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46分)
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

3、一杯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4、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5、空气中能帮助燃烧的是(氧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

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8、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9、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也就是说,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10、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二、判断:(20分)
1、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嗓音师完全相同的,自然界中各种声源发出的声音也具有不同的音色。

(√)
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603年制造出了酒精温度计。

(×)
3、二氧化碳可以使混浊的石灰水变澄清。

(×)
4、水有流动性,空气没有。

(×)
5、在玻璃罩里放上花,抽掉里面的空气,植物不会枯萎。

(×)
6、表面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的吸热能力和散热能力都一样。

(×)
7、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性能不一样。

(√)
8、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9、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
10、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重量。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这种现象叫做(A)。

A、凝结
B、凝固
C、冷却
2、下列颜色中吸热最好的是(C)
A白色B蓝色C黑色D绿色
3、小明家安装一个壁挂式制冷空调,应该把空调装在墙壁的(A)。

A、靠上的地方
B、靠下的地方
C、中间
4、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与表面颜色浅相比较(A)。

A、表面颜色深的吸热快
B、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
C、无法确定
5、空气中含的最多的成分是(C)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6、冬季,有时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A)
A、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自来水管胀破了
B、自来水管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自来水管冻裂了
C、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7、人听力最好的年龄是(C)。

A、0~6 岁
B、40岁
C、18~28岁
8、声音在(A)中传播效果最好。

A、沙子 B、空气 C、水
五、简答题(18分)
1、说说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4分)
我们可以从植树造林做起,处理好垃圾,想办法减少或避免产生汽车尾气等方面做起。

2、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4分)
制冷空调一般安放在高一些的地方,因为冷空气向下流动;取暖器一般安放在低一些的地方,因为热空气向上流动。

3、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4分)
因为沙漠很热,白色的衣服吸热慢,散热快;宽大的衣服可以通风,空气的流动也能降低温度。

4、“伏罂而听”是什么意思?说明其科学原理。

(6分)
意思:在古时城市攻防战中,防守者吧罂埋在地下,派一个听觉灵敏的人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罂上去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以确定敌人在什么地方挖地道。

科学道理:挖掘声通过土壤、岩石这些固体物质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罂后引起罂壁振动,又引起罂内空气的振动,于是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