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我超越的例子

自我超越的例子

自我超越就是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

要实现自我超越,一是要达到并超过极限,二是超越是自我实现。

彼得·圣吉对自我超越给予了特别的青睐,他说:“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待艺术品一样,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

只有认知愿景与当前状况的差距才能够清楚自己需要扩展哪些方面的能力。

愿景是发乎内心的终极目标,它描述的是具体的特定的结果。

如“我想从事真正喜爱的职业”,而当前的状况却可能是“我不得不另谋他职以求度日”。

具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人就会致力于掌握从事喜爱的职业所必需的技能、知识。

实现自我超越,必须摆脱“工具性”的工作观,把工作视为美好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正如在松下公司,“工作本身好像被看做某种神圣的事情。


有些人以为当前是市场经济的时代,思想教育已是过去时,是属于革命时代的产物。

其实,无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思想教育都是很重要的。

一个企业要成功,必须注重思想教育。

从“工具性”的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的工作观
传统上,员工与企业结成的是契约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工作是为了赚取收入,而赚取收入是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工作是员工实现自己愿望的一种工具。

实现自我超越,必须摆脱“工具性”的工作观,把工作视为美好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正如在松下公司,“工作本身好像被看做某种神圣的事情。


向极限挑战
关于成功,有些人是这样抱怨的:“我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领导,他们不重视我。

”或“我最大的障碍是环境,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制,我怎样努力都没有用。


对于这些人,现代成功学有句名言:“妨碍你成功的最大障碍,既不是你的对手,也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自己。

”人们往往在心中给自己设置障碍,这是自我超越的人所要极力避免的。

1.石匠的目标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建筑工人们在干什么?三个工人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

"
第二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盖一座大楼。

"
第三个工人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城市。

"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心灵启示: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如果我们的目标才真正与工程目标、团队目标高度吻合,他的自我启发意愿与自我发展行为才会与组织目标的追求形成和谐的合力。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2.学生的志愿
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

有些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有些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心灵启示: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相关主题