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理论

电磁理论

电磁理论自人们发现电现象、磁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以来,对电、磁和电磁感应现象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发现了电磁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电磁理论。

电磁理论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电磁理论认为:变化着的电场伴随变化着的磁场,变化着的磁场也伴随变化着的电场。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基础的电学和磁学的经验定律包括:静电学的库仑定律,涉及磁性的高斯定理,关于电流的磁性的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麦克斯韦把这四个定律予以综合,导出麦克斯韦方程,该方程预言:变化的电磁场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涡旋磁场;电场和磁场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

麦克斯韦进一步将电场和磁场的所有规律综合起来,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体系。

这个电磁场理论体系的核心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由四个微分方程构成,:(1)描述了电场的性质。

在一般情况下,电场可以是库仑电场也可以是变化磁场激发的感应电场,而感应电场是涡旋场,它的电位移线是闭合的,对封闭曲面的通量无贡献。

(2)描述了磁场的性质。

磁场可以由传导电流激发,也可以由变化电场的位移电流所激发,它们的磁场都是涡旋场,磁感应线都是闭合线,对封闭曲面的通量无贡献。

(3)描述了变化的磁场激发电场的规律。

(4)描述了变化的电场激发磁场的规律。

麦克斯韦方程都是用微积分表述的,涉及到的方程包括:1. 安培环路定理,就是磁场强度沿任意回路的环量等于环路所包围电流的代数和。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电磁场互相转化,电场强度的弦度等于磁感应强度对时间的负偏导。

3.磁通连续性定理,即磁力线永远是闭合的,磁场没有标量的源,麦克斯韦表述是:对磁感应强度求散度为零。

4.高斯定理,穿过任意闭合面的电位移通量,等于该闭合面内部的总电荷量。

麦克斯韦:电位移的散度等于电荷密度。

高斯定理高斯定理1矢量分析的重要定理之一。

穿过一封闭曲面的电通量与封闭曲面所包围的电荷量成正比。

换一种说法:电场强度在一封闭曲面上的面积分与封闭曲面所包围的电荷量成正比由于磁力线总是闭合曲线,因此任何一条进入一个闭合曲面的磁力线必定会从曲面内部出来,否则这条磁力线就不会闭合起来了。

如果对于一个闭合曲面,定义向外为正法线的指向,则进入曲面的磁通量为负,出来的磁通量为正,那么就可以得到通过一个闭合曲面的总磁通量为0。

这个规律类似于电场中的高斯定理,因此也称为高斯定理[1]。

与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相比较,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静电场中,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着独立的电荷,所以电场线有起点和终点,只要闭合面内有净余的正(或负)电荷,穿过闭合面的电通量就不等于零,即静电场是有源场;而在磁场中,由于自然界中没有单独的磁极存在,N极和S极是不能分离的,磁感线都是无头无尾的闭合线,所以通过任何闭合面的磁通量必等于零。

电场 E (矢量)通过任一闭曲面的通量,即对该曲面的积分等于4π乘以该曲面所包围的总电荷量。

公式表达:∫(E·da) = 4π*S(ρdv)适用条件:任何电场静电场(见电场)的基本方程之一,它给出了电场强度在任意封闭曲面上的面积分和包围在封闭曲面内的总电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库仑定律可以证明电场强度对任意封闭曲面的通量正比于该封闭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即公式这就是高斯定理。

它表示,电场强度对任意封闭曲面的通量只取决于该封闭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与曲面内电荷的分布情况无关,与封闭曲面外的电荷亦无关。

在真空的情况下,Σq是包围在封闭曲面内的自由电荷的代数和。

当存在介质时,Σq应理解为包围在封闭曲面内的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的总和。

高斯定理反映了静电场是有源场这一特性。

凡是有正电荷的地方,必有电力线发出;凡是有负电荷的地方,必有电力线会聚。

正电荷是电力线的源头,负电荷是电力线的尾闾。

高斯定理是从库仑定律直接导出的,它完全依赖于电荷间作用力的二次方反比律。

把高斯定理应用于处在静电平衡条件下的金属导体,就得到导体内部无净电荷的结论,因而测定导体内部是否有净电荷是检验库仑定律的重要方法。

对于某些对称分布的电场,如均匀带电球的电场,无限大均匀带电面的电场以及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的电场,可直接用高斯定理计算它们的电场强度。

当存在电介质并用电位移D描写电场时,高斯定理可表示成它说明电位移对任意封闭曲面的通量只取决于曲面内自由电荷的代数和Σq o,与自由电荷的分布情况无关,与极化电荷亦无关。

电位移对任一面积的能量为电通量,因而电位移亦称电通密度。

对于各向同性的线性的电介质,电位移与电场强度成正比,D=εrεo E,εr称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这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如果整个封闭曲面S在一均匀的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线性介质中(其余空间区域可以充任何介质),高斯定理(2)又可写成公式在研究电介质中的静电场时,这两种形式的高斯定理特别重要。

高斯定理的微分形式为公式高斯定理2定理:凡有理整方程f(x)=0必至少有一个根。

推论:一元n次方程f(x)=a_0x^n+a_1x^(n-1)+……+a_(n-1)x+a_n=0必有n个根,且只有n个根(包括虚根和重根)。

高斯定理3正整数n可被表示为两整数平方和的充要条件为n的一切形如4k+3形状的质因子的幂次均为偶数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是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定律之一。

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这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名电荷相斥,异名电荷相吸。

公式:F=k*(q1*q2)/r^2 。

r ——两者之间的距离k ——库仑常数由此可见,电磁力在原子、分子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力远大于万有引力引起的作用力,即可表述为质量对物体间的影响力远小于电磁力的作用,并且有: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这是初中物理课本为便于学生理解所定义的电磁感应现象,不能全面概括电磁感现象:闭合线圈面积不变,改变磁场强度,磁通量也会改变,也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

所以准确的定义如下: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电磁感应与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现象不应与静电感应[1]混淆。

电磁感应将电动势与通过电路的磁通量联系起来,而静电感应则是使用另一带电荷的物体使物体产生电荷的方法。

定律简介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显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对其本质的深入研究所揭示的电、磁场之间的联系,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

电磁感应现象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电磁测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若闭合电路为一个n匝的线圈,则又可表示为:式中n为线圈匝数,ΔΦ为磁通量变化量,单位Wb ,Δt 为发生变化所用时间,单位为s.ε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单位为V.计算公式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2)E=BLVsinA(切割磁感线运动) E=BLV中的v和L不可以和磁感线平行,但可以不和磁感线垂直,其中sinA 为v或L与磁感线的夹角。

{L:有效长度(m)}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Δ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作为两种不同现象的法拉第定律有些物理学家注意到法拉第定律是一条描述两种现象的方程:由磁力在移动中的电线中产生的动生电动势,及由磁场转变而成的电力所产生的感生电动势。

就像理查德费曼指出的那样:所以“通量定则”,指出电路中电动势等于通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的,同样适用于通量不变化的时候,这是因为场有变化,或是因为电路移动(或两者皆是)……但是在我们对定则的解释里,我们用了两个属于完全不同个案的定律:“电路运动”的和“场变化”的。

我们不知道在物理学上还有其他地方,可以用到一条如此简单且准确的通用原理,来明白及分析两个不同的现象。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1.电路是闭合且通的2.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种类: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动生电动势是因为导体自身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其方向用右手定则判断,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则其余四指指向动生电动势的方向。

动生电动势的方向与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同。

右手定则确定的动生电动势的方向符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感生电动势是因为穿过闭合线圈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产生涡旋电场导致电流定向运动。

其方向符合楞次定律。

右手拇指指向磁场变化的反方向,四指握拳,四指方向即为感应电动势方向。

感应电动势我们知道,要使闭合电路中有电流,这个电路中必须有电源,因为电流是由电源的电动势引起的。

在电磁感应现象里,既然闭合电路里有感应电流,那么这个电路中也必定有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做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分为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

感生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改变的快慢有关系,E=ΔΦ/Δt.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那部分做切割磁力线运动的导体就相当于电源。

理论和实践表明,长度为l的导体,以速度v在此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在B、L、v互相垂直的情况下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ε=BLv 式中的单位均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即伏特、特斯拉、米每秒。

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常用符号E表示。

当穿过某一不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虽无感应电流,但感应电动势依旧存在。

当一段导体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不论电路是否闭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磁感应强度B、导体长度L、切割速度v及v和B方向间夹角θ的正弦值成正比,即E=BLvsinθ(θ为B,L,v三者间通过互相转化两两垂直所得的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