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总时数:X学时理论:Y学时实验:Z学时1、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以基础医学中的细胞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课程为其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疾病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2、教学目的与要求(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XX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通过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①掌握②。
(2)基本技能方面①熟练使用。
4、教学方法与手段(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理论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以及结合录像、图片、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自学等形式给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同时任课教师应适当地讲述一些学科前沿进展和动态发展,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能了解学习该学科的前沿动态。
实验教学教师应适当讲授,结合示教等手段介绍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规则,以学生动手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时数分配6、考核方式生理学为考试课,实行百分制,其中理论课考试多采用闭卷考试(选题有一定的范围及难度,从题库选题),考核成绩结合课堂随即考试(开卷或闭卷)及写论文等形式,从而全面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生理学前言动态了解的程度,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实验课通过平时课堂纪律、实验报告书写、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
成绩的构成为:实验预习A%、实验操作B%、实验纪律C%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7、参考教材序号.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序号.[国别]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译者(若为中文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二、理论课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化学研究的对象二、化学的发展史三、化学和医药学四、化学课程的任务五、学习化学的方法[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第二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的结构[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原子的组成和同位素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排布[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元素周期律二、元素周期表[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三节化学键与氢键[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离子键二、共价键三、配位键四、氢键[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三章元素及化合物第一节非金属元素[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卤素二、硫三、氮[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二节金属元素[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碱金属二、铝及其化合物三、铁及其化合物[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三节生物元素[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生物元素分类二、生物元素在体内的作用[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四章物质的量第一节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物质的量二、物质的量的单位[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二节摩尔质量[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摩尔质量二、有关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三节气体摩尔体积[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摩尔体积二、气体摩尔体积及应用[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五章溶液第一节分散系[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分散系[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二节胶体溶液[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胶体溶液的制备二、胶体溶液的性质[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三节溶液浓度[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二、溶液浓度的换算与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四节溶液的渗透压[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渗透现象与渗透压二、渗透压与浓度的关系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化学反应速率及表示方法二、有效碰撞理论简介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
2.。
第二节化学平衡[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1.掌握。
2.熟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3.了解。
[教学内容]:一、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二、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 自学/课堂讲授2. 自学与讲授结合3. 理论与临床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