明。
46
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抑制激素(GHIH) 催乳素释放激素(PRH) 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PIH) 促黑素释放激素(MRF) 促黑素释放抑制激素(MIF)
25
第二信使
The second messenger
26
四种常见的 第二信使
27
蛋白激酶
是一类磷酸转移酶,其作用是将 ATP 的 γ 磷酸基转移 到底物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白质磷酸化,可分为5类。 蛋白激酶在信号转导中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
① 通过磷酸化调节蛋白质的活性,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
绝大多数信号通路组分可逆激活的共同机制,有些蛋白质在 磷酸化后具有活性,有些则在去磷酸化后具有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