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 化学图像题汇编选择题练习经典
【化学】 化学图像题汇编选择题练习经典
④根据题干叙述,可知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生成了水,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生成了二氧化碳,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可能的组成为:①CH4;②H2、CO;③H2、CH4;④CH4、CO;⑤H2、CO、CH4,共5种情况,选项正确。
故选B。
10.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化学】 化学图像题汇编选择题练习经典
一、中考化学图像题汇编
1.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体现对应操作的是( )
A. 向稀硫酸中加水
B. 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
D.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来源】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D、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生成的氢氧化铜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有硫酸存在时,硫酸铜不能直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等硫酸被消耗尽此能生成沉淀。D正确。
故选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A.1条B.2条C.3条D.4条
【答案】C
【解析】
【详解】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①正确;
图1中对比实验ab可证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对比实验ac可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②正确;
根据反应的图像可知,A、B两种金属与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可能是酸不足,两种金属均剩余,也可能是其中一种金属恰好完全反应,另一种金属剩余,③正确;
4.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下列有关质量关系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盐酸与氯化钙混合液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盐酸先与碳酸钠,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此时先出现气泡,在盐酸被消耗完毕后,二氧化碳不在生成,气体质量不再增加,然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再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这时才有沉淀出现,质量增加,当氯化钙被消耗完毕后,不再产生沉淀,沉淀质量不在增加。
D、向一定量的H2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两种物质都含有硫酸根离子,都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硫酸钡的沉淀,沉淀起点应该从0点起,不符合题意。故选A。
6.下列四个图形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足量的铁片与镁条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B. 将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恒温蒸发水
B、一定温度下,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不能继续在溶解硝酸钾了。所以加入的硝酸钾无法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错误;
C、将锌和稀硫酸混合后,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为: 。由此可知,锌和稀硫酸一接触就会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待硫酸消耗尽后,加入的锌粒不会反应,也不会形成溶液,则此时溶液的质量不变。C错误;
B、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与图象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C、将足量MgCO3和MgO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消耗的盐酸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氯离子质量相等,生成的氯化镁质量也相等。而曲线图中横坐标中生成相同质量的氯化镁,消耗的盐酸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B、图像描述描述气体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碳酸钠溶液氧化碳生成量增加,当盐酸反应完毕后,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气体质量不改变,选项B正确;
C、盐酸与氯化钙溶于水,形成溶液,在不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质量也存在,不能为零,选项C错误;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随着碳酸钠加入,氯化钠质量不断增加,当盐酸与氯化钙全部反应完毕后,氯化钠质量不再增加,选项D正确。故选C。
B. 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硝酸钾质量的关系
C. 将锌粒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从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含有铜单质,固体的质量一定不为0。A错误;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某些比较活泼的金属,选项错误;
②质量守恒定律只用于解释化学变化的质量问题。10g水与10g酒精混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选项错误;
③镁比锌活泼,和稀硫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率快一些,所以镁的斜线更陡;由于稀硫酸不足,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由酸决定,由方程式 ,可知等量的酸,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即最终是同一平线,选项正确;
B.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故A正确;
【详解】
A、图像表示的沉淀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由分析可知,碳酸钠一开始加入先与盐酸反应,在盐酸消耗完毕后,才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继续加热碳酸钠溶液,沉淀增加,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增加,所以沉淀随碳酸钠加入量的关系时,开始没有沉淀,过一段时间沉淀出现,质量增加,直至氯化钙消耗完毕,质量不再变化,选项A正确;
C、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Mg<Fe<Zn,活泼性Mg>Zn>Fe,所以镁产生氢气最多,反应速率最快,锌反应速率居中,产生氢气最小,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有二氧化锰反应速度快,没有二氧化锰速度慢,但产生的氧气质量相等,与曲线不符合,不符合题意。故选B。
B. 往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 等质量的Mg、Zn、Fe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且硫酸钡不溶于酸,沉淀不会减小,与曲线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B、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直至碳酸钠反应完,与曲线符合,符合题意;
故选:C。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②10g水和10g酒精混合,得到20g酒精溶液,该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③常温下,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④某气体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气体点燃后,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的组合最多有5种情况
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水
D. 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金属锌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根据优先反应原则,碳酸钠和稀盐酸先发生反应,在此过程中无沉淀产生,当稀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反应不影响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的反应,因此反应刚开始时就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故选项错误;
4.6 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 g水,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 ×100%=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 ×100%=0.6g,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有机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即MC+MH=3g<4.6g,因此,该有机物中还含有氧元素,④不正确。
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硝酸钡与硫酸或硫酸钾反应均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一开始就会生成沉淀,D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B. 向一定量的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C、向稀盐酸中加水,pH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会大于或等于7,故选项错误;
D、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生成硝酸锌的质量小于反应消耗硝酸银的质量,故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应实验或化学反应事实的是
A. 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
D、氢氧化钠先和溶液中的盐酸反应,一开始无沉淀产生,把盐酸消耗掉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故D正确。
故选:C。
11.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2的质量M<N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
C. 将足量MgCO3和MgO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