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水监控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规范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监控,确保实验用水的质量满足标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检测化学分析、无机及有机实验和微生物检测等实验用水的水质监控。
3 职责
3.1 检测员负责实验室纯水出水口水质的监控。
3.2 质量管理员负责纯水系统的前端水的周期监控。
4 工作程序
4.1 实验室用水的分级及其指标要求。
4.1.1 实验室用水一般分为三级:
(1)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实验,如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用水。
(2)二级水用于无痕量分析等实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及原子荧光分析用水。
(3)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及微生物检测。
4.1.2 不同级别实验室用水的指标要求
4.1.3 实验室应根据工作需要选用不同级别的水,并在纯水出水口标识相应的实验室用水级别。
4.1.4 检测方法中有特殊要求的其他实验用水,实验室应进行相
应指标的水质监控及记录。
如有必要,应制订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4.2 实验室用水的保存
4.2.1 一级水不可储存、使用前制备。
二级水、三级水可适量制备,分别储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
4.2.2 各级用水均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
三级水也可使用密闭的、专用玻璃仪器。
4.2.3 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20%)浸泡2~3d,再用待测水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6h以上。
4.3 实验室用水监控频次要求
4.3.1 实验室用水日常监控要求
4.3.1.1 实验室自动化制水设备生产的实验室用水
4.3.1.2 实验室用水的日常监控记录《实验室用水日常监控记录表》,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汇报。
4.3.2 实验室用水的周期监控要求
4.3.2.1 中心纯水系统前端水应至少每半年一次按4.1.2要求的指标进行全检。
4.3.3 在水质监控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情况,相关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汇报。
5 参考资料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GB 6682-2008 6 相关文件
6.1 《记录控制程序》
6.2 《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程序》
6.3 《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7 质量记录
7.1 实验室用水日常监控记录
7.2实验室用水周期监控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