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一、药品验收单据管理
1、对与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
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三十六条
2、《销售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药品经营
质量管理规范》第三十五条
二、药品存放
1、药品与非药品、内服与外用、处方与非处方及危险品等应与其它药品分开
存放。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四十一条 2、拆零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七十七条
三、药品保养条件
1、药品与墙不小于30cm、与散热供暖品不小于30cm,与地面不小于10cm。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三十九条
2、冷库2-10?,阴凉不高于20?,常温库0-30?,相对湿度45-75%《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十八条
3、药品养护条件含义:
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
密闭: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指将容器密闭以防风化、吸潮、挥发及异物进入;
熔封或严封: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
的侵入及污染,如安瓶
阴凉处:指不超过20?
凉暗处:指避免阳光直射,不超过20?
冷处:指2-10?
常温:指10-30?
生物制品:应在2-8?,避光储存,
药品拆零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加强拆零药品管理,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处方管理法》第三十三条及相关要求,建立药品拆零管理制度。

1、拆零药品集中存放于拆零专盒,拆零药袋附记,记载药品名称、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批号失效期、拆零单位。

2、所拆零药品,保留原包装的标签至用完后,启用包装即保留新的原包装的标签。

3、拆零药品应经二人核准,向本科室人员交接,并制作拆零药品专袋《附记》。

保留原包装的标签。

4、拆零药品处方调配人员、药品拆零人员是药品拆零管理的责任人。

5、药局负责人、药局高职称人员对本药局人员和所拆零药品要监、管、帮、促、负责落实和日常拆零工作。

6、拆零药品指所调配处方时给患者无原包装盒而医院另行包装的药品。

7、药品拆零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出现调配处方差错或检查中被罚,责任人、负责人、科室高职称人、本科室所有人员负全部责任。

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为确保药品安全有效,防止调配和使用过期失效药品,依据相关管理条例制定医院过期失效药品处理制度。

一、对近期药品上报“退货”过期限失效制度
1、各药局和临床药品经管人员每月定期查库存药品的有效期,发现距有效期6个月内的药品,立即上报主任,并立即采取应对措施,能退回的药品积极退回。

2、不能退回的药品,则通知临床尽快使用。

3、过期失效,应说明理由,上报院领导审批,做报损处理。

二、防止调配和使用过期失效药品,药局每个月盘点时都要检查,6个月内过期失效,应填写《药品近期报表》统计近期药品,包括种类、数量。

一般距有效期3个月内的药品就被下架,退回公司。

按问题药品召回法,一些药厂或公司定期与医院药局联系回收近期药品或过期药品。

三、对过期失效药品分类销毁管理制度
1、药片、药丸、胶囊类药品,应分别计数包装好,再装入纸箱内,纸箱作过期失效标记,暂时封存。

2、胶囊、脂膏类药品,应将其分别计数包装,作过期失效标记,暂时封存。

防高温,防火源。

3、药液,口服液等液体药品则应在原包装不破损的条件下,将其分类计数,作过期失效标记,暂时封存。

4、喷雾剂、气雾剂类则应在原包装不破损的条件下,将其分类计数,
作过期失效标记,暂时封存。

防高温,防火源。

5、针剂、水剂类注射类药应连同其完整外包装,将其分类计数,作过期失效标记,暂时封存。

6、将上述过期失效药品需要销毁的,由院领导审批,在药剂科主任的监督下,药品数量经管理科室,保管员、会计作帐处理,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单位处置;及相关条例处理,由物资管理人员,采购员共同现场移交或销毁,并做记录。

7、对于管制药品,如麻醉、精神药品等过期失效,应连同其外包装一起,将其分类计数,作过期失效标记,暂时封存。

由院领导审批,药品数量经管理科室,
保管员、会计作帐处理。

必须由医院报告给大庆市药监局,在药监局和医院相关人员监督下,对过期的管制药品进行集中销毁。

药品进货验收、储存养护、出库复
核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所储存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相关管理要求,制定药品进货验收制度、储存养护、出库复核管理制度。

一、药品进货验收制度
1、药品进货应及时验收,不能立即验收的未经验收药品,应放在有黄色标牌的待验区,经验收合格品放在有绿色标牌的合格区;不合格品放在红色标牌的不合格区。

2、药品管理人员,对每次进货药品应作验收登记、验收登记内容,应包括购入日期、供货单位、药品名称、规格、计量单位、购入数量、生产企业、生产批号、有效日期、批准文号、注册商标、外观质量、验收结论、处理结果、检验人签名等内容。

3、对与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在召回药品之列者,应按召回制度处理,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4、进口药品应有加盖供货企业公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进口药品批件》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

进口药品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名称、主要成分及注册号,并有中文说明书。

5、《销售单》、有效单据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二、药品储存养护制度
1、药品与非药品、内服与外用、处方与非处方药及危险品等应与其它药品分开存放。

2、拆零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

3、药品与墙不小于30cm、与散热供暖品不小于30cm,与地面不小于10cm,冷库2-10?,阴凉不高于20?,常温库温度0-30?,相对湿度45-75%
三、出库负荷管理制度
1、票据负荷:药品管理人员出库应凭出库票或批示凭证出库,应复核出库票中药品的规格、计量单位、价格是否与实物相符,如有不符者、要与会计复核无误后方可发放药品。

2、规格数量复核:应对领取人当面复核药品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出库数量、有效日期、外观质量等,复核无误后,发货人、领取人双方签字。

如另有补充内容应记录签字。

3、药品质量复核:出库应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按批号出,复查发现如有过期失效、召回药品、未经验收、库内保存期受污染、虫蛀、受潮、霉变、效期少于6个月的药品不得出库。

冰箱使用管理制度
冰箱是确保药品储存的医疗设备,为加强管理、规范使用,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使用管理制度。

一、药局冰箱是专供储存需低温存放药品的医疗设备。

任何个人不得在冰箱内存放食品、病理组织标本、胎盘或其他物品,以防造成污染或污染源。

二、所存放药品必须有完整包装,拆零药品必须有中文标记详细资料。

如发现存放物品无品名、批准文号、无存放人等其他物品,科室负责人有权随时清除。

三、冰箱卫生、药品处方调配、药品盘点、管理等日常工作由当班人员负责管理。

四、冰箱内严禁存放易挥发、易燃的液体药物,如含乙醇、丙酮等,防止引起爆炸事故。

五、冰箱的调试、维修等,非专业人员不得自行拆卸。

药品储存2-10?即可,不得调得太高或太低,应保持相对恒定温度。

六、因存放个人物品、或药品无名无标记、被污染等,被处罚、没收、通报或药品损失等,存放人、物主要承担赔偿责任。

责任不清,所在科室共同承担。

临床药师的职责
1、参与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工作,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的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临床用药,审核用药医嘱或处方。

2、参与药师选用适宜的药品和适当的用法、用量,参加日常医师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对重点患者应建立临床药师查房制和书写药历。

3、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药物治疗方案的拟订与实施。

4、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并依据患者临床和药动学,药效学特点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充分掌握与临床用药有关的药物信息,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及时、准确、清楚的用药信息与咨询服务。

5、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良事件信息收集、整理、研究,指导临床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方案用药,如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负责指导或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部门。

6、开展合理用药教育,宣传用药知识,指导患者安全用药与临床医师共同做好新药上市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观察,做好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工作,结合临床药物治疗实践,进行用药调查,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承担医院临床药学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