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_王雪梅

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_王雪梅


tionalizationathome)概 念拓 展了 国际 化人 才培 养 思路 。 他 主张通过 形式多样的课程改 革 (如增 加国际 教学 课程 )和 课 外活动开 发 (如国际合作 教学 、国 际教室 、网 络虚 拟社 区 )为 大学生提 供国际化 经验 。 相 关金 融 、国 贸 、管理 等非 语言 类 专业探索 国际化 人才 培养 的研 究相 对 较多 (如 Jorisetal., 2003:94 -107), 但从教育心理 学 、外 语学习 理论角 度探索 国 际化复语 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较少 。
9
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
式 。 相对而言 , 结合外 语专 业与 外语 类院 校特 色 , 探索 国际 化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 少 。
3.国际化外语人才的类型 笔者认为 , 为了进 一步 明确 培养 目标 , 可 以将 国际 化背
景下的外 语人 才 分为 学 术型 、专业 型 、职 业 型等 不 同类 型 。 如高校教 师 、高级翻译等为学术 型人才 , 国际 公务员 、商务 英 语人才等 为专业型人 才 , 而外语 导 游 、报关 员等 为职 业型 人 才 (参见表 1)。
万人从事翻 译工 作 , 但 真正 有 专业 技 术职 称 的 不过 4 万人 创设 “ 3M +3C+3I”立体化 人才 培养模 式 , 以突 出人 才培 养
(邓凯 , 2009)。 人才的 需求 量由 此可见 一斑 。 因此 , 有 必要 的国际化 、创新性和实践性 (参见 图 1)。
科学建构相应模式 , 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
关键词 :国际化复语型人才 ;内涵 ;“ 3M +3C+3I”培养模式
中图分 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6038(2011)01 -0009 -04
1.引言 改革开放 30年 以来 , 我 国外 语教 育得 到蓬 勃发 展 。 在
2007年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上 , 全国具有英语学士 学位授予权 的高校有 899所 , 其中日 语 380所 、俄 语 109所 、法 语 78所 、 德语 72所 、西班牙语 25所 、阿拉伯 语 16所 等 。 随着 外语教 育的发展 , 外语单语型人才已经不能 满足国 家和社会 对外语 人才的需求 , 国际化复语型人才培养 逐步成 为综合类 重点院 校和外语类院 校的改 革趋 势 。 譬如 上海 外国 语大 学的 复语 型专业 包 括 阿 拉 伯 语 — 英 语 、朝 鲜 语 (韩 国 语 )— 英 语 、法 语 — 英语 、泰国语 — 英语等 , 同时该 校自 2007年 还开 设了国 际公务员实验班 。 北京外 国语大学 自 2007 年起招收 复语同 声传译硕士研 究 生 , 培养 能用 一门 母 语 (汉 语 )和 两门 外语 (英语 +德 /法 /俄 )从 事口 笔译的 国际 化人 才 。 大连外 国语 学院在英语专业中下 设 “英日 复语 ”等 方向 。 从 社会 需求来 看 , 英语和非通用语 种复合 的外 语人 才需 求量 较大 , 在 一定 意义上 , 国际化复语 型人才 的培 养是 一种 发展 趋势 , 对 于外 语类院校而言更是如此 。 鉴此 , 本文 将在回 顾相关研 究的基 础上 , 分析国际化外 语人才 的类 型 , 探讨 国际 化复 语型 人才 的内涵 , 探索其立体化培养模式 , 并阐述 相关优 势及局 限性 , 期望对于外语人才培养有一定启 发和借鉴价值 。
乏 。 以翻译人才而言 , 据光 明日报 2009年 10月 22日 报道 ,
及教学方 法等的国际 化 , 同时注 重 教学 环境 的国 际化 , 从 而
全国有 3000多家翻译公司 , 在北京注 册的有 300多家 , 近 60 切实满足 社会对高素质外语人才 的需求 。 在 此基础 上 , 笔 者
4.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立体化培养模式 4.1国际化复 语型人才的内涵 施行 (2008)曾经分类 阐述了国际化人 才应具备 的素质 , 如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 烈的创新 意识 ;熟悉掌 握本专 业的国际化知识 和多语 种表 达能 力 ;熟悉 掌握 国际 惯例 , 对 国际法 、国际贸易 、国际 金融 、知 识产 权等 都有 较深 的领 会 ; 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和整合能力 ;在国 际舞台 上独立活 动的能 力 ;较强的运用和处 理信息 的能 力 ;具备 较高 的政 治思 想素 质和健康的心理 素质 , 能经 受多 元文 化的 冲击 , 在 做国 际人 的同时不至于 丧失中 华民 族的 人格 和国 格 。 这一 论述 涵盖 了知识 、能力 、人格等不同层 面 。 顾伟 勤 、梅 德明 (2008:70 74)从培养目标层面 将复语 型国 际公务 员界 定为有 “国际视 野 、国际情 怀 、国际 知 识 ” (worldvision, worldpassion, world knowledge)的人才 。 笔者认为国际化复语型人才属于专业型 外语人才 , 可以从国 际化 和复语 型两 个方 面解 读这 一概 念 。 其中国际化既涉 及人才 具有 的素 质 , 如跨 文化 沟通 能力 、创 新能力 、爱国主义精 神等 , 也涉 及人 才培 养内 容的 跨学 科性
人才类型 学校类型
学术型人才 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高校
专业型人才 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高校
职业型人才 教学型或应用型高校
人才职能
从事外交事务 、语言文学翻译等本体研
究 、教学研 究等 , 如外 交家 、语言 学家 、 语言教育家等
从事专业翻 译 、人力 资源管 理 、教学 等
规划、决策 、专业性的工作 , 如跨国企业 的国际公务员 、复语翻译等
技能的融合 , 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 力 。 对此 类人才的 社会需 化工作能 力较强 , 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对外语人才的 校 (如高 职高 专类院 校 )可强
4.2 立体化培养模式
调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较强的外 语人才 , 以满 足市场的 大量需
众所周知 , 构建人 才培 养模 式 应综 合考 虑培 养内 容 、教
国内 对国际化复语型人才培养的 研究较 少 , 且 主要为 理 论探讨 。 如顾伟勤 、梅 德明 (2008:70 -74)尝试 阐释 了外 语 类院校创 办国际公务员实验班的重要 性 , 解 析了相 关培养 方 案和课程 设置 。施 行 (2008)从国际化人 才定义 、中国人才 资 源开发现 状 、人才资源结构 、国外国际 化人才 培养现 状 、我 国 国际化人 才培养战略目标 、国际公 务员人才 需要等 方面宏 观 阐述了国 际化人才 培养的 重要 性和 必要 性 。 此 外一 些外 语 界学者 (如钟美荪 , 2006:254 -256;胡文仲 , 2008:18 -23)对 英语专业 人才 、复合型外语人才 的内涵 、培养 模式 、问题与 对 策等进行 思辨 性研 究 , 强 调了 培 养高 素 质外 语 人 才的 重 要 性 。 其中钟美荪 (2006:254 -256)提 出要以 精英教 育理念 深 化本科教 育改革 , 以人文意识进 行学科 建设 , 以适应 全球化 、 国际化大 背景及国内 经济 和社会 高速 发展 的新 形势 对外 语 人才培养 的新要求 。 徐 真 华 、马绍 壮 (2009:109 -118)以 广 东外语外 贸大学为个案提出全球化高 素质公 民的培 养目标 , 并探讨了 一些具体的国际化举措 。 一些 教育界学者 (如陈 炜 华 , 2007)对国际化人 才的定 义 、类 型等 进行 研究 , 并 强调 采 用中外合 作 、专业文凭 +国 际职 业资 格证 书 、外语 +专业 等 培养模式 。中国 高等教 育学 会引 进国 外智 力工 作分 会主 编 的 《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 践 》从理 论和实 践两 个层面 剖析 了 高等教育 的国际化过 程 , 援引一 些国 内知名 大学 的案 例 (以 非语言类 专业为主 ), 探讨了学 生与教师 来源国际化 、教学 内 容 /方法现代化 、教 学科研合作国际化 、大学 校园虚 拟化等 模
2011年 第 1期 总第 256期
·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
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
王雪梅 1 徐 璐 2
(1.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 上海 200083;2.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 上海 200083)
摘 要 :本论文在回顾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 指出国际化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可以分为学术型 、专业型 、职 业 型等 。 国际化复语型人才为专业型外语人 才 , 其内涵 可从国际 化和复 语型两 个层面 阐释 。 针对 这一人 才培养 目标 , 作者提 出 “ 3M +3C+3I”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 其中 3M 即 “内容跨 学科 、课程模 块化 、信息多 维度 ” , 3C即培 养过程 注重 “建构 、合作 、 交流 ” , 3I即教学管理和评估 “互动 、公正 、国际化 ”。 该模式适应 全球化背景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 , 具有跨 学科性 、国际化 、 实践性 。 但对生源 、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等要求较高 。在具体 实施过程中需要协调管理 , 切实监控人才培养质量 。
*基金项目 :本文为 2010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我国外语学科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国际比较研 究 ” (项目编号 :10CYY017)、上海市 教育 科学研究项目 “英语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研究 ” (项目编号 :B10014)、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科 “ 211 工程 ”三期重点 学科建设项目 “国 家级 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 (项目编号 :211YYWXM01)和 “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国际比较研究 ” (项目编号 :211YYWXM02)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王雪梅 , 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 ;徐璐 , 讲师 , 博士 , 研究方向 :二语习得
从事语言技能应用性工作 , 如办公室文 员 、导游 、报关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