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周弘《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读周弘《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读周弘《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周弘是一个普通的工厂工人,老三届初中毕业生,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国内外近千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他创造的教育奇迹。

他被誉为“赏识老爸”、“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

他创立的赏识教育被称赞为“中国家庭教育第一品牌”。

在全世界最著名的6种教育方法中,只有赏识教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它是中华民族的教育瑰宝。

读完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我为周弘的父爱所感动,为他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读《赏识你的孩子》,我深刻地到:
第一,素质教育不仅发生在学校课堂上,而且也发生在孩子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是父母长辈的责任。

如果素质教育没有父母长辈的理解与参与,学校的素质教育只能是孤鸿哀鸣,甚至事与愿违。

因为,教育最忌讳不系统,不协调,没有什么比对孩子要求不一致更有害的教育了。

第二,赏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都是立足于对人的发展和对生命个体的关爱和尊重。

尊重孩子,首先是尊重孩子的需要,而获得认可与欣赏,是具有健康心灵的人都具有的心理需要。

书中说:你不见得会喜欢你所欣赏的人,但你一定会喜欢赏识你的人。

更多的欣赏肯定别人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秘诀,也是教育的秘诀。

当然,赏识教育对孩子的赏识,不是简单的认可欣赏孩子的行为。

它包含对孩子被认可和欣赏需要的尊重、提升和满足;也包括对孩子探究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等个多方面需要的尊重、提升和满足。

第三,赏识教育强调承认差异,走进孩子的心灵,必须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灵和个性差异,才可能尊重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知之深,爱之切。

赏识教育对孩子的“赏”是建立在对孩子“识”的基础上。

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点燃孩子生命火焰的火种,只能操在被孩子真正认可的知心朋友手上。

第四,赏识教育确认儿童发展的内在性。

人的发展,靠人自我的觉醒和努力。

这种主体意识的觉醒,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鼓舞、激励和唤醒。

所以我们说,在素质教育的课堂,学习不仅是求知活动,而且是学生生命存在的方式,要进行有生命体验的教学。

这种有生命体验的教学,不仅包括认知活动,还包括体验活动和感悟活动。

因此,赏识教育倡导的让孩子自己领悟人生的智慧,体验成长的欢乐,这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重视的理念和方法。

读《赏识你的孩子》,使我深深地感受到: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只要我们用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对待孩子,一定会有巨大的奇迹在等待我们。

人们通常认为,成功是从失败走向胜利,其实从胜利走向胜利,也是一条成功之路,尤其对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在不断的成功中增强了信心,在愉快的情绪中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童年时,自信像一棵幼苗,需要家长精心培养和呵护。

自信是由一个一个成功的甜头积累起来的,家长要千方百计帮助孩子积累成功。

我是职业学校的老师,对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他们品尝更多的是失败的痛苦。

当他们满怀信心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如何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是我们需要时时刻刻考虑的问题。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美国电影《师生情》离那位优秀的白人老师。

他在给一名长期受到种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耐心地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只手指头?”那孩子缓缓地抬起头,涨红了脸,盯着老师的5只手指,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3只。

”“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只少数了2只。

”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也很大。

对待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耐心和细心,还怕我们的学生不进步不成长吗?
孩子的人生好比足球赛,家长不应该做挑剔的裁判,盯着犯规不放,而要做热情的拉拉队员,高喊“加油,加油!”为孩子鼓掌欢呼,给孩子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不是好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被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糟。

很多人认为,努力了,才会成功;其实,孩子们往往是成功了,才会努力。

所以,当我们抱怨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的时候,不妨先让他们品尝一下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激励下,也许我们的学生会改变学习的态度。

读完《赏识你的孩子》,我想如果我们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态度首先转变了,何愁学生学习的态度不转变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