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课件

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课件


); ); );



五、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古朗月行》是( 李白 )的诗, 诗人把月亮比作( 白玉盘 )和( 瑶台镜 )。 赞美了( 月亮 )的美妙和神奇。
六、朗读指导: 1、 想象自己在宁静的夜晚面对圆月 欣赏的情景,语速稍慢,注意读出诗 的节奏。 2、这首的韵脚有:( 盘 ) ( 端 )
文学常识:
李白是( 唐 )朝诗 人,有( “诗仙” ) 之称。《古朗月行》是一 首乐府诗。诗中写儿童时 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 “白玉盘”、“瑶台镜” 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 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 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疑”这两个动 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 漫之态。
文学欣赏: 李白诗中的月亮
实践活动: 课外收集描写 月亮的古诗
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见月几回圆。
实践活动: 课外收集描写 月亮的古诗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实践活动: 课外收集描写 月亮的古诗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实践活动: 课外收集描写 月亮的古诗
古朗月行
[唐 ]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
古朗月行
语文出版社 小学语文第二册 课件制作 曹虹 四川绵阳科学城二小
一、识记新字并组词: 玉( 玉盘 ) 识( 认识 ) 行( 行动 )
三、用“认识”造句: 认识——
二、比一比,在词: 王( 国王 ) 只( 只有 ) 形( 形成 )
四、写字指导: “玉”字的第三笔是( 竖 “识”字的最后一笔是( 点 一样长 “行”字的竖钩与缺月如钩如镰。 例如:“忆昨新月生, 西檐若琼钩。” 月有春秋冷暖, 春月如花, 秋月如雪, 例如:“秋月照白壁, 皓如山阴雪” 。
月中有盛衰无常的历史。 例如:“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课外拓展:中秋节 唐朝初年,中 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 太宗记》记 载有“八月十五中秋 节”。中秋节的盛行 始于宋朝,至明清时, 已与元旦齐名,成为 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 节的第二大传统节。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
七、细读诗句,想象感悟: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本句写的是 年幼时不认识月亮, 白玉盘 把月亮称为( )。 形状 2、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写出月亮的( 圆和月亮的( )很亮。 光泽 )很
八、细读诗句,感悟理解: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本句写的是月亮又好像传说中神仙用的( 瑶台镜 )。 一个“飞”字生动刻画了明月如镜高高悬挂空中,想来 飞天的( 嫦娥 )和捣药的( 玉兔 )一定在这面 瑶台镜里照过自己的身影。 2、本句不仅写出月亮的形状和明亮,还写出月亮的 ( 神奇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