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变湿热测试指引

交变湿热测试指引

4.2研发部:(产品项目工程师)
4.2.1负责提供测试样机;
4.2.2负责提供产品相关文件数据,如:产品规格书(技术要求,下同),使用说明,产品结构图纸等;
4.2.3负责产品检验进行中出现设计问题的整改和产品数据的更新,确保产品相关技术数据与要求一致。
5作业程序
5.1使用设备:可程序恒温恒湿箱、温度表、功率表、计算机主板、显示器、线材、辅助设备;
5.6.4按9.3方法,做完成规定cycle;
5.6.5每0.5小时记录一次输出电压、箱温;
5.6.6条件试验结束时,试验样品仍保持在试验箱内,先在0.5H将湿度渐渐降低到正常受控条件下73%~77%,再0.5H内把箱内以温度变化的速率为大于1度/min(不超过5min时间的平均值)降低到受控条件下的恢复环境下的温度,恢复时间总为1H(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5.6.9出交变湿热测试报告。
5.7失效判定
5.7.1组件烧、功能异常、没电压、外壳和螺丝柱变形等。
5.8失效跟进
5.8.1把5.7.1点现象,反馈给研发部(产品项目工程师)分析,测试工程师跟进结果;
5.8.2研发部(产品项目工程师)找到解决方案后,提供样品给品保部继续做高温测试,直到PASS为止。
6.2IEC 60068-2-30-2005
7输出记录
7.1《交变湿热测试报告》
5.5.4标准大气环境条件: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25%~75%,气压:85kPa~106 kPa;
5.5.5受控恢复条件: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73%~77%,气压:85kPa~106 kPa。
5.6测试步骤
5.6.1测试工程师将处于室温的试验样品在不包装“准备使用”状态按正常位置或其它规定放入试验箱内并接好相关设备(如:电源输入线、电子负载),各个产品试环境
5.3.1常温度:25±3℃,试验温度:55±2℃,试验湿度:不小于95%;
5.3.2如有特殊,可视实际情况,调节测试环境。
5.4测试时间
5.4.1在输入电压上下限各工作24小时,恢复时间1小时,恢复时间1小时,一般做2cycle;
5.4.2如有特殊,可视实际情况,调节测试时间。
5.6.7恢复程序结束后,取出样品,马上进行最后检测;
5.6.8最后检测:
5.6.8.1在测试过程中,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不得超过额定输出电压的5%,或由型号产品标准规定;
5.6.8.2机械外观检测;
5.6.8.3综合电气性能检测,并记录到相关表格;
5.6.8.4检测工作应在恢复阶结束后立即进行,除非有关标准另有规定,一般所有参数应在2小时内测量完毕。
5.6.2将试验箱温度调控到25±3℃,45%~75%RH,运行2H使样品达到热平衡后,在1H内将试验箱相对湿度升高不小于95%;
5.6.3设定试验箱在3H内,将试验环境温度升至试验温度,升至试验温度最后15min相对湿度可不低于90%,到试验温度稳定,此时相对湿度均要求不低于95%,并保持12H,试验完成前15min相对湿度可不低于90%,试验完成,将试验温度在3H小内降至25±3℃,相对湿度维持不低于95%,再保持12H,这样完成一个cycle(注:试验温度稳定后,进行加电加满载,温度变化率:不大于1度/min);
5.5通用说明
5.5.1测试使用所有仪器均需在测试前进行点检,确保测试可靠性;
5.5.2测试所使用地所有仪器都应又一年为基准进行校验,每台仪器上都应帖有最近调校日期及
调校有效期的标签;
5.5.3实验前,确保样品功能和外观是完好的。如外观不良,据分析根源,与材质无关,但功能是完好的,可进行测试,反之,看实际情况和询问研发部(产品项目工程师)是否要进行此项目测试;
1目的:确定公司的产品在温度循环变化的湿热环境中,并通常在表面产生凝露时的使用和储存的适应性。
2范围:适用于公司电源产品。
3名词定义

4权责
4.1品保部:(产品测试工程师)
4.1.1负责根据GB/T 2423.4-2008“试验Db”方法1相应条款要求,对样机进行测试评估,提供「交变湿热测试报告」。
5.9测试及处理流程图
5.10试验温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5.11注意事项
5.11.1注意防火及安全措施;
5.11.2做好ESD;
5.11.3做好异常情况记录及反馈;
5.11.4测试完成或者中途异常,需停止炉及样品工作,待温试恢复至常温1小时后,才可把样品取出。
6支持文件
6.1GB/T 2423.4-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