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中国传统插花(1)
一、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花材的修剪加工技术;掌握插花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花型的插法。
二、基本原理
(一)中国是插花艺术的起源地,也是花文化的发源地。
我国明代袁宏道《瓶史》成书于17世纪,是我国插花史上评价最高的一部插花专著。
与其他专著相比,更偏重插花意境和原则的阐述。
(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与构图法则:
(1)插花基本原则:以“形”达“意”,以“形”传“神”,
形神兼备。
(2)插花布局要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结合、
仰俯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
另外,注重色彩、花型、花朵大小、高低、开放程度的差异以及枝曲横斜的变化来增加作品画面的韵律,同时要使这些变化符合客观规律和艺术构图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均衡与调和,处理好轻与重的关系;不仅要求插花材料的大小、形态相协调,还要注意插花颜色与容器及环境.用具的颜色相调和,与周围气氛相协调。
对比与统一,花枝色彩的浓淡,数量的多寡,质地的厚薄,花朵的大小等,都应统筹安排。
(三)中国插花艺术效果:寓意深刻,意境深远,线条流畅,造型简洁。
补充: 古代插花理论辑录: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在《瓶史》的“宜称”中有: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置瓶忌两对,忌一律,忌成行列,忌以绳束缚。
夫花之所以整齐者,正以参差不齐,意态天然。
张谦德(1577-1643)《瓶花谱》:
品瓶。
凡插贮花,先须择瓶。
春冬用铜,秋夏用磁。
因乎时也。
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地也。
贵磁铜,贱金银,尚清雅也。
折枝。
凡折花须择枝,或上茸下瘦,或左高右低,右高左低;….取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全德画家折枝花景象,方有天趣。
若直枝蓬头花朵,不入清供。
插贮。
瓶中插花,只可一种两种,稍过多便冗杂可厌,独秋花不尔也。
沈复(176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插瓶,起把易紧,瓶口宜清;如碗沙少许掩铜片,使观着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
东方式插花通常指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插花,
其用花量不大,讲求枝叶的巧妙配合,追求自然造型的艺术美感,轻描淡写,清雅绝俗。
三、主要花材、工具及固定材料
主要花材以中国原产花材为主,或者引进时间较厂的花卉。
线状花材:桂花、南天竺、竹、柳等树枝;
焦点花材(团状花)如月季、菊花,
小衬花材:黄英(一支黄花)、鼠尾草、随意草、青葙、小菊,漫天星等。
衬叶:天门冬、鱼尾葵、巴西铁、肾蕨、海桐,黄杨等。
大型叶:龟背竹,鹤望兰,八角金盘,绿萝等。
容器以花盘、花瓶为主,花篮、碗、缸、筒为辅助。
花材固定:花泥、剑山、撒艺等。
剪刀、绿胶布、绿铁丝等。
四、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立意根据花材寓意和主题构思作品。
立意在先或因形赋意。
2 花型:从直立、倾斜、下垂三种基本花型中选定一种基本花型。
3.选材:根据立意与设计选择花材。
4.花材整形:包括修剪弯曲等。
花材修整,原则上要顺其自然。
选定枝条主视面,一般应以叶片的正面(阳面)为主视面。
选定茎的主轴和头部,然后对其余侧枝进行取舍。
去除交叉枝,对生枝、病虫枝,交叉枝等。
需要弯曲的枝条要不根据粗细和难易程度采取相应技术。
花材弯曲:粗枝用锯或刀先锯1-2个缺口,硬枝要两手持花枝,手臂贴着身体,大拇指压着要弯曲的部位,双手并拢,有效控制力度,慢慢用力下弯。
易脆枝条,热水处理后放入冷水中弄弯。
花叶较多时,先包扎好花朵,放火上烤2-3分钟。
重复多次。
软枝条(如柳树,连翘、金钟花等)容易弯曲,两拇指对放在需要弯曲处,慢慢掰动枝条即可。
操作时注意站姿和手指等姿态态优美。
5.操作步骤:
据第一主枝的姿态不同,将东方式插花的基本花型分为直立型、倾斜型和下垂型3种.花型一般由三个主枝构成骨架,最长的花枝称为第一主枝,以此类推,然后再在各主枝的周围,插些长度不同的辅助枝条以填补空间。
为了使花型丰满并有层次感,注意枝条长短的比例及插置的角度,能够熟练处理花材,并熟识不同花型的插置要求,根据提供的花材创作出基本花型。
根据构图对花材进行弯曲造型固定和花型插作。
先依次插好第一、二、三主枝。
第一主枝 15°,第二主枝45°第三主枝75°。
然后在上述各枝周围加入辅助花材。
在基部可错落插入小型过渡衬花或衬叶,也可遮盖花泥。
注意下垂型的第一主枝多利用蔓性、半蔓性以及花枝柔韧易弯曲的植物,使其向下悬垂,低于瓶口,其他主枝的位置与角度与直立型、倾斜型相同。
插作做到“起把易紧”,具有空间立体感。
各枝长度比例适当。
焦点突出。
总体要求
(1)直立型:
第一主枝直立在花器左15°;枝长为(盆长+高度)的1.5倍
第二主枝插在第一主枝左前倾斜45°,第一主枝的2/3
第三主枝插在第一主枝右前倾斜75,第二主枝的2/3
一般主枝基本直立,第二、第三主枝则略带倾斜。
直立型是盛花中的基本型式。
(2)倾斜型:
步骤一:第一枝以45°倾斜插在花器左前方(即上述直立型的副位);反之,向右为逆式插。
步骤二:第二枝15°直插在水盆右后角(即直立型主位);
步骤三:第三主枝置右前倾斜75°。
要点正好是直立型的第一、二主副位置互相调换,而主枝倾斜角度更大。
(3)下垂型:
步骤一:第一主枝位置如倾斜型,由上垂下;
步骤二:第二主枝位置与倾斜型同。
但要直立而不可倾斜
步骤三:第三主枝插在第一主枝右前方向前倾斜75°。
要点为三枝位置如倾斜型,但第一主枝不倾斜而须下垂,长度没有严格限制,看环境所需而定
(4)直上型:
各枝条张开角度较小。
强调直立向上的气势。
步骤一:第一主枝直插在花器中央;
步骤二:第二主枝直插在第一主枝左前;
步骤三:第三枝直插第一主枝的右前方。
它的要点与直立型相似,不过直上型的三枝主枝均插在中央,直上而不倾斜。
五、实验报告与思考
1. 总结中国古典插花专著插花理论。
2. 总结中国原产的常见切花花材。
3.根据实习,写出花材修剪与弯曲加工基本技艺。
4. 写出自己作品创作的主要插作过程,并总结中国传统插花各种花型的插作特点和技巧,比较其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