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化学教案-第五章电解质溶液-6学时

医用化学教案-第五章电解质溶液-6学时

例计算0.10mol·L-1Na2CO3溶液的pH值。
四、PH值在医学上的应用
举例:复方氢氧化铝片的药理作用
五、课程小结
1.酸碱质子理论(掌握,理解性记忆);
2.酸碱平衡(重点);
3.PH值计算(掌握);
4.PH值在医学上的应用(了解,查网络);
10分钟:课程回顾
20分钟:酸碱质子理论
20分钟:酸碱平衡及计算
[学生归纳]:给酸、碱、盐下定义
[讲解]:1.强调酸、碱定义中“全部”二字的含义;2.酸、碱、盐的溶液因电离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转折]:像酸、碱、盐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从化学的另一分类角度讲又叫做电解质
[板书或投影]:2.酸、碱、盐是电解质
[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得出电解质的概念,并借助对比方法,在电解质的概念的基础上得出非电解质概念。
1.电离度
注:电离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解质的本性,同时又与溶液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2.电离常数和稀释定律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Ki)
(1)HAc的电离平衡
HAc⇌H++ Ac-
[学生阅读、讨论并回答]: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电解质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电解质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边引导边板书):
二、弱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
1.酸、碱、盐的电离
酸:………H2SO4=2H++SO42-
电解质碱:………Ba(OH)2=Ba2++2OH-离子正负电荷守恒
例已知在298.15K时,0.10mol·L-1的NH3·H2O的电离度为1.33%,求NH3·H2O的电离常数。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H2O⇌H++ OH-
在一定温度下,当达到电离平衡时,水中H+的浓度与OH-的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即 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注:常温时,无论是中性、酸性还是碱性的水溶液里,H+浓度和OH-浓度的乘积都等于1.0 × 10-14。
3、同离子效应
1.同离子效应
这种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一种与该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后,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例求0.10mol·L-1HAc溶液的电离度?如果在此溶液中加入NaAc晶体,使NaAc的浓度达到0.10mol·L-1,溶液中HAc的电离度又是多少?
例在0.10mol·L-1HCl溶液中通入H2S至饱和,求溶液中S2-的浓度。
化合物盐:………Al2(SO4)3=2Al3++3SO42-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酒精、蔗糖等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2.酸、碱、盐是电解质
[形成性检测]:
1、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A.熔融的氯化钠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晶体D.无水乙醇
> 或 >1.0 × 10-7mol·L-1溶液呈酸性
= =1.0 × 10-7mol·L-1溶液呈中性
< 或 <1.0 × 10-7mol·L-1溶液呈碱性
pH=-lg
pKw=pH + pOH=14.00
三、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一)、一元弱酸(弱碱)
设有一种一元弱酸HA溶液,总浓度为cmol·L-1,则
注:(1)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2)有的物质在某个共轭酸碱对中是碱,而在另一共轭酸碱对中却是酸,如HCO3-等;
(3)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酸碱电离理论中的盐,在质子理论中都变成了离子酸和离子碱,如NH4Cl中的NH4+是酸,Cl-是碱。
2、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1碱2酸2碱1
3、共轭酸碱对中Ka与Kb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所有一级、二级标题板书,并在小结时标出重点、难点)
第二节 溶液的酸碱性
一、酸碱质子理论
1、酸碱的定义和共轭酸碱对
酸: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分子或离子)。
碱:凡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分子或离子)。
酸⇌碱+ H+
这种对应关系称为共轭酸碱对,右边的碱是左边的酸的共轭碱,左边的酸又是右边碱的共轭酸。
第8课学时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1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研讨课□ 习题课□ 复习课□ 其他□
教学目的:
1.掌握弱电解质、强电解质的概念;
2.掌握解离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计算;
3.理解同离子效应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
板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解离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左右
[学生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着以下路径分析归纳)金属能导电→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能导电→溶液中也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猜测: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分别带负电和正电的阴、阳离子
[质疑]:物质中有阴阳离子就能导电吗?
[演示或模拟动画实验]:教师演示或模拟NaCl晶体、熔融NaCl的导电性实验,以澄清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原理的模糊认识。
2、讲授新课:(所有一级、二级标题板书,并在小结时标出重点、难点)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问题探究]:为什么上述物质的溶液具有导电性?
(教师首先提供问题探究所必需的金属导电的知识背景: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后进行问题的情景迁移:根据金属的导电原理,请分析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在导电时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溶液自身内部还有哪些因素?)
10分钟:课程小结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思考:
1.氯化钾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2.人体中有哪些电解质,都哟什么作用?
课后总结分析:
本次课程知识点不多,涉及很多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但我们的学生基础差,还有很多文科生所以讲解速度慢,边讲新课边回忆高中一些基础知识。
第9课学时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2
注:Ka与其它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其数值大小与酸的浓度无关,仅取决于酸的本性和体系的温度。
(2)NH3·H2O的电离平衡
NH3·H2O是弱碱,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 OH-
(3)稀释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与电离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溶液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即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这个关系称为稀释定律。
[板书或投影]:
1.酸、碱、盐的电离
HCl=H++Cl- NaOH=Na++OH- NaCl=Na++Cl-
[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NO3、H2SO4; KOH、Ba(OH)2; Na2CO3、CuSO4、BaCl2(三学生上黑板)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分析的具体指向——以上三组物质电离后的阴阳离子类型及共同特点。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新课导入:(以提问的方式,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和现象引出所讲内容)
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及化合物,而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板书或投影,边板书边讲解):单质、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酸、碱、盐
而化合物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即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下能否导电,又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有关电解质的知识。
Ka1Ka2Ka3
一般地:H3A⇌H2A-⇌HA2-⇌A3-
Kb3Kb2Kb1
有:Ka1×Kb3=Ka2×Kb2=Ka3×Kb1=Kw
可见,知道Ka就可以计算出其共轭碱的Kb;知道Kb就可以算出其共轭酸的Ka。
例已知NH3·H2O的Kb= 1.76 × 10-5,求NH4+的Ka。
二、酸碱平衡
(一)、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滴定分析的方法和滴定方式,滴定分析的计算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课程回顾:(和同学们互动,以提问的方式回忆上节课所讲内容并板书)
1.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理解性记忆)
2.弱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重点掌握)
3.同离子效应(理解并会应用)
4.氯化钾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5.人体中有哪些电解质,都有什么作用?
15分钟: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10分钟:PH值在医学上的应用
5分钟:课程小结
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
水在体内的生理作用?
课后总结分析:
本次课程的内容较抽象,所以尽量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现象来举例说明,尤其是与临床有关的例子来说明,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掌握所学内容。
第10课学时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电解质溶液3
2.盐效应
这种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可稍增大弱电解质电离度的现象,称为盐效应。
四、课程小结
1.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理解性记忆)
2.弱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重点掌握)
3.同离子效应(理解并会应用)
10分钟:课程导入
20分钟: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30分钟:弱电解质电解质的电离
10分钟:同离子效应
[演示]:通过酒精、酒精水溶液、蔗糖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强化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