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得2 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安培
C.库伦
D.焦耳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
出的物理量是
A.可求出物体的初速度
B.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C.可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D 可求出物体通过的路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
生微小形变产生的;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
线之间的静摩擦力的作用
4.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100 米比赛中,中比乙跑得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
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
减少到0.3Kg 时,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m/s2)
A.A 向左运动
B.A 向右运动
C.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将变化D.A 对桌面的摩擦力变小
6. 如图所示,粗糙的A、B 长方体木块叠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 受到水平
方向的3N 力的牵引,但A B 仍然保持静止,B 木块受力个数为
A.3
B.4
C.5
D.6
7.质点做直线运功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C.前3秒内和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2秒末的第4秒末的位置相同
8.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
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 时刻并排行驶。
下列说明
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 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9.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 内的位移为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2.5s 末的速度一定是5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2m/s2
C.物体的第5s 内位移一定是9m
D.物体是前5s 内的位移一定是25m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向右滑行,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受到地面的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μ2(m+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
是μ1mg
C.当F>μ2(m+M)g 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11.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 C 运动.甲以加速度a3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1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 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亦为v.若a1≠a2≠a3,则( )
A.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达到C
B.甲一定先由A达到C
C.乙一定先由A达到C
D.若a1>a3 则甲一定先由A达到C
12.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3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是3m,以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 取10m/s2.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上升时间可能是2.8s
B.第3s 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3m/s
C.4s 末的瞬时速度可能是-18m/s
D.
前4m 内位移可能为8m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 分)
13. (6 分)某同学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 实
验装置。
让刻度尺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
1 个 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 l 1,如图 1 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 挂
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
1 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 示数 l 1= cm 。
在弹簧下端分别挂
2 个、
3 个、
4 个、
5 个 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 l 2、13、l 4、l 5。
已知每个钩码
质 量是 50g,挂两个钩码时,弹簧弹力 F 2= N (当地重
图 1 图 2 力加速度 g =9.8m/s 2).要得到弹簧伸长量 x,还需要测量的是 ,做出
F -x 曲线,得到 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4.(8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体在重物的 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
在纸带上便 于
测量点的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 2 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 率为
50Hz.
图
1
图
2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三位有 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a=
m/s 2.
三、计算题(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的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 分)从离地面 45m 的空中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 g =10m/s 2,求小球: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
1s 内的位移、最后 1s 内的位移。
(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
16. (9 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kg 和2kg 的木块A 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
k=200N/m 的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 直到B 刚要离开
地面(g 取9.8m/s2),求
(1)最初系统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
(2)B 刚要离地时弹簧的形变量
(3)这一过程中A上升的高度
17. (10 分)珠海航展现场“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两架“歼-10”飞行表演剪刀对冲,上演精彩空中秀,质量为m的“歼-10”飞行表演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的减速过程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飞机以速度v0 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1,运动时间为t1;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x。
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行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
18. (10 分)A 车在直线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大雾天气能见度低,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B 车时,两车距离仅有84m,A 车司机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两车均视为质点),求:
(1)通过计算判断A能否撞上B车?若能,求A车从刹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假设B车一直静止)
(2)为了避免碰撞,A 车在刹车同时,如果向B 车发出信号,B 车收到信号经△t=2s 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匀加速向前行驶。
问:B 车加速度u2 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碰撞事故.(这段公路很窄,无法靠边让道)
1 1 1 1
2 2 2
2 雅礼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一. 选择题
【1-8】A 、C 、D 、B 、D 、C 、C 、B
【9-12】AD 、BD 、BD 、ACD
二. 实验题
物理解析
13. 25.86 0.98
弹簧原长 14. 6 7 1.00 1.20 -2.00
三. 计算题
15.
解:
(1) 由 gt 2=h 可得:h=3s
2
1 (2) ℎ1 =
2 ���
= 1 × 10 × 1 = 5 2 根据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1:3: 5……有
ℎ3 = 5 × 5 = 25 (3) h = 1 × 10 × 1.52 = 11.25
2
16. 解: (1) 由胡克定律有:
(2)
�� = 9.8 = ��
可得 = 9.8 = 0.049 200 �� = 19.6 = �� 可得 = 19.6 = 0.098 200 (3) h = 0.049 + 0.098 = 0.147m 17.
解:
如图,A 为飞机着陆点,AB 、BC 、分别为两个减速运动过程,C 点停下来。
A 到
B 的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
解得:t =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