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文学翻译

古典文学翻译

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
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译文: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

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

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

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3.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译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

5.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
之宠弟乎?”
译文: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

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
6.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译文: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

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

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
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译文: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
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8.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
他则又何说!
译文:小人喜欢议论,不愿成人之美,竟到了这样的地方!象张巡、许远所造成的功业,如此杰出,尚且躲不掉小人的诽谤,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呢!
9.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译文:在那个时候,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强兵却安坐观望的人,一个接着一个。

10.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译文: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11.《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译文:《诗·大雅·既醉》说‘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可以永远赐予和你一样的人。

’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