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言语篇
(四)
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 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 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 翻译:中散大夫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 睛黑白分明,有白起那样的风度,遗憾的 是眼睛狭小些。”赵景真说:“一尺长的 表尺就能审定浑天仪的度数,一寸长的竹
管就能测量出乐音的高低。何必在乎大不
眼睛一定不会明亮。”
【点评】徐孺子富于想象,善于对比,具有思辨 能力。这则故事也说明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 理。
(十)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 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 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 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翻译:
颖川太守把陈仲弓判了髡刑。有位
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元方说:“太守这个
人怎么样?”元方说:“是个高尚、明智
的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元方 说:“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 经》上说:‘两个人同一条心,就像一把 钢刀,锋利的刀刃能斩断金属;同一个心 思的话,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芳香。’那 么,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 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 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
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翻译: 钟毓兄弟俩小时候,一次正碰上父亲白天睡
觉,于是一块去偷药酒喝。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
姑且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钟毓行过礼才喝,钟 会只顾喝,不行礼。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钟毓
殷纣,把殷代的顽民迁移到洛邑,莫非诸位先生 就是那些人的后代吗?”
(七)
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人问病,
曰:“患疟也。”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 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
翻译:西晋时,有个小孩儿,父亲病了,他外
出求医讨药。主人问他病情,他说:“是患疟
子。”主人问:“令尊是位德行高洁的君子, 为什么会患疟子呢?”小孩儿回答说:“正因 为它来祸害君子,才是疟鬼呢!”
他们赞赏人格美的形容词象:“濯濯如春 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清风朗月”, “玉山”,“玉树”,“磊砢而英多”, “爽朗清举”,都是一片光亮意象。甚至于 殷仲堪死后,殷仲文称他“虽不能休明一世, 足以映彻九泉”。 形容自然界的如:“清露晨流,新桐初 引”。 形容建筑的如:“遥望层城,丹楼如霞”。 庄子的理想人格“藐姑射仙人,绰约若处 子,肌肤若冰雪”,不是这晋人的美的意象 的源泉么?桓温谓谢尚“企脚北窗下,弹琵 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 天际真人是晋人理想的人格,也是理想的 美。
的事呢?”
元方说:“您的话怎么这样荒谬啊!因此我不 回答你。”客人说:“您不过是拿驼背当做恭 敬,其实是不能回答。”元方说:“从前高宗
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
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做父亲的,恰恰 都是高尚明智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 是忠臣孝子。”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二)
刘尹云:”清风朗月,辄思玄度。” ——《言语第二· 七十三》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 而正欲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 耳。”
——《言语第二· 九十二》
为什么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
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 “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
(类似的言语)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 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 “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翻译: 孔文举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
翻译: 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 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 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 我!”于是下令赐见。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 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 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又问 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二、言语简介
1.《言语》是《世说新语》的第二门,共108则。 作者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2.本门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 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
(八)
庾公造周伯仁。伯仁曰:“君何所欣说而 忽肥?”庾曰:“君复何所忧惨而忽瘦?”伯 仁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
耳。”
翻译: 庾亮去拜访周伯仁.周伯仁说:“您有什 么高兴的事呢?怎么忽然胖了起来?”庾亮说: “您又有什么忧伤的事呢?怎么忽然瘦了下去?” 周伯仁说:“我没有什么可忧伤的,只是清净澹 泊之志日渐增加,污浊丑秽的思虑日渐去掉而已.”
有一次孔文举白天睡觉,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来 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 小的回答说:“偷来的,哪能行礼呢!”
(三)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 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
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九)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 ①,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 必不明。" 【翻译】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下玩耍,有人 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指没有嫦娥 和玉兔),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回答说:“不 是这样的。就好像人的眼睛里有瞳仁,如果没有它,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王羲之曰:“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 王司州(修龄)至吴兴印渚中看,叹曰:“非 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 ——《言语第二· 八十一》
司马太傅(道子)斋中夜坐,于时天
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 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 太傅因戏谢日:“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 滓秽太清邪?”
可是一般却说得很得体、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
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多锋,或气势磅礴, 或善于抓住要害一语破的,很值得回味。
三、言语故事
(一)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 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
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
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 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 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 “足下但因伛为恭不能答。”元方曰:“昔高 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 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
康”)拜桓温墓,作诗云:“山崩溟海竭, 鱼鸟将何依?”人问之曰:“卿凭重桓乃尔, 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 眼如悬河决溜!”
——《言语第二· 九十一》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 别,辄作数目恶。”
——《言语第二· 六十二》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的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 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 深沉。但丁的《神曲》起始于中年的徘徊歧路, 是具有深意的。
很聪明的了。”陈韪听了,感到很难为情。
(十一)
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因问
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 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 见绳,喜畏法而至耳。” 【译文】司马景王东征的时候,选取上党 的李喜来任从事中郎。李喜到任时他问李 喜:“从前先父召您任事,您不肯到任; 现在我召您来,为什么肯来呢?”李喜回 答说:“当年令尊以礼相待,所以我能按 礼节来决定进退;现在明公用法令来限制 我,我只是害怕犯法才来的呀。”
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
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 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
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无
不赞赏他的聪明过人。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 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
长大了未必出众。”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
——《言语第二· 九十八》
这样高洁爱赏自然的胸襟,才能够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
山水画的演进中产生元人倪云林那样“洗尽尘 滓,独存孤迥”,“潜移造化而与天游”, “乘云御风,以游于尘埃之表”(皆恽南田评 倪画语),创立一个玉洁冰清,宇宙般幽深的
山水灵境。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的,
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
(十二)
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 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
群臣叹服。
【译文】晋武帝刚登位的时候,用蓍草占卜,得到 一。要推断帝位能传多少代,就在于这个数目的多
少。因为只得到一,武帝很不高兴,群臣也吓得脸
色发白,没人敢出声。这时,侍中裴楷进言道: “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侯
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武帝一听,高兴了,
群臣都赞叹而且佩服裴楷。
四、知识扩展与补充
司图空《诗品》里形容艺术心灵为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空潭写春,古镜照神”,此境晋人有之:
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 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 主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 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