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教案姓名:李运娣系别:计算机第1章 Visual FoxPro 数据库基础本章重点与学习目标:❖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发展过程▪概念模型以及常用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掌握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的相关属于❖数据库设计基础▪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过程❖了解VF系统的发展过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VF的发展简史及了解Visual FoxPro系统的特点▪掌握VF系统的启动与退出方法▪熟悉VF系统的用户界面❖熟悉VF项目管理器▪创建新项目▪项目管理器窗口的各类选项卡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本章课时:3学时§1.1 数据库基础知识§1.1.1 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1. 数据与数据处理数据是指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2. 计算机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检索、维护等,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1.1.2 数据库系统1. 数据库有关概念数据库(DataBase):指数据库系统中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存储在外存储设备上形成的、为多个用户共享、与应用程序相互独立的相关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简称数据库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负责全面管理和实施数据库控制和维护的技术人员。
2.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手段。
特点: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1.1.3 数据模型1. 实体的描述:实体的定义、属性、实体集和实体型2. 实体间联系及联系的类型定义:实体之间相对应的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了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类型: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3. 数据模型简介数据模型是在数据库领域中定义数据及其操作的一种抽象表示。
类型:网状模型;层次数据模型;关系模型§1.2 关系数据库§1.2.1 关系模型1. 关系定义的定义及相关术语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通常将一个没有重复行、重复列的二维表看成一个关系,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关系名。
相关术语:元组、属性、域、关键字、外部关键字2. 关系的特点⏹关系必须规范化⏹二维表中的每一列都有唯一的字段名且取值性质相同⏹二维表中不允许出现完全相同的两行⏹二维表中可以任意交换行的顺序和列的顺序3. 实际关系模型一个具体的关系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
在VF中,一个数据库中包含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多个表。
这个数据库文件就代表一个实际的关系模型。
为了反映出各个表所表示的实际实体之间的联系,公共字段名往往起着“桥梁”的作用。
➢例1.1 部门-职工-工资关系模型➢例1.2 图书-读者-借阅关系模型§1.2.2 关系运算1. 传统的集合运算:交、并、差2.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定义:从一个关系模式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记录的操作称为选择,选择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相当于对关系进行水平分解。
投影定义:投影运算从关系中选取若干属性形成一个新的关系。
连接定义:将两个关系模式的若干属性拼接成一个新的关系模式的操作,对应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条件的所有元组。
§1.3 数据库设计基础§1.3.1数据库设计步骤1. 设计原则⏹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原则⏹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2.设计步骤⏹需求分析⏹确定需要的表⏹确定所需字段⏹确定联系⏹设计求精§1.3.2 数据库设计过程1.需求分析:用户需求主要包括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确定需要的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一步就是确定需要的表,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抽象的过程。
3.确定所需字段4. 确定联系5.设计求精§1.4 Visual FoxPro系统概述Visual FoxPro6.0是微软公司1998年发布的可视化编程语言集成包Visual Studio6.0中的一员,是一种用于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应用程序开发的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计算机数据库软件。
§1.4.1 Visual FoxPro 6.0的安装与启动1. 安装步骤将Visual FoxPro 6.0系统光盘插入CD-ROM驱动器,打开光盘,找到setup.exe文件,双击该文件,进行安装向导。
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单击“下一步”按钮根据提示进行安装。
2.启动系统单击Windows的“开始”按钮,选择“程序”\“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菜单项。
§1.4.2 Visual FoxPro 6.0的主界面1.菜单操作下拉式菜单项:主菜单栏中包括8个下拉式菜单项:文件(F)、编辑(E)、显示(V)、工具(T)、程序(P)、项目(Q)、窗口(W)、帮助(H)。
2.命令操作显示与隐藏命令窗口的方法:单击命令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以关闭它,然后通过“窗口”菜单下的“命令窗口”选项可以重新打开。
3.项目管理器窗口项目管理器是VF中各种数据和对象的主要组织工具。
一个项目是文件、数据、文档和对象的集合。
§1.4.3 工具栏的使用1.显示或隐藏工具栏2.定制工具栏3.修改现有工具栏§1.4.4 Visual FoxPro 6.0的配置为了使系统满足个性化的要求,可以定制自己的系统环境。
在VF中可以使用“选项”对话框或SET命令进行附加的配置设定,这里主要用“工具”菜单下的“选项”进行设定。
§1.5 项目管理器项目是指文件、数据、文档和对象的集合。
“项目管理器”是VF中处理数据和对象的主要组织工具,它为系统开发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工作平台,一是提供了简便的、可视化的方法来组织和处理表、数据库、表单、报表、查询和其他一切文件;二是在项目管理器中可以将应用系统编译成一个扩展名为.app的应用文件或.exe的可执行文件。
§1.5.1创建项目1.创建新项目2.打开和关闭项目3.各类文件选项卡§1.5.2 使用项目管理器1.创建文件2.添加文件3.修改文件4.移去文件5.其他按钮:“浏览”按钮、“关闭”和“打开”按钮、“预览”按钮、“运行”按钮、“连编”按钮§1.5.3 定制项目管理器1.移动、缩放和折叠2.拆分项目管理器3.停放项目管理器§1.6 向导、设计器、生成器简介VF提供真正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工具,使用它的各种向导、设计器和生成器可以更加简便、快速、灵活地进行应用程序开发。
§1.6.1 Visual FoxPro的向导1.启动向导2. 使用向导3. 修改用向导创建的项§1.6.2Visual FoxPro的设计器1.各种设计器:表设计器、数据库设计器、报表设计器、查询设计器、视图设计器、表单设计器、菜单设计器、数据环境设计器、连接设计器2.打开Visual FoxPro设计器§1.6.3Visual FoxPro的生成器各种生成器:表单生成器、表格生成器、编辑框生成器、列表框生成器、文本框生成器、组合框生成器、命令按钮组生成器、选项按钮组生成器1. 启动“表单生成器”2. 对表单中的控件使用相应的生成器3. 使用自动格式生成器来设置控制格式4. 使用参照完整性生成器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有关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然后介绍了VF6.0的初步知识,包括其用户界面、工具栏的使用和系统配置。
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对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同时也对VF6.0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作业:1.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包括哪些方面?2.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3. 简述关系的特点。
4. 数据库有哪些设计原则。
5. 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6. 创建项目的方法有哪些?教学后记:第2章 VF程序设计基础本章重点与学习目标:❖掌握VF常用数据类型▪字符型、数值型、浮点型、双精度、整型等❖掌握VF常量、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方法及运算符和表达式▪常量类型、变量类型及使用▪VF运算符及优先级、VF各种表达式❖了解VF程序设计基本知识及基本程序结构▪程序文件的建立与编辑和程序的调用方法▪程序的三种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掌握VF的过程与函数的定义及运用方法▪子过程与过程的定义及操作▪自定义函数的运用❖掌握变量的作用域与参数的传递▪VF变量的作用域▪VF参数的传递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本章课时:7学时§2.1 常量与变量VF主要数据类型有:字符型、数值型、货币型、日期型、日期时间型、逻辑型、备注型、通用型。
§2.1.1 常量常量是指在所有的操作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数。
VF主要有:数值型常量、货币型常量、字符型常量、日期型常量、日期时间型常量和逻辑型常量。
§2.1.2 变量变量是能够随时更改的。
每个变量有一个变量名。
命名规则:变量名以字母,汉字和下划线开头,后接字母、数字、汉字和下划线构成。
VF变量分为字段变量和内存变量数组:与内存变量不同,数组在使用之前一般要DIMENSION或DECLARE命令显式创建,并且规定数组是一维数组还是二维数组,数组名和数组大小。
数组创建数组的格式:DIMENSION <数组名> (<下标上限1> [,<下标上限2>]) [,…]DECLARE <数组名> (<下标上限1> [,<下标上限2>]) [,…]§2.1.3 内存变量常用命令1.内存变量的赋值格式1 :STORE <表达式>TO<内存变量名表>格式2:<内存变量名>=<表达式>2. 表达式的显示格式1 :?[<表达式表>]格式2:??[<表达式表>]3.显示内存变量格式1: LIST MEMORY[LIKE<通配符>][TO PRINTER|TO FILE<文件名>]2: DISPLAY MEMORY[LIKE<通配符>][TO PRINTER|TO FILE<文件名>] 4.清除内存变量格式1 :CLEAR MEMORY格式2:RELEASE<内存变量名表>格式3 :RELEASE ALL [EXTENDED]格式4:RELEASE ALL [LIKE<通配符>| EXCEPT<通配符>] 5.表与数组之间的数据传递将表的当前记录复制到数组格式1 :SCATTER [ FIELDS<字段名表>][ MEMO ] TO <数组名> [ BLANK ]格式2:SCATTER [FIELDS LIKE<通配符>|FIELDS EXCEPT<通配符>] [ MEMO ] TO<数组名> [ BLANK ]§2.2 表达式表达式是由常量、变量和函数通过特定的运算符连接起来的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